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蜜枣手工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6677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9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蜜枣手工加工方法,1)采摘奶枣;2)筛选;3)全面清洗;4)表面划丝;5)二次清洗;6)沥干;7)锅内配料;8)制备枣浆;9)蒸煮;10)养浆;11)沥浆;12)爆烘;13)成型;14)老烘;15)冷却分级;16)真空包装;该方法对奶枣前期的处理工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采用物理处理方法不仅提高了处理效果,而且提高了处理效率,划丝效果改善,加工成型的蜜枣口感独特,透明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健康环保的侯村蜜枣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枣原产于中国,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枣类因其色泽、口感、以及养生、预防疾病,治病等多种功能,一直收到人们的青睐,枣类有多种生产加工的方法,有干法加工湿法加工,干法加工一般作为粥类、茶类的配料,湿法加工一般果肉饱满,口感好,可直接食用。虽然存在多种加工枣类的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枣类的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枣既健康环保,又口感好,外观好,营养丰富,特别是在上浆工序中,蜜枣上浆的好坏直接影响蜜枣的口感,而上浆的好坏是建立的较好的划丝效果之后的,因为现有的划丝工序为了节省时间主要采用划丝筒内设置一圈划丝片的方式进行划丝,这样虽然在奶枣向下挤压的过程中可以一次性实现奶枣整个表面划丝的目的,但是这种机械划丝的方法对奶枣细胞有伤害,因奶枣是新鲜的含有较多水分的奶枣,采用机械的划丝方法会破坏奶枣细胞组织,导致后续上浆后奶枣的透明度不够高,影响蜜枣的口感和透明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蜜枣手工加工方法,该方法对奶枣前期的处理工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采用物理处理方法不仅提高了处理效果,而且提高了处理效率,划丝效果改善,加工成型的蜜枣口感独特,透明度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蜜枣手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奶枣:以奶枣发泡,泛白色为采摘对象;2)筛选:选取成熟且新鲜的奶枣,通过手动筛选一个个筛选出个头大小均匀的新鲜奶枣进行归类;3)全面清洗:将已分类好的奶枣直接放在全面清洗装置内清洗,清洗时间10-15分钟;4)表面划丝:经过全面清洗的奶枣按照已分类的粒径大小分别通过手动划丝装置进行表面划丝操作,每个奶枣表面的划丝条数为40-60条;5)二次清洗:划丝结束后将已划丝的奶枣进行清洗,清洗时间5-10分钟;6)沥干:经过二次清洗的奶枣放置在沥干架上沥干水分;7)锅内配料:设置8-10个口径为1-1.2米的蒸锅,每个蒸锅旁对应设置一个冷锅,每个蒸锅内加0.8-1.0公斤的泉水,加5-6公斤分类清洗好的奶枣,再加6-8公斤的白砂糖;8)制备枣浆:前20-25分钟烈火煮,散发水分,中间30-40分钟中火煮,后20-30分钟采用小火煮,直到枣煮烂为止,煮完过滤杂质,并整理出枣浆,枣浆及时倒入旁边的冷锅内;9)蒸煮:每个蒸锅内加0.5-0.7公斤的泉水,加10-12公斤分类清洗好的奶枣,再加5-7公斤的白砂糖,前10分钟烈火煮,散发水分,中间30分钟中火煮,后20分钟采用小火煮,煮到快50分钟时往每个蒸锅内倒入5-7公斤的枣浆;10)养浆:将已煮好的枣倒入冷锅内,每隔15分钟在两个锅内进行翻倒,总共翻倒3-5次,确保水分蒸发完全,吸糖充分,奶枣已初步加工成蜜枣;11)沥浆:吸糖及水分蒸发完成后,将蜜枣中的枣浆沥出供下一批奶枣蒸煮用,蜜枣待烘干;12)爆烘:已沥干枣浆的蜜枣放置在网框内,网框均设置在爆烘室内,温度控制在60-75℃之间,前期爆烘温度调整到70-75℃,爆烘8小时,中期爆烘温度调整到65-70℃,爆烘10小时,后期爆烘温度调整到60-65℃,爆烘6-8小时,在前期、中期和后期中每隔1.5-2小时翻一次,散发水分;13)成型:通过手工将蜜枣捏成扁的;14)老烘:将成型的蜜枣放置在竹框内,竹框设置在老烘室内,老烘室的地面和天花板上均设置供气管道,将热气分布从上面和下面均匀散发到蜜枣表面进行再烘干,温度控制在45-50℃,老烘时间为42-50小时;15)冷却分级:将烘干的蜜枣出烘后放入冷却房冷却后分级,蜜枣共分为三个等级;16)真空包装:根据蜜枣粒径的不同分级包装,最终通过真空机真空包装。