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105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健康与娱乐的技术领域。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健身车磁控负载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负载装置中,弹簧一端连于摇臂的第二支臂部末端,另一端连结于机架;螺杆二端嵌套一旋钮,另一端外螺纹部与螺帽相螺合;钢索一端连于螺帽,另一端连于摇臂的第二支臂部末端,借助钢索受螺杆导移作用及弹簧的反向拉力作用以调整改变摇臂的偏摆角度,改变健身车磁控的阻尼值。此装置构造简单、组装容易,可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健身用具的改良,特别是指一种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属于健康与娱乐的
常见的健身车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构造主要是在健身车的机架6上设有一负载转轮61,转轮61外周缘有一层金属薄片62及在其周边适当位置设置一基架7,该基架7一端枢接一回转座71,另一端设一减速机构72,在该基架7中间适当位置枢接一摇臂73,该摇臂具有第一支臂部731枢接在回转座71,第二支臂部732则受一弹簧21的作用而紧贴在减速机构72所减速驱动的偏心轮76外周缘,借该减速机构72减速驱动偏心轮76旋转,进而改变该摇臂73的第二支臂部732与偏心轮76轴心之间的距离,以相应拉动回转座71产生适当角度回转,促使回转座71上的磁铁77改变作用于负载转轮61上磁通量大小,得以调整改变健身车的磁力阻尼值。但是常见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借助减速机构72驱动偏心轮76旋转而调整改变健身车磁力阻尼大小的设计,因减速机构72除具有许多减速齿轮外,还包括有电路板、开关及光电元件等检测元件,用以配合该健身车上方仪表显示,使操作者可以快速清晰地了解目前该健身车的磁控阻尼值乃至操作者本身呈现的体能状态,因此其组成元件较多,材料及制造组装成本高,售价相对提高,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而难以普及。为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的健身车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构造简单,组装容易,能大幅度降低健身车的制造组装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包括在健身车的机架上设计一个负载转轮,转轮外周缘有一层金属薄片及在其周边适当位置设有一个基架,基架一端枢接一回转座,另一端枢接一摇臂。该摇臂具有第一支臂部及第二支臂部,其中第一支臂部与回转座相枢接,第二支臂部则可受负载调整装置的动作而相应改变回转座偏摆角度,使回转座上的磁块改变作用于该负载转轮上磁通量大小。这种设计的特征在于该负载调整装置至少包含有一弹簧、一钢索、一螺杆及一螺帽,其中弹簧一端连结在第二支臂部末端,另一端则往下连结在机架上。该螺杆则枢设连结在机架上方适当位置处,其一端嵌套一旋钮,其相对端外螺纹部则与螺帽相螺合。钢索为一有适当长度的线径体,一端连结于该螺帽,另一端则往下连结于摇臂的第二支臂部末端而与该弹簧呈相对方向设置。借助该钢索受螺杆导移作用及弹簧反向拉力作用而得以调整改变第二支臂部的偏摆角度,进而相应改变该回转座的偏摆角度,得以改变健身车磁控阻尼值。有关本技术的详细构造、功能及特点,举一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图1一种常见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的立体图;图2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图2的正面示意图;图4图3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图3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在一健身车机架10上设有一负载转轮12,其外周缘复盖有一层圆弧形薄铜片14,其侧方设有一负载控制装置20,该负载控制装置20包括在一长方体状的基架21一侧枢接一回转座22,该回转座22具有与负载转轮12相近的弧度外形,相对于转轮12外周侧面设有预定数目的磁铁块23,一摇臂24,呈T形,在其中间适当位置用一枢接元件25连接在基架21相对于该回转座22的一端,其上方和侧方各延伸形成有第一支臂部241和第二支臂部242。