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把稳固定位的折叠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9910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折叠车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拉把稳固定位的折叠车,包括前箱板、后箱板以及拉把;前箱板的上端面上设有底座,底座中设有凹腔,拉把的下端形成有嵌入在凹腔中的嵌入段;底座中横向穿设有销轴,销轴穿过拉把的嵌入段;嵌入段的侧壁中设有纵向布置的孔条,销轴穿设在孔条中。通过在拉把的嵌入段中设置孔条,且销轴穿过孔条,驱动拉把朝上移动,以使得拉把的嵌入段脱离底座的侧壁的限制,使得拉把可以上下摆动,当拉把朝下移动后,在底座的侧壁的限制下,拉把保持直立状态,这样,当折叠车处于打开状态时,拉把处于直立状态,且对拉把施加朝下的作用下,利用底座则可以限制拉把的摆动,避免拉把晃动等现象,使得拉把稳固定位,且结构也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车的
,尤其涉及拉把稳固定位的折叠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用于人们代步的交通工具,如汽车等等。为了环保及节约能源,目前,市面上存在各种新能源车,如电动车以及太阳能车等等,而为了适应人们携带方便以及小型化,目前,小型的新能源车的发展也越来越火热。为了携带方便,新能源车可以设置为折叠式的折叠车,包括前箱板以及后箱板,前箱板的内端与后箱板的内端铰接布置,当前箱板与后箱板处于平铺式时,形成平铺底板,这样,电动车则可以行使;当不使用折叠车时,前箱板的下端与后箱板的下端对接,也就是前箱板与后箱板折叠起来,形成折叠箱体。在前箱板上连接有拉把,当折叠车处于打开状态时,拉把朝上摆起,处于直立状态,此时,需要对拉把进行定位,限制拉把朝下摆动;当折叠车处于折叠状态时,此时,拉把朝下摆动,直接靠在前箱板上,使得整个折叠车处于折叠状态。现有技术中,当折叠车在行驶时,拉把处于直立状态,拉把容易晃动,甚至出现朝下摆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拉把稳固定位的折叠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折叠车在行驶时,拉把处于直立状态,拉把容易晃动以及朝下摆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拉把稳固定位的折叠车,包括前箱板、与所述前箱板呈平铺状或对接折叠状的后箱板以及直立在所述前箱板的上端面上且通过摆动折叠在所述前箱板上端面上的拉把,所述前箱板的内端铰接于所述后箱板的内端;所述前箱板的上端面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中设有上端开口的凹腔,所述拉把的下端形成有嵌入在所述凹腔中的嵌入段;所述嵌入段呈空心布置,且所述底座中横向穿设有销轴,所述销轴穿过所述拉把的嵌入段;所述嵌入段的侧壁中设有纵向布置的孔条,所述销轴穿设在所述孔条中。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侧壁包括前部侧壁以及后部侧壁,所述底座的后部侧壁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拉把的嵌入段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孔条包括大孔位以及纵向布置的小孔段,所述大孔位位于所述小孔段的上端,且连通所述小孔段,所述大孔位的直径大于所述小孔段的直径;所述销轴包括两个大轴段以及两个小轴段,所述大轴段与所述销轴段依序错开布置,且所述小轴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底座两个孔条之间的宽度;所述销轴的大轴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孔条的小孔段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孔条的大孔位的直径,所述销轴的小轴段的直径小于所述孔条的小孔段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销轴的端部具有朝外延伸的外延段,所述外延段置于所述底座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销轴的外延段外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抵接在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拉把稳固定位的折叠车,通过在拉把的嵌入段中设置孔条,且销轴穿过孔条,这样,则可以驱动拉把朝上移动,以使得拉把的嵌入段脱离底座的侧壁的限制,使得拉把可以上下摆动,当然,当拉把朝下移动后,在底座的侧壁的限制下,拉把则不可以摆动,保持直立状态,这样,当折叠车处于打开状态时,拉把朝上摆起,处于直立状态,用户则可以扶持着拉把行驶折叠车,且对拉把施加朝下的作用下,利用底座则可以限制拉把的摆动,避免拉把晃动等现象,使得拉把可以稳固定位,且结构也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车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车处于折叠状的剖切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车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拉把稳固定位的折叠车包括前箱板101、后箱板102、底座107以及拉把103,其中,前箱板101的内端与后箱板102的内端铰接,形成铰接端,这样,前箱板101及后箱板102之间则可以以该铰接端摆动;当前箱板101与后箱板102之间处于平铺状时,形成平铺底板,此时,拉把103可以直立在前箱板101上;当前箱板101的下端与后箱板102的下端对接,也就是前箱板101与后箱板102之间呈折叠状,前箱板101与后箱板102之间则形成折叠箱体,此时,拉把103可以折叠在前箱板101的上端面上。