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海区水源过滤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3125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8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然海区水源过滤处理装置,包括抽水管和滤井主体,所述滤井主体包括内壳、外壳、过滤层、上密闭盖板和下密闭盖板,所述内壳、外壳均为一中空的圆筒结构,外壳、内壳的侧面上设置有通孔;内壳套取在外壳内,外壳、内壳之间留有间距,过滤层设置在外壳、内壳之间的间距上,过滤层与外壳、内壳连接;所述上密闭盖板、下密闭盖板分别与内壳、外壳、过滤层的顶端、底端进行密封连接,使得在内壳内形成一空腔;所述上密闭盖板上开设有一开口,抽水管的底端通过该开口进入空腔内,抽水管与上密闭盖板通过开口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水过滤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然海区水源过滤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赤潮,也被称作红潮,一般指的是海洋微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水体爆发性增殖或聚集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随着海洋环境富营养化、气候变暖,赤潮生物不断增加,而产生毒害的藻类逐渐成为优势种,并且近年来全国范围内赤潮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产生的有害毒素和其他影响给人类健康和养殖户造成了巨大威胁。赤潮作为一类严重的海洋生态灾难,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养殖公司在陆上养殖海水品种时,都会使用过滤处理后的海水进行海水养殖,有的厂家会通过压力泵将海水抽到岸上的高位沙滤井进行过滤,而这样的装置往往造价昂贵,建造程序繁琐且耗能大。也有的厂家在近海海底安装单层过滤装置,再用压力泵将海水通过管道运输到岸上养殖池,但这样的设备结构简单,采用单层式沙滤构造往往过滤不充分,很多藻类等微生物会通过沙滤层运输到养殖池,而这些微生物在养殖池中会对养殖动物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对水产养殖动物来说优质的海水,十分重要。尤其是池养的水产动物,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快慢,对其品质起着决定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陆源废污水直接排放入海,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海水水质急剧下降,藻类繁生,赤潮等给水产动物养殖用水带来严重危害。目前市面上的净化过滤海水的方法,普遍存在价格昂贵和净化效率不高等缺点,难以发挥所期待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自然海区水源过滤处理装置,该装置利用自然海区海水压力进行渗透过滤,其净化的效果好,且所需投入的成本较低。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然海区水源过滤处理装置,包括抽水管和滤井主体,所述滤井主体包括内壳、外壳、过滤层、上密闭盖板和下密闭盖板,所述内壳、外壳均为一中空的圆筒结构,外壳、内壳的侧面上设置有通孔;内壳套取在外壳内,外壳、内壳之间留有间距,过滤层设置在外壳、内壳之间的间距上,过滤层与外壳、内壳连接;所述上密闭盖板、下密闭盖板分别与内壳、外壳、过滤层的顶端、底端进行密封连接,使得在内壳内形成一空腔;所述上密闭盖板上开设有一开口,抽水管的底端通过该开口进入空腔内,抽水管与上密闭盖板通过开口进行连接。该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在自然海区最低潮位时,用挖掘机挖出一个圆柱形坑,将圆柱形坑的底部压平后,将滤井主体放置在圆柱形坑内,然后在滤井主体的四周依次回填20-30cm厚细石、20-30cm厚粗沙和60-80cm厚的细沙,作为外过滤层,包括细石层、粗沙层和细沙层。其过滤海水的原理如下:将过滤处理装置深埋于自然海区海底,利用自然海区滤井主体内外的海水压力差,使海水通过外过滤层、外壳上的通孔、过滤层、内壳上的通孔自动渗透入滤井主体内的空腔。待空腔内的经过过滤的水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用户可以通过抽水管抽取出来使用。因此,本技术提供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存在着以下优点:(1)利用自然海区海水压力进行渗透过滤,减少用水成本;(2)滤井主体埋入海底,不受赤潮、雨水、台风等影响,也不受藤壶等海洋生物破坏,还保持生产用水安全性与水质、水化学条件的稳定性。(3)外过滤层和过滤层两级同步吸附过滤,大大提高海水净化效果,海水通过第一级的细沙层、粗沙层和细石层进行一级过滤,将大的有机颗粒、絮状物、藻类等吸附阻隔,然后通过第二级的过滤层进一步吸附杂质,而水体中的残留于水中的细菌、病毒失去悬浮颗粒物的保护和依附,为滤后消毒创造了良好条件。(4)过滤层和外过滤层的细石层、粗沙层和细沙层为有益微生物提供了稳定繁殖的场所,如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等,不仅能够消除水中的氨氮和亚硝化盐等有害物质,还能够能形成稳定的优势菌落,从而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大大提高海水净化效果。优选地,所述过滤层为沙滤层。优选地,所述抽水管的顶端与一单向止回阀的输入端连接。增设单向止回阀,是为了避免用户在抽取空腔内的水时,水会回流至空腔内。优选地,为了避免内壳、外壳上的通孔、外过滤层、过滤层受到有机污垢、菌团和泥沙的堵塞,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有反冲洗管,反冲洗管通过开设在抽水管侧面上的开口与抽水管连通。