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3946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9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盖及烹饪器具,其中,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其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密封圈,包括圈本体和设置在圈本体的外侧壁上的定位凸起,多个定位凸起插入并伸出安装孔;其中,定位凸起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在密封圈受热膨胀前与安装孔配合,以使密封圈安装在锅盖本体内,第二卡槽在密封圈受热膨胀后与安装孔配合以使密封圈安装在锅盖本体内。该技术方案第一卡槽与安装孔配合可实现密封圈与锅盖本体在常态下的安装,而在密封圈受热膨胀后又可通过第二卡槽与安装孔配合来克服开盖时内锅对密封圈的吸力以确保密封圈在受热膨胀后依旧能够可靠安装在锅盖本体上,进而使得密封圈在膨胀前、后都能够牢靠固定在锅盖本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盖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在工作时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保持必要的工作压力,目前,电压力锅的密封圈普遍采用的固定方式有钢圈固定方式和盖板固定方式,但上述固定方式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钢圈或盖板的变形会造成密封不良,从而导致电压力锅漏气,进而降低了电压力锅的密封性能。同时,采用钢圈盖板的限位,使得密封圈不易拆装,从而即不便于密封圈的安装,又非常不便于密封圈的清洗。此外,行业中密封圈的其它固定方式,一方面,也普遍存在着密封圈固定和限位不足,而导致密封不良等缺点,另一方面,密封圈的热胀冷缩,也使得密封圈在受热后及锅内压力的作用下极易与内锅相吸附,进而在开盖时密封圈极易吸附在内锅上,而从锅盖上脱落。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密封圈安装限位可靠、极易拆卸且密封圈不易从锅盖本体上脱落的锅盖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因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密封圈安装限位可靠、极易拆卸且密封圈不易从锅盖本体上脱落的锅盖。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了具有上述锅盖的烹饪器具。有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盖,包括:锅盖本体,所述锅盖本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圈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圈本体的外侧壁上的定位凸起,多个所述定位凸起插入并伸出所述安装孔;其中,所述定位凸起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在所述密封圈受热膨胀前与所述安装孔配合,以使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锅盖本体内,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密封圈受热膨胀后与所述安装孔配合,以使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锅盖本体内。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和可拆卸地安装在锅盖本体内的密封圈,其中,密封圈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锅盖本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在具体安装时,可将定位凸起插入到安装孔内并伸出安装孔,并使第一卡槽卡在安装孔的边上,从而通过第一卡槽与安装孔的配合,便可实现密封圈在常态(即受热膨胀前)下的可靠安装,而在密封圈受热膨胀后,定位凸起的第二卡槽又可卡在安装孔的边上,从而通过第二卡槽与安装孔的配合,即可在密封圈受热膨胀后克服内锅的吸力以防止在开盖时由于内锅的吸力而将密封圈从锅盖本体上扯落下来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得密封圈在受热膨胀之后依旧能够牢靠地固定在锅盖本体内。该种固定方式,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与安装孔的配合使得密封圈在受热膨胀前、受热膨胀后都能够牢靠地固定在锅盖本体内,从而即可解决密封圈易从锅盖上掉落下来的问题,又能够提高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的密封性能,同时,密封圈的该种固定方式操作简单、拆卸方便,从而极易对密封圈进行清洗,且密封圈的该种固定方式与现有的密封圈的固定方式相比,省去了钢圈或盖板等固定结构,从而简化了锅盖的结构,降低了锅盖的成本。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为通槽,即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对设置的两端不封闭,即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贯穿其所在的定位凸起的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为弹性密封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锅盖本体上设置有把手,通过该把手可方便地打开锅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密封圈由耐高温、耐高压的硅胶等材料制成。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锅盖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锅盖本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扣牙,所述圈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扣牙配合的凹槽;其中,所述密封圈受热膨胀后,所述扣牙与所述凹槽过盈配合。在该技术方案中,能够进一步通过凹槽与扣牙的配合来实现密封圈与锅盖本体之间的可靠连接,具体地,在密封圈受热膨胀前,所述扣牙与所述凹槽可适当地进行间隙配合,即密封圈的圈本体的扣牙可部分搭设在锅盖本体的内侧壁的扣牙上,从而在烹饪器具如电压力锅未加热之前,即密封圈处于自然状态下时,锅盖本体可通过安装孔与定位凸起的配合及扣牙与凹槽的间隙配合对密封圈进行双重固定,从而可提高密封圈在自然状态下时与锅盖本体之间的固定效果。