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5)“沥干”中所述沥干架为竹子搭建而成,沥干架上上下并列设置多层其上铺设一层200-300目的纱布。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2)“全面清洗”中,所述全面清洗装置包括若干个清洗槽,在全面清洗装置内设置转筒,分类好的奶枣直接进入清洗槽中,转筒的转动轴通过清洗槽外部的电机带动转动,在清洗过程中转筒完全浸没在水面以下,对分类好的奶枣进行全面清洗。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所述清洗槽内均设有鼓泡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3)“手动划丝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转轴,在所述转轴上设置透明划丝筒,在所述透明划丝筒筒壁上竖向设置一圈划丝孔,在划丝过程中每颗奶枣放置在透明划丝筒内,通过旋转透明划丝筒并用划丝刀通过每个划丝孔向奶枣表面划丝,透明划丝筒旋转一周即可完成奶枣表面的划丝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新的蜜枣加工方法,其改进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对新鲜奶枣的前期处理进行改进,采用多种物理处理装置,如:全面清洗装置以及喷洒式清洗装置对奶枣的进行前期处理,使用上述装置后不仅提高了处理效果,清洗的更加干净、全面,而且物理处理的效率提高,将奶枣在清洗过程中的损坏降到最低;其二,采用手动划丝装置,该手动划丝装置能够实现较好的划丝效果,并且不需要手部接触奶枣,避免奶枣表面粘上手部细菌等,而且手动划丝后减少了对奶枣细胞组织的破坏,提高了蜜枣的蒸煮上浆的效果,提高蜜枣的透明度及口感;其三,本专利技术在蒸煮之前先要制备枣浆,枣浆是蒸煮上浆的基础,只有先制备出枣浆后,后续在上浆过程中以之前的枣浆为基础再加入配料,进行混合上浆,提高上浆的效率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类筛选机与全面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手动划丝装置示意图。其中:1-清洗槽,2-转筒,3-转动轴,4-底座,5-透明划丝筒,6-划丝孔,7-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种蜜枣手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奶枣:因枣树花期长,每棵树上结的青枣成熟不一致,有一花、二花、三花,以奶枣发泡,泛白色为采摘对象,切不可用棒子一起打下来;2)筛选:选取成熟且新鲜的奶枣,通过手动筛选一个个筛选出个头大小均匀的新鲜奶枣进行归类;3)全面清洗:将已分类好的奶枣直接放在全面清洗装置内清洗,清洗时间10-15分钟;参照附图1所示,所述全面清洗装置包括若干个清洗槽1,在全面清洗装置内设置转筒2,分类好的奶枣直接进入清洗槽1中,转筒2贯通若干清洗槽1设置,转筒2的转动轴3通过清洗槽1外部的电机带动转动,图中未画出电机,在清洗过程中转筒2完全浸没在水面以下,对分类好的奶枣进行全面清洗,每个所述清洗槽1内均设有鼓泡机;全面清洗过程中,是将每个类别的奶枣在其对应的清洗槽1内进行全面清洗,清洗过程中通过鼓泡机鼓泡可以提高使水不断搅动,将奶枣表面的杂质、灰尘更好的去除,本专利技术中每两个清洗槽1底部可设置连通孔,将若干个清洗槽1底部贯通连接,通过全面清洗装置可以将奶枣表面彻底清洗干净;4)表面划丝:经过全面清洗的奶枣按照已分类的粒径大小分别通过手动划丝装置进行表面划丝操作,每个奶枣表面的划丝条数为40-60条;参照附图2所示,所述手动划丝装置包括底座4、底座4上设置转轴7,在