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56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滑板,包括踏板,踏板上表面安装有脚箍,下表面固定有前、后轮座,所述前、后轮座上分别安装有前、后万向轮和前、后辅助轮,前、后万向轮的下端面低于前、后辅助轮,所述前、后万向轮的支架部分与前、后轮座转动连接,支架部分的上端还分别设计有一腰形块,所述前、后轮座内均设有一U形弹簧,该U形弹簧的一端端臂固定,另一端端臂可自由活动且其上成型有一凸起,该凸起与所述腰形块其中一长边表面面接触。该结构中的前、后万向轮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任意转动,不但滑板的运动速度得到加快,而且运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此外,滑板下端附带的前、后辅助轮,又可以在滑板转向时起到平衡的作用,滑行安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板,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旱地表面滑行的滑板。
技术介绍
滑板运动是年轻人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现有的滑板一般由一块踏板和安装在踏板下表面的前、后滑轮构成,滑行者踩在踏板上,配合滑轮的滚动和转向,使滑板滑行或转向。由于现有滑板前、后滑轮的转动方向是固定的,所以滑行时转动不灵活,不能完成小半径转动,而且动作单调,缺乏趣味性,滑行速度也不快。此外,现有滑板由于只设计有前、后两个滑轮,因此整体的平衡性不好,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或技术欠缺者来说,拐弯时容易摔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动灵活、动作多样、滑行快速、平衡性好、滑行安全的新型滑板。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滑板,包括踏板,踏板上表面安装有脚箍,下表面固定有前、后轮座,所述前、后轮座上分别安装有前、后万向轮和前、后辅助轮,前、后万向轮的下端面低于前、后辅助轮,所述前、后万向轮的支架部分与前、后轮座转动连接,支架部分的上端还分别设计有一腰形块,所述前、后轮座内均设有一U形弹簧,该U形弹簧的一端端臂固定,另一端端臂可自由活动且其上成型有一凸起,该凸起与所述腰形块其中一长边表面面接触。 本技术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前、后万向轮处于同一垂线上,所述前、后辅助轮具有四个,并分别位于前、后万向轮的外侧。 所述凸起呈山脊形状。 所述脚箍通过一位置调整板安装在踏板上表面,该位置调整板包括一平板和一立板,所述平板上开有左、右两段对称的弧形槽,弧形槽内置有与踏板连接的紧固螺钉,所述立板上沿高度方向设有多组螺孔,所述脚箍通过螺钉安装在其中一组螺孔内。 所述前、后万向轮的支架部分借助轴承与前、后轮座转动连接。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滑板,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技术将前、后滑轮设计成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任意转动的万向轮结构,一方面可以使滑板的运动速度变得更快,另一方面通过身子与脚的配合扭动,能够实现原地转动、平移、前进、后退及各种复杂的曲线运动,使转动变得更加灵活,运动方式多样化。此外,滑板下端附带的前、后辅助轮,又可以在滑板转向时起到平衡的作用,使滑行者特别是初学者和技术欠缺者不容易摔交,提高滑行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 图1为按照本技术所述滑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技术所述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技术所述滑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中所述后轮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前轮座与其机构相同。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滑板车,包括踏板1,踏板1上表面安装有脚箍2,下表面固定有前、后轮座3、4,前、后轮座3、4上分别安装有前、后万向轮5、6和前、后辅助轮7、8,前、后万向轮5、6的下端面低于前、后辅助轮7、8,因此滑板的滑行主要是通过前、后万向轮5、6来带动的,前、后辅助轮7、8只在滑板转向时与地面接触,起平衡作用。