反冲洗管的管口与高压气泵或高压水管连接,在内壳、外壳上的通孔、外过滤层、过滤层出现堵塞时,通过开启高压气泵或高压水管来对空腔、内壳上的通孔、过滤层、外壳上的通孔、外过滤层进行反冲洗,来恢复外过滤层、过滤层的纳污能力,避免影响使用。优选地,所述过滤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珊瑚碎石层、塑料格网和细石层,珊瑚碎石层的外侧面与外壳的内壁紧密连接,珊瑚碎石层的内壁通过塑料格网与细石层的外侧面紧密连接,细石层的内壁与内壳的外侧面紧密连接。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外侧面上,包覆有3~5层筛绢网。设置筛绢网,是为了防止细沙进入内壳、外壳。优选地,所述筛绢网的规格为60-100目。优选地,所述珊瑚碎石层、细石层的厚度为25cm。优选地,所述外壳、内壳的高度范围均为150-200cm,内径范围分别为250-300cm、150-200cm,上密闭盖板、下密闭盖板的厚度范围为10-15cm。优选地,所述内壳、外壳、上密闭盖板和下密闭盖板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着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自然海区海水压力进行渗透过滤,减少用水成本;(2)滤井主体埋入海底,不仅不受赤潮、雨水、台风等影响,不受藤壶等海洋生物破坏,还保持生产用水安全性与水质、水化学条件的稳定性;(3)外过滤层和过滤层同步吸附过滤,大大提高海水净化效果。(4)外过滤层和过滤层能提供有益微生物稳定繁殖的场所,微生物不仅能够消除水中的有害化学物质,还能够能形成稳定的优势菌落,从而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大大提高海水净化效果(5)设置反冲洗管,避免内壳通孔、外壳通孔受到有机污垢、菌团和泥沙堵塞,避免长期滞留而发生腐败现象,恢复外过滤层、过滤层纳污能力。(6)整个滤井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成本低,寿命长,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 为装置的实施示意图。图2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水源过滤处理装置包括抽水管1和滤井主体2,所述滤井主体2包括内壳21、外壳22、过滤层23、上密闭盖板24和下密闭盖板25,所述内壳21、外壳22均为一中空的圆筒结构,外壳22、内壳21的侧面上设置有通孔26;内壳21套取在外壳22内,外壳22、内壳21之间留有间距,过滤层23设置在外壳22、内壳21之间的间距上,过滤层23与外壳22、内壳21连接;所述上密闭盖板24、下密闭盖板25分别与内壳21、外壳22、过滤层23的顶端、底端进行密封连接,使得在内壳21内形成一空腔101;所述上密闭盖板24上开设有一开口,抽水管1的底端通过该开口进入空腔101内,抽水管1与上密闭盖板24通过开口进行连接。抽水管1的底端与下密闭盖板24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0cm。该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在自然海区最低潮位时,用挖掘机挖出一个圆柱形坑,将圆柱形坑的底部压平后,将滤井主体2放置在圆柱形坑内,然后在滤井主体2的四周依次回填20-30cm厚细石、20-30cm厚粗沙和6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海区水源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水管和滤井主体,所述滤井主体包括内壳、外壳、过滤层、上密闭盖板和下密闭盖板,所述内壳、外壳均为一中空的圆筒结构,外壳、内壳的侧面上设置有通孔;内壳套取在外壳内,外壳、内壳之间留有间距,过滤层设置在外壳、内壳之间的间距上,过滤层与外壳、内壳连接;所述上密闭盖板、下密闭盖板分别与内壳、外壳、过滤层的顶端、底端进行密封连接,使得在内壳内形成一空腔;所述上密闭盖板上开设有一开口,抽水管的底端通过该开口进入空腔内,抽水管与上密闭盖板通过开口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海区水源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水管和滤井主体,所述滤井主体包括内壳、外壳、过滤层、上密闭盖板和下密闭盖板,所述内壳、外壳均为一中空的圆筒结构,外壳、内壳的侧面上设置有通孔;内壳套取在外壳内,外壳、内壳之间留有间距,过滤层设置在外壳、内壳之间的间距上,过滤层与外壳、内壳连接;所述上密闭盖板、下密闭盖板分别与内壳、外壳、过滤层的顶端、底端进行密封连接,使得在内壳内形成一空腔;所述上密闭盖板上开设有一开口,抽水管的底端通过该开口进入空腔内,抽水管与上密闭盖板通过开口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海区水源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为沙滤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海区水源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的顶端与一单向止回阀的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海区水源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有反冲洗管,反冲洗管通过开设在抽水管侧面上的开口与抽水管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自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宝华廖宝林杨小东张武财朱鸣赵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碧海蓝天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