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粘滞‑摩擦复合作用的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804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2 17:47
一种粘滞‑摩擦复合作用的阻尼器,用于解决现有阻尼器因摩擦导致寿命降低的问题。它包括左拉耳、缸体、活塞杆、缸盖Ⅰ、外滑体、摩擦片、增压活塞、缸盖Ⅱ和右拉耳,在所述缸体一端设有左拉耳,所述缸体内部和一端设有缸盖Ⅰ和缸盖Ⅱ,油腔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两端与缸盖Ⅰ、缸盖Ⅱ中间通孔相配合,活塞杆一端与右拉耳相连,在所述缸体外壁开有四个通孔,在所述通孔内设有增压活塞,在所述缸体外壁设有四个摩擦片,所述外滑体套在缸体外部,一端与右拉耳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阻尼力由粘滞阻尼力和摩擦阻尼力两部分构成,当震源不震动时,摩擦片与外滑体之间没有压力。该摩擦阻尼器,使用寿命长、减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阻尼器
,具体地说是一种粘滞-摩擦复合作用的阻尼器。
技术介绍
振动广泛存在多个领域中。例如,在机械加工领域,由于振动使得加工出的零件精度降低;在建筑领域,由于自然灾害会使得建筑物遭到破坏;振动还会带来噪声,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等。振动已经成为制约多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很多情况下振动现象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采取合理的控制结构来减小振动至关重要。现存摩擦阻尼器工作原理主要是:靠摩擦体与缸体之间产生摩擦来更好的达到减振的效果,现存摩擦阻尼器大多是在缸体与摩擦体之间加预紧力来产生摩擦阻尼力的效果。因此,摩擦的存在就会使得摩擦体很快严重磨损,进而使得寿命减小,阻尼器的阻尼效果明显下降,从而使得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滞-摩擦复合作用的阻尼器,用于解决现有阻尼器因摩擦导致寿命降低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粘滞-摩擦复合作用的阻尼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左拉耳、缸体、活塞杆、缸盖Ⅰ、外滑体、摩擦片、增压活塞、缸盖Ⅱ和右拉耳,所述缸体为中空结构,在所述缸体一端设有左拉耳,所述缸体内部和一端设有缸盖Ⅰ和缸盖Ⅱ,所述缸盖Ⅰ、缸盖Ⅱ为中间有通孔的圆柱形状,所述活塞杆为两端是细长杆中间为活塞状的杆形结构,所述缸盖Ⅰ、缸盖Ⅱ、活塞杆与内筒形成封闭油腔,油腔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两端与缸盖Ⅰ、缸盖Ⅱ中间通孔相配合,活塞杆一端与右拉耳相连,在所述缸体外壁开有四个通孔 ,在所述通孔内设有增压活塞,在所述缸体外壁设有四个摩擦片,摩擦片内壁与增压活塞接触,摩擦片外壁与外滑体内壁接触,所述外滑体为中空圆筒形状,套在缸体外部,一端与右拉耳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片为半圆形状。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中部活塞上开有阻尼小孔。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与右拉耳为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粘滞-摩擦复合作用的阻尼器,其阻尼力由粘滞阻尼力和摩擦阻尼力两部分构成,当震源不震动时,摩擦片与外滑体之间没有压力,这样可以延长摩擦片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缸体剖面图;图3为缸体三维示意图;图4为活塞杆示意图;图5为摩擦片三维示意图;图6为缸盖剖面图;图7为缸盖三维示意图。