所述前、后万向轮7、8的支架部分81借助轴承82与前、后轮座3、4转动连接,支架部分81的上端还分别设计有一腰形块83,所述前、后轮座3、4内均设有一U形弹簧41,该U形弹簧41的一端端臂通过螺钉10固定,另一端端臂可自由活动且其上成型有一山脊状凸起411,该凸起411与所述腰形块83其中一长边831表面面接触,以限制前、后万向轮7、8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避免了因360度转动所带来的滑行不稳、滑板不易控制等现象,保障了滑行时的安全性。此外,由于前、后万向轮7、8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任意转动,因而一方面可以使滑板的运动速度变得更快,另一方面通过身子与脚的配合扭动,能够实现原地转动、平移、前进、后退及各种复杂的曲线运动,使转动变得更加灵活,运动方式多样化。 所述前、后万向轮5、6处于同一垂线上,所述前、后辅助轮7、8具有四个,并分别位于前、后万向轮5、6的外侧。该结构布置十分合理,有助于提高滑板的滑行速度和稳定性。 所述脚箍2通过一位置调整板9安装在踏板1上表面,该位置调整板9包括一平板91和一立板92,平板91上开有左、右两段对称的弧形槽911,弧形槽911内置有与踏板1连接的紧固螺钉912,通过拧松该紧固螺钉912,可以将脚箍2左、右调整。所述立板92上沿高度方向设有多组螺孔921,所述脚箍2通过螺钉安装在其中一组螺孔内,使用时,滑行者可以根据自身脚部的大小,将脚箍2调整到合适的高度。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滑板,包括踏板(1),踏板(1)上表面安装有脚箍(2),下表面固定有前、后轮座(3、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轮座(3、4)上分别安装有前、后万向轮(5、6)和前、后辅助轮(7、8),前、后万向轮(5、6)的下端面低于前、后辅助轮(7、8),所述前、后万向轮(7、8)的支架部分(81)与前、后轮座(3、4)转动连接,支架部分(81)的上端还分别设计有一腰形块(83),所述前、后轮座(3、4)内均设有一U形弹簧(41),该U形弹簧(41)的一端端臂固定,另一端端臂可自由活动且其上成型有一凸起(411),该凸起(411)与所述腰形块(83)其中一长边(831)表面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万向轮(5、6)处于同一垂线上,所述前、后辅助轮(7、8)具有四个,并分别位于前、后万向轮(5、6)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11)呈山脊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箍(2)通过一位置调整板(9)安装在踏板(1)上表面,该位置调整板(9)包括一平板(91)和一立板(92),所述平板(91)上开有左、右两段对称的弧形槽(911),弧形槽(911)内置有与踏板(1)连接的紧固螺钉(912),所述立板(92)上沿高度方向设有多组螺孔(921),所述脚箍(2)通过螺钉安装在其中一组螺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万向轮(7、8)的支架部分(81)借助轴承(82)与前、后轮座(3、4)转动连接。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滑板,包括踏板,踏板上表面安装有脚箍,下表面固定有前、后轮座,所述前、后轮座上分别安装有前、后万向轮和前、后辅助轮,前、后万向轮的下端面低于前、后辅助轮,所述前、后万向轮的支架部分与前、后轮座转动连接,支架部分的上端还分别设计有一腰形块,所述前、后轮座内均设有一U形弹簧,该U形弹簧的一端端臂固定,另一端端臂可自由活动且其上成型有一凸起,该凸起与所述腰形块其中一长边表面面接触。该结构中的前、后万向轮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任意转动,不但滑板的运动速度得到加快,而且运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此外,滑板下端附带的前、后辅助轮,又可以在滑板转向时起到平衡的作用,滑行安全。文档编号A63C17/26GK201157661SQ20082000556公开日2008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滑板,包括踏板(1),踏板(1)上表面安装有脚箍(2),下表面固定有前、后轮座(3、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轮座(3、4)上分别安装有前、后万向轮(5、6)和前、后辅助轮(7、8),前、后万向轮(5、6)的下端面低于前、后辅助轮(7、8),所述前、后万向轮(7、8)的支架部分(81)与前、后轮座(3、4)转动连接,支架部分(81)的上端还分别设计有一腰形块(83),所述前、后轮座(3、4)内均设有一U形弹簧(41),该U形弹簧(41)的一端端臂固定,另一端端臂可自由活动且其上成型有一凸起(411),该凸起(411)与所述腰形块(83)其中一长边(831)表面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胡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