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中原专利>正文

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533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滑板车的刹车装置,是于一车体末端设有一孔洞,且车体底侧固设有一具有后轮的轮枢部,轮枢部相邻于后轮下侧固设有一弹片、上侧枢设有一刹车挡片,弹片一端露出于孔洞,且刹车挡片由孔洞上方包覆至弹片,而于轮枢部末端枢设有一刹车轮壳,刹车轮壳自孔洞内翘起且罩设于后轮上方;藉踩压刹车轮壳,使刹车轮壳压抵到刹车挡片进行刹车,而压抵到弹片,使弹片有一回复弹力,将刹车挡片弹回,使刹车轮壳弹回原状态。(*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板车的刹车装置。现在市面上出现一种具休闲、运动及代步功能的滑板车,而使现代人于工作繁忙之际,能兼顾运动,或以亲子同乐方式,增加亲子的感情,而滑板车己成为现代人的一股风潮,但对于滑板车的安全方面,尤其于刹车部份是业界研究的一项课题。一般现有的滑板车的刹车装置,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其是于一车体60前端设有一把手架62,且把手架62相对于地面方向端枢设有一前轮64,于车体60相异于把手架62的另端枢设设有一后轮63,而车体60对应于后轮63上方设有一刹车轮壳61;且藉使用者在行驶滑动滑板车时,于刹车时,只需一脚踩踏于刹车轮壳61上方,并利用刹车轮壳61本身的挠性下升,且于刹车轮壳61内部抵触至后轮63,使后轮63与刹车轮壳61间形成有接触的摩擦力,以进行刹车;在刹车后,该刹车轮壳61失去踩压的作用力,而使刹车轮壳61本身的挠性反弹回复至原未使用状态。但,其传统的滑板车的刹车装置,结构上仍有缺点,因此在使用实施上至少存在下列缺弊1.刹车效果不佳传统滑板车的刹车效果,单纯是利用刹车轮壳本身的挠性变形,但由于在长期踩压、弹回的状态之下,该刹车轮壳容易产生弹性疲劳,导致刹车的失效,甚至造成刹车轮壳无法弹回而抵贴至后轮上方,而造成滑板车滑行上的阻力,且刹车效果不佳。2.使用寿命短由于传统滑板车的刹车轮壳与车体间是以一体制造,因此在长期踩压该刹车轮壳时,该应力大都集中在两者的结合处,而使刹车轮壳于长期踩压、弹回的动作之下,容易造成刹车轮壳自车体的结合处断裂,而形成滑板车使用上的不安全,且缩短滑板车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可使刹车轮壳具有较佳的刹车灵敏度,且能防止刹车轮壳内面的磨损及断裂,以保证滑板车使用时的安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其包括一车体,该车体于末端上开设有一孔洞,一轮枢部,该轮枢部是设于车体的底侧,且异于车体的另端枢设有一后轮,一弹片,该弹片固定于轮枢部近后轮方向的底侧,另端向上翘起穿过孔洞,一刹车挡片,该刹车挡片呈倒L形,且该刹车挡片的内弯部枢设于轮枢部近后轮的上端,而该刹车挡片的一端设为一抵压部延伸至孔洞上方,抵贴于弹片末端的上方,一刹车轮壳,该刹车轮壳一端枢设于轮枢部异于后轮的另端,且使刹车轮壳异于后轮方向抵贴于刹车挡片抵压部的末端上方,而使该刹车轮壳由孔洞内穿出翘起,以罩设于后轮上方。所述的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孔洞可呈方形。所述的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体末端底侧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而该孔洞对应设于容置空间上方,且轮枢部一端固设于容置空间内。所述的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刹车挡片一端对应于后轮位置形成有一凹弧。所述的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片是呈字形。所述的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刹车挡片于抵压部末端可设有一斜面,且该斜面是抵贴于刹车轮壳近定位柱处。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本技术是利用杠杆原理刹车,使刹车轮壳只需轻踩一小角度,就能连动刹车挡片进行刹车,而使本技术具有较传统结构佳的灵敏性,且在经过长期踩压之后,该刹车轮壳也不易产生有弹性疲劳的问题,同时也不会产生传统结构中所出现的应力集中现象,不致造成刹车轮壳断裂,因此能有效增加滑板车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件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传统结构的实施例图。