图中:1左拉耳,2缸体,3活塞杆,4缸盖Ⅰ,5外滑体,6摩擦片,7增压活塞,8缸盖Ⅱ,9右拉耳,21通孔,31,阻尼小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包括1左拉耳、2缸体、3活塞杆、4缸盖Ⅰ、5外滑体、6摩擦片、7增压活塞、8缸盖Ⅱ和9右拉耳。如图1所示,缸体2为圆筒状结构且水平放置,缸体左端通过螺纹与左拉耳相连接,缸盖Ⅰ4通过螺纹安装在缸体2中部,缸盖Ⅱ8通过螺纹安装在缸体2右端,缸盖Ⅰ4、缸盖Ⅱ8中间开有通孔,活塞杆3两端的细长杆分别插入到缸盖Ⅰ4、缸盖Ⅱ8中间的通孔中,活塞杆3中部活塞与缸体2内壁接触,缸体2、缸盖Ⅰ4、缸盖Ⅱ8和活塞杆3构成密闭油腔,如图4所示,活塞杆3中部活塞上开有两个阻尼小孔31,阻尼小孔的作用是当活塞杆移动时让油液通过阻尼小孔产生阻尼力,如图2所示,缸体2侧壁上开有四个通孔21,四个通孔21中设有四个增压活塞7,缸体2外壁与通孔21相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四个摩擦片6,摩擦片6内壁与增压活塞7相接触,外壁与外滑体5内壁相接触,外滑体5套在缸体2外部,一端敞口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右拉耳9相连,右拉耳9内部开有螺纹孔,与活塞杆一端相连。安装时,左拉耳1与地基相连,右拉耳9与震源相连,工作时,右拉耳9、外滑体5和活塞杆3与震源一起振动,活塞杆3中部活塞在油腔内左右移动,由于阻尼小孔31的作用当油液通过时会产生粘滞阻尼力,达到减震的目的,同时,当活塞杆3向左移动时,油腔左半部分的油压会升高,油液压力通过增压活塞7传递到摩擦片6上,从而摩擦片6与外滑体5之间产生挤压摩擦,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当活塞杆3向右移动时,油腔右半部分的油压会升高,油液压力通过增压活塞7传递到摩擦片6上,从而摩擦片6与外滑体5之间产生挤压摩擦,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这样该粘滞-摩擦阻尼器就实现了阻尼力由粘滞阻尼力和摩擦阻尼力两部分构成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当震源不震动时,摩擦片与外滑体之间没有压力,延长摩擦片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滞‑摩擦复合作用的阻尼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左拉耳、缸体、活塞杆、缸盖Ⅰ、外滑体、摩擦片、增压活塞、缸盖Ⅱ和右拉耳,所述缸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缸体一端设有左拉耳,在所述缸体内部和一端设有缸盖Ⅰ和缸盖Ⅱ,所述缸盖Ⅰ、缸盖Ⅱ为中间有通孔的圆柱形状,所述活塞杆为两端是细长杆中间为活塞状的杆形结构,所述缸盖Ⅰ、缸盖Ⅱ、活塞杆与内筒形成封闭油腔,油腔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两端与缸盖Ⅰ、缸盖Ⅱ中间通孔相配合,活塞杆一端与右拉耳相连,在所述缸体外壁开有四个通孔 ,在所述通孔内设有增压活塞,在所述缸体外壁设有四个摩擦片,摩擦片内壁与增压活塞接触,摩擦片外壁与外滑套内壁接触,所述外滑套为中空圆筒形状,套在缸体外部,一端与右拉耳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滞-摩擦复合作用的阻尼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左拉耳、缸体、活塞杆、缸盖Ⅰ、外滑体、摩擦片、增压活塞、缸盖Ⅱ和右拉耳,所述缸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缸体一端设有左拉耳,在所述缸体内部和一端设有缸盖Ⅰ和缸盖Ⅱ,所述缸盖Ⅰ、缸盖Ⅱ为中间有通孔的圆柱形状,所述活塞杆为两端是细长杆中间为活塞状的杆形结构,所述缸盖Ⅰ、缸盖Ⅱ、活塞杆与内筒形成封闭油腔,油腔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两端与缸盖Ⅰ、缸盖Ⅱ中间通孔相配合,活塞杆一端与右拉耳相连,在所述缸体外壁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岩赵东范壮壮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