所述转轴7上设置透明划丝筒5,在所述透明划丝筒5筒壁上竖向设置一圈划丝孔6,在划丝过程中每颗奶枣放置在透明划丝筒5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蜜枣手工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奶枣:以奶枣发泡,泛白色为采摘对象;2)筛选:选取成熟且新鲜的奶枣,通过手动筛选一个个筛选出个头大小均匀的新鲜奶枣进行归类;3)全面清洗:将已分类好的奶枣直接放在全面清洗装置内清洗,清洗时间10‑15分钟;4)表面划丝:经过全面清洗的奶枣按照已分类的粒径大小分别通过手动划丝装置进行表面划丝操作,每个奶枣表面的划丝条数为40‑60条;5)二次清洗:划丝结束后将已划丝的奶枣进行清洗,清洗时间5‑10分钟;6)沥干:经过二次清洗的奶枣放置在沥干架上沥干水分;7)锅内配料:设置8‑10个口径为1‑1.2米的蒸锅,每个蒸锅旁对应设置一个冷锅,每个蒸锅内加0.8‑1.0公斤的泉水,加5‑6公斤分类清洗好的奶枣,再加6‑8公斤的白砂糖;8)制备枣浆:前20‑25分钟烈火煮,散发水分,中间30‑40分钟中火煮,后20‑30分钟采用小火煮,直到枣煮烂为止,煮完过滤杂质,并整理出枣浆,枣浆及时倒入旁边的冷锅内;9)蒸煮:每个蒸锅内加0.5‑0.7公斤的泉水,加10‑12公斤分类清洗好的奶枣,再加5‑7公斤的白砂糖,前10分钟烈火煮,散发水分,中间30分钟中火煮,后20分钟采用小火煮,煮到快50分钟时往每个蒸锅内倒入5‑7公斤的枣浆;10)养浆:将已煮好的枣倒入冷锅内,每隔15分钟在两个锅内进行翻倒,总共翻倒3‑5次,确保水分蒸发完全,吸糖充分,奶枣已初步加工成蜜枣;11)沥浆:吸糖及水分蒸发完成后,将蜜枣中的枣浆沥出供下一批奶枣蒸煮用,蜜枣待烘干;12)爆烘:已沥干枣浆的蜜枣放置在网框内,网框均设置在爆烘室内,温度控制在60‑75℃之间,前期爆烘温度调整到70‑75℃,爆烘8小时,中期爆烘温度调整到65‑70℃,爆烘10小时,后期爆烘温度调整到60‑65℃,爆烘6‑8小时,在前期、中期和后期中每隔1.5‑2小时翻一次,散发水分;13)成型:通过手工将蜜枣捏成扁的;14)老烘:将成型的蜜枣放置在竹框内,竹框设置在老烘室内,老烘室的地面和天花板上均设置供气管道,将热气分布从上面和下面均匀散发到蜜枣表面进行再烘干,温度控制在45‑50℃,老烘时间为42‑50小时;15)冷却分级:将烘干的蜜枣出烘后放入冷却房冷却后分级,蜜枣共分为三个等级;16)真空包装:根据蜜枣粒径的不同分级包装,最终通过真空机真空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蜜枣手工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奶枣:以奶枣发泡,泛白色为采摘对象;2)筛选:选取成熟且新鲜的奶枣,通过手动筛选一个个筛选出个头大小均匀的新鲜奶枣进行归类;3)全面清洗:将已分类好的奶枣直接放在全面清洗装置内清洗,清洗时间10-15分钟;4)表面划丝:经过全面清洗的奶枣按照已分类的粒径大小分别通过手动划丝装置进行表面划丝操作,每个奶枣表面的划丝条数为40-60条;5)二次清洗:划丝结束后将已划丝的奶枣进行清洗,清洗时间5-10分钟;6)沥干:经过二次清洗的奶枣放置在沥干架上沥干水分;7)锅内配料:设置8-10个口径为1-1.2米的蒸锅,每个蒸锅旁对应设置一个冷锅,每个蒸锅内加0.8-1.0公斤的泉水,加5-6公斤分类清洗好的奶枣,再加6-8公斤的白砂糖;8)制备枣浆:前20-25分钟烈火煮,散发水分,中间30-40分钟中火煮,后20-30分钟采用小火煮,直到枣煮烂为止,煮完过滤杂质,并整理出枣浆,枣浆及时倒入旁边的冷锅内;9)蒸煮:每个蒸锅内加0.5-0.7公斤的泉水,加10-12公斤分类清洗好的奶枣,再加5-7公斤的白砂糖,前10分钟烈火煮,散发水分,中间30分钟中火煮,后20分钟采用小火煮,煮到快50分钟时往每个蒸锅内倒入5-7公斤的枣浆;10)养浆:将已煮好的枣倒入冷锅内,每隔15分钟在两个锅内进行翻倒,总共翻倒3-5次,确保水分蒸发完全,吸糖充分,奶枣已初步加工成蜜枣;11)沥浆:吸糖及水分蒸发完成后,将蜜枣中的枣浆沥出供下一批奶枣蒸煮用,蜜枣待烘干;12)爆烘:已沥干枣浆的蜜枣放置在网框内,网框均设置在爆烘室内,温度控制在60-75℃之间,前期爆烘温度调整到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农
申请(专利权)人:郎溪县侯村蜜枣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