图5是传统结构的组合剖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其是于一车体10末端底侧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1,且对应于容置空间11上方设有一呈方形的孔洞12;一轮枢部20,该轮枢部20一端呈翼状固设于容置空间11内,且异于容置空间11的另端枢设有一后轮21,而轮枢部20相邻于后轮21的底部两侧各设有一螺孔22;一弹片30,呈一字型,且该弹片30对应设有两螺栓31,以螺固于轮枢部20的螺孔22上,使弹片30一端固定于轮枢部20的底面,另端向上翘起穿过孔洞12;一刹车挡片40,该刹车挡片40设呈倒L形,且于刹车挡片40的内弯部设有一定位柱41,以供定位柱41内枢穿有一枢轴42,使枢轴42两端固定于轮枢部20的螺孔22上端,且于刹车挡片40一端对应于后轮21形状形成有一凹弧43,而相异于凹弧43另端设为一抵压部44,该抵压部44延伸至孔洞12上方设有一斜面45,且抵贴于弹片30末端的上方;一刹车轮壳50,该刹车轮壳50一端设有一定位柱51,该定位柱51可供一插销52置入,插销5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轮枢部20异于后轮21的另端,且使刹车轮壳50于定位柱41端抵贴于刹车挡片40斜面45的上方,而使该刹车轮壳50由孔洞12内穿出翘起,且一端罩设于后轮21上方,藉上述的结构,以完作本技术的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再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当进行刹车动作时,只需轻踩刹车轮壳50,使刹车轮壳50压抵至刹车挡片40的斜面45,连动刹车挡片40的抵压部44压抵到弹片30一端,且刹车挡片40以定位柱41为轴心,让定位柱41两侧的刹车轮壳50形成杠杆的作用,使刹车挡片40的凹弧43位置朝后轮21方向翘起,以抵触到后轮21进行刹车的动作;而于刹车后,释放于刹车轮壳50的踩压力量,此时,由于该弹片30受压形成的一回复弹力,使弹片30的末端弹动刹车挡片40与其搭贴的一端,且以刹车挡片40的定位柱41为轴心,使刹车挡片40的凹弧43脱离开后轮21,并同时连动刹车轮壳50回复至原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该车体于末端上开设有一孔洞,一轮枢部,该轮枢部是设于车体的底侧,且异于车体的另端枢设有一后轮,一弹片,该弹片固定于轮枢部近后轮方向的底侧,另端向上翘起穿过孔洞,一刹车挡片,该刹车挡片呈倒L形,且该刹车挡片的内弯部枢设于轮枢部近后轮的上端,而该刹车挡片的一端设为一抵压部延伸至孔洞上方,抵贴于弹片末端的上方,一刹车轮壳,该刹车轮壳一端枢设于轮枢部异于后轮的另端,且使刹车轮壳异于后轮方向抵贴于刹车挡片抵压部的末端上方,而使该刹车轮壳由孔洞内穿出翘起,以罩设于后轮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孔洞呈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体末端底侧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而该孔洞对应设于容置空间上方,且轮枢部一端固设于容置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刹车挡片一端对应于后轮位置形成有一凹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片是呈字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刹车挡片于抵压部末端设有一斜面,且该斜面是抵贴于刹车轮壳近定位柱处。专利摘要一种滑板车的刹车装置,是于一车体末端设有一孔洞,且车体底侧固设有一具有后轮的轮枢部,轮枢部相邻于后轮下侧固设有一弹片、上侧枢设有一刹车挡片,弹片一端露出于孔洞,且刹车挡片由孔洞上方包覆至弹片,而于轮枢部末端枢设有一刹车轮壳,刹车轮壳自孔洞内翘起且罩设于后轮上方;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该车体于末端上开设有一孔洞,一轮枢部,该轮枢部是设于车体的底侧,且异于车体的另端枢设有一后轮,一弹片,该弹片固定于轮枢部近后轮方向的底侧,另端向上翘起穿过孔洞,一刹车挡片,该刹 车挡片呈倒L形,且该刹车挡片的内弯部枢设于轮枢部近后轮的上端,而该刹车挡片的一端设为一抵压部延伸至孔洞上方,抵贴于弹片末端的上方,一刹车轮壳,该刹车轮壳一端枢设于轮枢部异于后轮的另端,且使刹车轮壳异于后轮方向抵贴于刹车挡片抵压部的末端上 方,而使该刹车轮壳由孔洞内穿出翘起,以罩设于后轮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中原
申请(专利权)人:林中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