底座107则设置在前箱板101上,底座107中具有上端开口的凹腔,拉把103的下端嵌入在该凹腔中,形成嵌入段,该嵌入段呈空心布置,且在底座107中横向穿设有销轴106,该销轴106同时也穿过拉把103的嵌入段,这样,当没有其他限制时,拉把103则可以以该销轴106的摆动中心进行上下摆动,而由于拉把103的嵌入段嵌入在底座107的凹腔中,这样,在底座107的侧壁的限制下,此时,拉把103并不可以摆动。在拉把103的嵌入段的侧壁中,设有纵向布置的孔条,上述的销轴106穿过嵌入段的孔条中,这样,在正常状态下,销轴106穿过在孔条的上部中,且抵接在孔条的上侧壁,这样,在底座107的侧壁的限制下,拉把103不可以进行摆动;当拉把103朝上移动时,此时销轴106则置于孔条的下部,此时,拉把103的嵌入段则已经朝上提起,直至脱离底座107的侧壁对嵌入段的限制,这样,拉把103则可以朝下摆动。上述提供的拉把稳固定位的折叠车,通过在拉把103的嵌入段中设置孔条,且销轴106穿过孔条,这样,则可以驱动拉把103朝上移动,以使得拉把103的嵌入段脱离底座107的侧壁的限制,使得拉把103可以上下摆动,当然,当拉把103朝下移动后,在底座107的侧壁的限制下,拉把103则不可以摆动,保持直立状态,这样,当折叠车处于打开状态时,拉把103朝上摆起,处于直立状态,用户则可以扶持着拉把103行驶折叠车,且对拉把103施加朝下的作用下,利用底座107则可以限制拉把103的摆动,避免拉把103晃动等现象,使得拉把103可以稳固定位,且结构也简单。本实施例中,为了限制拉把103单向朝下摆动,底座107的侧壁包括前部侧壁以及后部侧壁,且后部侧壁上设有缺口,也就是说,前部侧壁的高度高于后部侧壁的高度,且缺口的宽度不小于拉把103的嵌入段的宽度,这样,对于拉把103而言,当其朝上提起时,由于嵌入段未脱离底座107的凹腔,这样,底座107的前部侧壁依旧对拉把103的嵌入段形成限制,限制拉把103朝前摆动,而底座107的后部侧壁上设有缺口,则不会对拉把103的嵌入段形成限制,这样,拉把103则可以沿后朝下摆动。当然,为了限制拉把103随意被朝上提起而摆动,本实施例中,孔条包括大孔位104以及小孔段105,其中,大孔位104位于小孔段105的上方,大孔位104连通小孔段105,且大孔位104的直径大于小孔段105的直径,另外,小孔段105呈纵向布置。销轴106包括两个大轴段以及两个小轴段,且大轴段与小轴段之间依序错开布置,并且,小轴段的长度小于底座107上两个孔条之
间的宽度。上述的销轴106的大轴段的直径大于孔条的小孔段105的直径,且不大于孔条的大孔位104的直径,销轴106的小轴段的直径不大于孔条的小孔段105的直径,这样,当销轴106的大轴段穿设在拉把103的嵌入段的大孔位104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拉把稳固定位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箱板、与所述前箱板呈平铺状或对接折叠状的后箱板以及直立在所述前箱板的上端面上且通过摆动折叠在所述前箱板上端面上的拉把,所述前箱板的内端铰接于所述后箱板的内端;所述前箱板的上端面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中设有上端开口的凹腔,所述拉把的下端形成有嵌入在所述凹腔中的嵌入段;所述嵌入段呈空心布置,且所述底座中横向穿设有销轴,所述销轴穿过所述拉把的嵌入段;所述嵌入段的侧壁中设有纵向布置的孔条,所述销轴穿设在所述孔条中。

【技术特征摘要】
1.拉把稳固定位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箱板、与所述前箱板呈平铺状或对接折叠状的后箱板以及直立在所述前箱板的上端面上且通过摆动折叠在所述前箱板上端面上的拉把,所述前箱板的内端铰接于所述后箱板的内端;所述前箱板的上端面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中设有上端开口的凹腔,所述拉把的下端形成有嵌入在所述凹腔中的嵌入段;所述嵌入段呈空心布置,且所述底座中横向穿设有销轴,所述销轴穿过所述拉把的嵌入段;所述嵌入段的侧壁中设有纵向布置的孔条,所述销轴穿设在所述孔条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把稳固定位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侧壁包括前部侧壁以及后部侧壁,所述底座的后部侧壁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拉把的嵌入段的宽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把稳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浪尖渝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