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86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滑板车,包括:一车体、车体后端装设有一后轮、一枢设在车体前端的把手架及一设在把手架底端的前轮,把手架后端具有一连接柱;车体前端部固置有二个翼块,连接柱以一枢接元件枢接在二个翼块间,一翼块外侧面固置有一固定柱,固定柱设有一轴孔及二个对称连通轴孔的夹口,另一翼块及连接柱各设有与轴孔对应的插孔,固定柱的轴孔、翼块的插孔及连接柱的插孔中插有一插杆,固定柱上夹置有一弹性夹,其夹置在插杆的夹固环上。本滑板车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器具,特别是一种滑板车,其操作较方便省力及把手架固定稳固。一般的滑板车具有折收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及可具滑驰速度感的特性,如图1~3所示,其是台湾公告第377689号滑板车的折叠装置改良的新型专利,其中,滑板车10的车体11后端装设有一个后轮12,前端装设有一个把手架13,把手架13的底端装设有一个前轮14,顶端装设有握把15,后侧面固结有一个接合架16,车体11的前端顶部固结有一个连接座17,连接座17设有弧形轨槽171,弧形轨槽171的两端部制成挡止槽172,一个挡柱18穿置于弧形轨槽171及接合架16的轴孔161,一个栓轴19枢置在连接座17的枢孔173及接合架16的圆孔162,栓轴19与挡柱18之间挂连有一个拉伸弹簧20,借此,当把手架13呈定位状态时,挡柱18是经拉伸弹簧20的弹性拉力定位在挡止槽172中,欲使把手架13立撑或折收时,为将挡柱18拉移出挡止槽172,再施力于把手架13,则挡柱18将以栓轴19为中心循弧形轨槽171滑移,而可折收或立撑把手架13,这种滑板车10虽可将把手架13折收以完成收合,但却仍存在下列缺点一、在操作时,须先抵抗拉伸弹簧20的弹力,之后,才能将挡柱18拉移出挡止槽172,而使挡柱18进入弧形轨槽171,然后才能使把手架13转动以立撑或收合,操作较不方便、费力。二、由于接合架16与连接座17之间只装设有挡柱18与栓轴19,且挡柱18只藉由拉伸弹簧20的弹拉力使其定位于挡止槽172,所以挡柱18对接合架16而言,只具有定位效果而无锁固效果,又因供挡柱18穿置的轴孔161是呈纵向长条孔状,所以对挡柱18无纵向限位效果,这样,当滑板车10的前轮14受到冲击震动时,接合架16、把手架13极容易产生摇晃,稳固性不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较方便省力,可增强把手架使用稳固性的滑板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本技术的滑板车包括一车体、车体后端装设有一个后轮、一个枢设在车体前端的把手架及一个装设在把手架底端的前轮,把手架的后端具有一个连接柱;车体的前端部固置有二个翼块,连接柱以一个枢接元件枢接在二个翼块间,其中一个翼块的外侧面固置有一个固定柱,固定柱设有一个轴孔及二个对称连通轴孔的夹口,另一个翼块及连接柱各设有与轴孔对应的插孔,固定柱的轴孔、翼块的插孔及连接柱的插孔中插置有一插杆,插杆上设有与固定柱的夹口相对应的夹固环,固定柱上夹置一弹性夹,弹性夹的二夹脚进入夹口而夹置在插杆的夹固环上。其中所述固定柱切设有一环槽,而形成一个夹置环,夹置环上设有二个对称的削平面,且连通所述轴孔的夹口,所述弹性夹底侧延伸有二个相对的夹脚,且二夹脚近中段处相对往内弯设成嵌夹部。其中所述连接柱的后侧固接有一个枢管,所述枢接元件枢置在所述二个翼块的枢孔及枢管中。其中所述把手架的顶端固设有一个具二相对侧向接头及一挂环的连接座,连接座的二相对侧向接头供握把插置,且连接座上枢接有供握把枢转的枢接元件,并插设有供握把定位的插销,在二插销之间挂连有穿置过所述挂环的连接链。其中所述车体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前、后锁座,前、后锁座各具有一个夹置并锁固在车体前、后端部的夹口,所述二翼块垂固在前锁座的顶侧,后锁座的后侧再延伸出组装所述后轮的两锁臂,其顶侧锁置有一压置板,压置板的底侧装设有压触后轮的刹车胶片。通过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滑板车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图1是台湾公告第377689号滑板车中折叠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台湾公告第377689号滑板车中折叠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台湾公告第377689号滑板车中折叠装置的部分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组合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弹性夹夹固插杆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沿图6中的直线8-8的剖视图。