而在烹饪器具受热膨胀后,即密封圈处于热态时,又能够通过密封圈的凹槽与扣牙的过盈配合以及第二卡槽与安装孔的配合增大密封圈与锅盖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进一步地将密封圈牢靠地固定在锅盖本体内,进而就算密封圈受热膨胀后,密封圈与烹饪器具的内锅之间具有一定的吸力,但通过扣牙与凹槽之间的过盈配合以及第二卡槽与安装孔的卡扣配合,完全能够克服开盖时内锅对密封圈的吸力,因此在开盖时,密封圈也不易被内锅从锅盖本体上扯落下来,进而使得密封圈在受热膨胀之前、受热膨胀之后都能够牢靠地固定在锅盖本体内。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扣牙与凹槽间隙配合时,需要适当地选取扣牙与凹槽相互配合的尺寸,即扣牙与凹槽相互配合的尺寸即不能过大,否则易导致圈本体膨胀后与锅盖本体产生干涉,但也不能过小,否则锅盖本体的内侧面不能对圈本体进行有效固定,因而在具体使用时,可通过圈本体的外径、圈本体的膨胀率、锅盖本体的内径和扣牙、凹槽的尺寸对扣牙与凹槽相互配合的尺寸进行合理的限定。此外,圈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的凹槽在超压密封下相当于薄弱部,即在超压密封的作用下圈本体的凹槽处易出现应力集中,因而凹槽处会优先出现挤压变形,从而易于锅内气体从凹槽处排出,进而凹槽的设置还可对烹饪器具如电压力锅起到泄压保护的作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定位凸起上沿所述圈本体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卡槽距所述圈本体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卡槽距所述圈本体的距离。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在定位凸起上沿圈本体的周向方向设置,从而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便可卡在安装孔的上下边上,该种设置在将定位凸起插入并伸出安装孔后,定位凸起在重力的作用下即可自动卡在安装孔的上下边上,进而可避免因定位凸起安装不到位而使密封圈密封不严的情况发生。同时,第一卡槽距圈本体的距离大于第二卡槽距圈本体的距离,即第二卡槽为更靠近圈本体的槽,而第一卡槽为相对远离圈本体的槽,该种设置使得密封圈在常态时,即密封圈受热膨胀前,可利用第一卡槽与安装孔的配合来实现密封圈与外锅本体之间的牢固连接,而在密封圈受热膨胀后,定位凸起从安装孔处向锅盖本体外延伸,此时,便可利用第二卡槽与安装孔的配合来实现密封圈与外锅本体之间的牢固连接。当然,在利用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与安装孔的边相互卡扣来实现固定密封圈的原则下,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也可为沿圈本体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竖向槽,此时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与安装孔的前后边相互卡扣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设置在所述定位凸起的下表面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设置在定位凸起的下表面上,从而在将定位凸起插入并伸出安装孔时,定位凸起在重力的作用下便可自动实现第一卡槽与安装孔之间的卡扣配合,进而可避免因定位凸起安装不到位而使密封圈密封不严的情况发生。在另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凸起的上表面及所述定位凸起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卡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卡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凸起的上表面及所述定位凸起的下表面上。在该技术方案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本体,所述锅盖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圈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圈本体的外侧壁上的多个定位凸起,多个定位凸起插入并伸出所述安装孔;其中,所述定位凸起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在所述密封圈受热膨胀前与所述安装孔配合,以使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锅盖本体内,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密封圈受热膨胀后与所述安装孔配合,以使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锅盖本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本体,所述锅盖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圈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圈本体的外侧壁上的多个定位凸起,多个定位凸起插入并伸出所述安装孔;其中,所述定位凸起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在所述密封圈受热膨胀前与所述安装孔配合,以使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锅盖本体内,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密封圈受热膨胀后与所述安装孔配合,以使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锅盖本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本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扣牙,所述圈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扣牙配合的凹槽;其中,所述密封圈受热膨胀后,所述扣牙与所述凹槽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定位凸起上沿所述圈本体的周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卡槽距所述圈本体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卡槽距所述圈本体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设置在所述定位凸起的下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位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