一种水溶性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7853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2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溶性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氢氟酸14‑16份、硝酸‑氢氟酸3‑7份、羟基亚乙基二膦酸4‑10份、植酸钠8‑13份、异丙醇12‑17份、金属粉末7‑9份、马铃薯16‑25份、聚乙烯醇5‑8份、二氧化硅6‑9份、环氧脂13‑15份、消泡剂8‑11份、邻甲基苯胺6‑8份以及杀菌剂2‑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缓解因锈蚀而不易拧动的连接件,使其易于拆卸;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含有特殊的添加剂,能渗入铁锈、腐蚀物、油污和泥污等物的内部,使连接件缓解剥离而易于清除,可以有效除去附着于金属表面上的水锈、粉尘等污垢,并且在金属或其它材料的表面留下防锈油膜,可以有效隔绝湿气和水分,可以有效延长连接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用有机清洗剂
,尤其涉及一种水溶性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氧化后的金属表面会形成一层锈,因此对金属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对金属表面的锈进行清除,才能将金属正常使用,但是生锈的金属不仅对金属表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机械性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其产品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生锈后的产品寿命短,而且无法正常的使用,经过腐蚀后的金属既污染环境,又浪费大量资源和能耗。生锈后的金属无法继续使用,会对资源产生一定的浪费,为了有效提高金属性能,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一定的处理,用来有效增加金属表面的防锈性能。现有去锈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电化学方法,现有企业通过在金属表面涂有防锈剂来对金属进行防锈,虽然具有一定的防锈作用,但是效果不佳,不能对金属进行长时间的防锈,而且现在采用的去锈防腐剂清洗不便,而且现有防锈剂抗氧化、抗腐蚀、抗酸性和防潮的功能不够强,给实际使用带来麻烦,因此,开发一种水溶性防锈剂一直是业内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溶性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溶性防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氟酸14‑16份、硝酸‑氢氟酸3‑7份、羟基亚乙基二膦酸4‑10份、植酸钠8‑13份、异丙醇12‑17份、金属粉末7‑9份、马铃薯16‑25份、聚乙烯醇5‑8份、二氧化硅6‑9份、环氧脂13‑15份、消泡剂8‑11份、邻甲基苯胺6‑8份以及杀菌剂2‑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防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氟酸14-16份、硝酸-氢氟酸3-7份、羟基亚乙基二膦酸4-10份、植酸钠8-13份、异丙醇12-17份、金属粉末7-9份、马铃薯16-25份、聚乙烯醇5-8份、二氧化硅6-9份、环氧脂13-15份、消泡剂8-11份、邻甲基苯胺6-8份以及杀菌剂2-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溶性防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乳化硅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所述乳化硅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质量比2: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溶性防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乳化硅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进行混合搅拌,向混合物中加入浓硝酸、浓硫酸,并使混合物在40-45℃下反应2-3小时;2)将步骤1)生成的混合物进行升温,当温度上升至55℃时,向混合物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并将温度上升至60℃,并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8-13份,并使混合物进行反应1-2小时;3)向混合物中加入羧甲基淀粉和柠檬酸,并使混合物反应2-3小时;4)将经过步骤3)反应后的混合物在40-46℃下静置1-1.5小时后,将混合物放入研磨机进行研磨,并将研磨后的混合物放入放入密封装置内进行放置20-25分钟,即可制成消泡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溶性防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混合物的反应的压力为5-7Mpa。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溶性防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浓硝酸、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溶性防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为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以及氟硅唑的混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溶性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山朱建林王和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开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