图9是沿图6中的直线9-9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折收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把手架与握把的部分分解立体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后轮与刹车胶片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如图4、5所示,本技术的滑板车包括一个车体30、一个把手架40、二个翼块50、一个枢接元件60、一个固定柱70、一个插杆80及一个弹性夹90;把手架40装设在车体30的前方,二个翼块50固置在车体30的前端部301,枢接元件60枢置在二翼块50与把手架40的连接柱44,固定柱70固置在一个翼块50的外侧面,插杆80插置在固定柱70、翼块50与连接柱44之间,弹性夹90夹置在固定柱70上。车体30为一长形体,配合图12所示,一前、后锁座31、32各具夹口夹置车体30的前、后端部301、302,并使用锁接元件311、321予以锁接,其中后锁座32的后侧再延伸出一个锁臂33可锁装后轮34,顶侧锁置有具弹性的压置板35,压置板35的底侧装设有刹车胶片36,当脚部踩踏压置板35使刹车胶片36压触后轮34时,可产生刹车作用。把手架40具有一个固定底管41,固定底管41内轴装一个中管42,中管42内装设一个可调顶管43,底管41的后侧固接一可往后往下移动的连接柱44,连接柱44贯设有一个横向插孔441,其后侧固接有一个横向枢管442,中管42的底端穿出底管41并组设有前轮37,顶端设有一个开槽及装设一个快拆组45,可以调整顶管43的高度并可将其固定,配合图11所示,顶管43的顶端套固有一个连接座46,连接座46的二相对侧向接头461可供握把47插置,且枢固有枢接元件48,使握把47可以枢转,并插设有插销49可使握把47定位,插销49的头部挂连有连接链491,并穿置过连接座46的挂环462,以便于取拿。二个翼块50是具有适当厚度的块体,为依适当间距平行垂固于前锁座31的顶侧,且相对应各设有一插孔51及一枢孔52,连接柱44置入二翼块50之间,枢接元件60枢置在翼块50的枢孔52及连接柱44的枢管442上,使连接柱44可以枢接元件60为支点枢转。如图9所示,固定柱70固置在一个翼块50的外侧面,且贯设有一个轴孔71,其对设于插孔51;再配合图7、8所示,固定柱70切设有一个适当深度的环槽而形成一个较小径的夹置环72,夹置环72纵向设有二个对称的削平面73,为形成二对称夹口74,连通于轴孔71。插杆80由一杆头81及在杆头81一侧延设一适当长度的杆身82所构成,配合图9所示,杆身82相对应于固定柱70的夹置环73缩设有一夹固环83,另为操作方便,在杆头81装设一个拉环84。弹性夹90的一抓握部91底侧成型二个对称的弹性夹脚92,二夹脚92近中段处,且相对往内弯设呈V形的嵌夹部921。如图4、6所示,当本技术的滑板车于使用状态时,把手架40呈立撑状态,此时,配合图7、8、9所示,插杆80的杆身82依序插置入固定柱70的轴孔71、翼块50的插孔51及连接柱44的插孔441,且杆身82的夹固环83恰可对准于固定柱70的夹置环72,再将弹性夹90的二夹脚92由上往下夹置于夹置环72的削平面73,其二嵌夹部921将因弹性作用自动进入夹口74并嵌夹住夹固环83,再配合二夹脚92被限位在固定柱70的夹置环72而无法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车,包括一车体、车体后端装设有一个后轮、一个枢设在车体前端的把手架及一个装设在把手架底端的前轮,把手架的后端具有一个连接柱;其特征在于:车体的前端部固置有二个翼块,连接柱以一个枢接元件枢接在二个翼块间,其中一个翼块的外侧面固置有 一个固定柱,固定柱设有一个轴孔及二个对称连通轴孔的夹口,另一个翼块及连接柱各设有与轴孔对应的插孔,固定柱的轴孔、翼块的插孔及连接柱的插孔中插置有一插杆,插杆上设有与固定柱的夹口相对应的夹固环,固定柱上夹置一弹性夹,弹性夹的二夹脚进入夹口而夹置在插杆的夹固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平然
申请(专利权)人:环玮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