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双冷凝式燃气模块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0870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1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双冷凝式燃气模块炉,包括炉壳、燃气模块单元及烟道组件,燃气模块单元与烟道组件分别安装于炉壳的内腔,所述燃气模块单元上设有预热回水冷凝装置,烟道组件设有预热空气冷凝装置,通过预热回水冷凝装置、预热空气冷凝装置结构配合,能使用预热供暖回水冷凝热交换和预热空气冷凝热交换的方式,更加充分利用锅炉排烟中的显热和潜热,提高燃气模块的热效率,有效将燃气模块的排烟温度降到50℃至40℃,达到理想的节能环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气锅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双冷凝式燃气模块炉
技术介绍
冷凝式燃气模块炉是一种新型的集中供暖设备,其节能环保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厂房、办公大楼、商住小区、医院、超市、酒店、洗浴中心、游泳池等大型场合集中供暖、供热水。燃气模块的炉体内安装有若干个燃气模块,燃气模块通过集烟管与炉体上方的出烟口连通。由于燃气模块主要采用天然气或煤气作为燃料。根据燃料的燃烧公式(例于天然气CH4+2O2=CO2+2H2O)和空气氧气的比例得知:燃气模块工作时,需要10倍以上的空气补给才能提供燃料充分燃烧所需的氧气,空气补给来自燃烧器总成的周边和底部。期间,燃料燃烧时,燃气模块的燃烧室里产生高温热能,该高温热能经过主换热器后还会排放160℃~200℃的高温烟气。高温烟气通过引风机流向燃气模块的集烟室、集烟管后排放到空气中。甚至,传统锅炉的排烟温度甚至高达250℃以上,能源损耗大。针对上述,通常也会用回收装置吸收高温烟气中的部分显热,但由于受回收装置结构和材料的限制,排烟温度均降不到冷凝温度。显而易见,高温烟气中的显热并没有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高温烟气中的过热水蒸汽当降到冷凝温度时会凝结并释放出大量的潜热则完全没有利用,因此,热效率只能达到86%~90%,同样能源损耗大。当然,燃气模块炉可以通过加强换热器的换热能力来降低排烟温度。但是随着排烟温度的降低,过热水蒸汽就会在燃气模块内部凝结成酸性冷凝水。一方面,酸性冷凝水会腐蚀引风机、主换热器和燃烧器总成,影响燃气模块炉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燃料燃烧时需要10倍以上的空气混合,而空气中的灰尘经过模块内部时会遇湿滞留和堆积,也会降低热效率,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局部过热而烧坏模块。因此,为了确保燃气模块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烟气的排放温度不能低于150℃,这就限制了燃气模块炉热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并且,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水(如天然气CH4+2O2=CO2+2H2O)在高温排放时,同样是以酸性过热水蒸汽的形式排放到空气中,这不仅会给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加剧地球的温室效应。目前,冷凝式燃气模块炉是利用供暖回水冷凝热交换的方式,吸收烟气中的显热和水蒸气凝结析出的潜热预热锅炉回水,但是在建筑供暖的实际应用中,由于受供暖回水温度下限的制约,利用供暖回水冷凝热交换,模块锅炉的排烟温度一般只能降到80℃至60℃,显然烟气中的显热和潜热还没有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双冷凝式燃气模块炉,它通过同时预热供暖回水冷凝热交换和预热空气冷凝热交换两种方式,更加充分利用锅炉排烟中的显热和潜热,提高燃气模块炉的热效率,排烟温度可降到40℃以下,锅炉热效率达到105%,而且通过配置不同的技术,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可以降到70mg/m³~30mg/m³,具有理想的节能环保效果。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双冷凝式燃气模块炉,包括炉壳、燃气模块单元及烟道组件,燃气模块单元与烟道组件分别安装于炉壳的内腔,其中,所述燃气模块单元上设有预热回水冷凝装置,预热回水冷凝装置包括可通冷水的冷凝水管组及可供烟气流通的烟气回收流道,所述烟道组件设有预热空气冷凝装置,预热空气冷凝装置包括能向燃气模块单元补给空气用的空气走向通道及可供烟气流通的烟气走向通道,冷凝水管组安装于烟气回收流道,空气走向通道处于烟气走向通道中,且烟气回收流道与烟气走向通道连接并形成烟气依次流径并依次与冷凝水管组的冷水、空气走向通道的空气热交换用的烟气流道。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预热回水冷凝装置包括具有回收冷凝腔的回收冷凝外壳及具有回收冷凝内腔的回收冷凝内壳,回收冷凝内壳安装于回收冷凝腔上,回收冷凝外壳的底面上设有与燃气模块单元的出烟口连接的集烟口,回收冷凝外壳的侧壁底部上设有与回收冷凝内腔相通的排烟道,所述集烟口、回收冷凝腔、回收冷凝内腔、排烟道形成烟气与冷凝水管组的冷水热交换用的烟气回收流道。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冷凝外壳的底面上设有集烟罩,集烟罩分别与冷凝外壳的集烟口、燃气模块单元的出烟口连通,所述排烟道的入烟口与出烟口分别与回收冷凝内腔、烟气走向通道的进烟口连接。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冷凝水管组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及若干条等长的分流管,分流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分别与进水管、出水管连接,进水管与出水管对角安装于回收冷凝外壳上。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烟道组件包括具有集烟冷凝腔的集烟冷凝外壳及具有集烟冷凝内腔的集烟冷凝内壳,集烟冷凝内壳安装于集烟冷凝腔上,集烟冷凝内壳的顶部设有与集烟冷凝内腔相通的入气口,集烟冷凝内壳的侧壁底部设有与集烟冷凝内腔、集烟冷凝腔相通的出气口,集烟冷凝外壳的侧壁底部上设有与集烟冷凝腔、炉壳的内腔相通的排气口,所述入气口、集烟冷凝内腔、出气口及排气口形成能向燃气模块单元补给空气的空气走向通道,所述集烟冷凝内腔上设有若干条等长的用于烟气流通的冷凝管,冷凝管的顶端连接有出烟罩,冷凝管的底端与集烟冷凝腔连通,集烟冷凝外壳的侧壁上设有与集烟冷凝腔、烟气回收流道连通的进烟口,所述进烟口、集烟冷凝腔、冷凝管、出烟罩形成烟气与空气走向通道的空气热交换用的烟气走向通道。