第一支臂部241与第二支臂部242之间形成预定角度之夹角,其中第一支臂部241上方贯设一个长椭圆状的滑槽243,用一枢接元件244与回转座22的一端相连接,而第二支臂部242末端则连结一弹簧26,弹簧26对于第二支臂部242有下拽力量。此外,另设一个负载调整装置30,包括一固定盒31及一钢索32,固定盒32为一长方体状的盒体用以固定在健身车的机壳体上(图上未示),由一固定销33而枢设连结一螺杆34,螺杆34上端嵌套有一旋钮35,旋钮35回转可产生相对转动,其底端外螺纹部341螺合一个螺帽36,螺帽36的一侧与钢索32一端相连接,钢索32相对端则穿过固定盒31底部及位于机架10中部的一横板27后,再往下延伸与摇臂24的第二支臂部242末端相连接,并与弹簧26呈相对方向设置,钢索32位于横板27与第二支臂部242之间横板27与固定盒31间再分别套设一个限制件37及保护套管38。有关本技术的磁控负载控制装置20及负载调整装置30间的动作说明如下当使用者欲调整健身车的磁控阻尼值时,由使用者握住负载调整装置30的旋钮35往预定方向旋转,使固定盒31内的螺杆34产生相应转动。由于螺杆34导移作用,促使该螺帽36上移,如图3所示,并相应带动钢索32上移。由于钢索32上移动作而带动摇臂24的第二支臂部242向上摆劝。同时,第二支臂部242受钢索32上拉的作用,促使回转座22产生适当角度的回转,亦即使回转座22上的磁铁块23与负载转轮12间隙变小,使磁铁块23作用于薄铜片14的磁通量变大,亦即负载转轮12所受的负载阻尼变大。反之,当使用者反向旋转该旋钮35时,固定盒31内螺帽36受螺杆34的导移而下移,此时摇臂24的第二支臂部242即受弹簧26下拉的作用而下摆,亦即促使该回转座22上磁铁块23与负载转轮12的间隙变大,相应地使回转座22上磁铁块23作用于薄铜片14的磁通量变小,亦即使健身车所受的负载阻尼变小。当螺帽36被导移至固定盒31最下端位置时(如图4所示),第二支臂部242被下拉至最下端位置,回转座22则相应地在最下方的位置,亦即磁铁块23与薄铜片14间之间隙为最大,而使负载转轮12所受的负载阻尼值为最小。简言之,本技术是利用负载调整装置30中螺杆34与螺帽36间的导移作用连动钢索32与弹簧26相应制动摇臂24的第二支臂部242上移或下移来改变磁铁块23作用于薄铜片14的磁通量,因此可以改变负载转轮12所受之负载阻尼的大小。本技术钢索32在第二支臂部242与横板27间所套的限制件37,在第二支臂部242受钢索32上拉移动至一定点时,其上下二端恰好卡在横板27与第二支臂部22间(如图5所示),使操作者无法继续转动旋钮35,亦即限定第二支臂部242上移的终端位置,以防止回转座22卡住转轮12情形的发生。而此时健身车所得到的磁控阻尼值则为最大。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比常见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更具简单构造及低成本的设计,具有创新优点及进步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包括在健身车的机架上设有一负载转轮,该转轮外周缘有一层金属薄片并在周边适当位置设有一基架,该基架一端枢接一回转座,另一端枢设有一摇臂,该摇臂有第一支臂部和第二支臂部,其中第一支臂部与回转座相枢接,而第二支臂部则可受负载调整装置的动作而相应改变回转座的偏摆角度,使回转座上磁铁块改变作用于该负载转轮上磁通量大小,其特征在于该负载调整装置至少包括有一弹簧、一钢索、一螺杆及一螺帽,其中弹簧的一端连结于第二支臂部的末端,另一端则往下连结于机架,该螺杆则枢设连结于该机架之上方适当位置,一端嵌套一旋钮,其相对端外螺纹部则与螺帽相螺合;钢索为一有适当长度的线径体,其一端连续于螺帽,另一端往下连结于摇臂的第二支臂部末端而与该弹簧呈相对方向设置;借助该钢索受螺杆导移作用及弹簧的反向拉力作用而得以调整改变第二支臂部的偏摆角度,进而相应改变回转座的偏摆角度,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包括:在健身车的机架上设有一负载转轮,该转轮外周缘有一层金属薄片并在周边适当位置设有一基架,该基架一端枢接一回转座,另一端枢设有一摇臂,该摇臂有第一支臂部和第二支臂部,其中第一支臂部与回转座相枢接,而第二支臂部则可受负载调整装置的动作而相应改变回转座的偏摆角度,使回转座上磁铁块改变作用于该负载转轮上磁通量大小,其特征在于:该负载调整装置至少包括有一弹簧、一钢索、一螺杆及一螺帽,其中弹簧的一端连结于第二支臂部的末端,另一端则往下连结于机架,该螺杆则枢设连结于该机架之上方适当位置,一端嵌套一旋钮,其相对端外螺纹部则与螺帽相螺合;钢索为一有适当长度的线径体,其一端连续于螺帽,另一端往下连结于摇臂的第二支臂部末端而与该弹簧呈相对方向设置;借助该钢索受螺杆导移作用及弹簧的反向拉力作用而得以调整改变第二支臂部的偏摆角度,进而相应改变回转座的偏摆角度,使得改变健身车的磁控阻尼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泉
申请(专利权)人:迪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