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出烟罩的出烟口连接有抽风机,抽风机安装于炉壳的顶端。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集烟冷凝外壳上设有至少两个的上下分布的进烟口,上下分布的进烟口的口径逐渐递减。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冷凝管为冷凝波纹圆管,或为冷凝扁管。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集烟冷凝外壳的底面设有冷凝排水口。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集烟冷凝外壳的底面设为收集冷凝水用的倾斜导向面,倾斜导向面由上向下逐渐往冷凝排水口方向倾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本高效双冷凝式燃气模块炉,在燃气模块单元的燃料燃烧时,炉壳的内腔处于负压状状,使空气能沿着空气走向通道及时补给到燃烧模块上,保证燃烧模的燃料充分燃烧;同时,在抽风机的作用下,燃气模块产后的高温排烟与水蒸汽会依次地沿着烟气回收流道、烟气走向通道向外流动。同时使用预热供暖回水冷凝热交换和预热空气冷凝热交换两种方式,更加充分利用锅炉排烟中的显热和潜热,提高燃气模块的热效率,排烟温度可降到40℃以下,锅炉热效率达到105%,而且通过配置不同的技术,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可以降到70mg/m³~30mg/m³,具有理想的节能环保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去除局部炉壳)。附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安装使用原理图。附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预热回水冷凝装置的立体图。附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预热回水冷凝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附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预热回水冷凝装置的安装使用原理图。附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烟道组件的立体图。附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烟道组件的的俯视图。附图8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烟道组件的的安装使用原理图。附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烟道组件的立体图。附图10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烟道组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附图1至附图8所示,本技术的高效双冷凝式燃气模块炉,其包括炉壳1、燃气模块单元2及烟道组件,燃气模块单元2与烟道组件分别安装于炉壳1的内腔。其中,所述燃气模块单元2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双冷凝式燃气模块炉,包括炉壳(1)、燃气模块单元(2)及烟道组件,燃气模块单元(2)与烟道组件分别安装于炉壳(1)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模块单元(2)上设有预热回水冷凝装置,预热回水冷凝装置包括可通冷水的冷凝水管组(3)及可供烟气流通的烟气回收流道(4),所述烟道组件设有预热空气冷凝装置,预热空气冷凝装置包括能向燃气模块单元(2)补给空气用的空气走向通道(5)及可供烟气流通的烟气走向通道(6),冷凝水管组(3)安装于烟气回收流道(4),空气走向通道(5)处于烟气走向通道(6)中,且烟气回收流道(4)与烟气走向通道(6)连接并形成烟气依次流径并依次与冷凝水管组(3)的冷水、空气走向通道(5)的空气热交换用的烟气流道(7)。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效双冷凝式燃气模块炉,包括炉壳(1)、燃气模块单元(2)及烟道组件,燃气模块单元(2)与烟道组件分别安装于炉壳(1)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模块单元(2)上设有预热回水冷凝装置,预热回水冷凝装置包括可通冷水的冷凝水管组(3)及可供烟气流通的烟气回收流道(4),所述烟道组件设有预热空气冷凝装置,预热空气冷凝装置包括能向燃气模块单元(2)补给空气用的空气走向通道(5)及可供烟气流通的烟气走向通道(6),冷凝水管组(3)安装于烟气回收流道(4),空气走向通道(5)处于烟气走向通道(6)中,且烟气回收流道(4)与烟气走向通道(6)连接并形成烟气依次流径并依次与冷凝水管组(3)的冷水、空气走向通道(5)的空气热交换用的烟气流道(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双冷凝式燃气模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回水冷凝装置包括具有回收冷凝腔(81)的回收冷凝外壳(8)及具有回收冷凝内腔(91)的回收冷凝内壳(9),回收冷凝内壳(9)安装于回收冷凝腔(81)上,回收冷凝外壳(8)的底面上设有与燃气模块单元(2)的出烟口连接的集烟口(10),回收冷凝外壳(8)的侧壁底部上设有与回收冷凝内腔(91)相通的排烟道(11),所述集烟口(10)、回收冷凝腔(81)、回收冷凝内腔(91)、排烟道(11)形成烟气与冷凝水管组(3)的冷水热交换用的烟气回收流道(4)。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双冷凝式燃气模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冷凝外壳(8)的底面上设有集烟罩(12),集烟罩(12)分别与回收冷凝外壳(8)的集烟口(10)、燃气模块单元(2)的出烟口连通,排烟道(11)的入烟口与出烟口分别与回收冷凝内腔(91)、烟气走向通道(6)的进烟口(13)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双冷凝式燃气模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管组(3)包括进水管(31)、出水管(32)及若干条等长的分流管(33),分流管(33)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分别与进水管(31)、出水管(32)连接,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对角安装于回收冷凝外壳(8)上。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普瑞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