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闽江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纤维管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9672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管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静电纺丝机参数设置:设置静电纺丝机的高压电源为10~20Kv,设置接收板与喷头的间距为15~20cm;二、纳米纤维包覆芯纱:选取水溶性维纶短纤纱做为芯纱,将芯纱平行设置于静电纺丝机的接收板前20~40mm处,控制静电纺丝机的喷头向外喷射纺丝液,牵引芯纱从接收板的端移动至另一端,使包覆膜在芯纱表面形成连续的长管状膜;三、溶解芯纱:将包覆纱置于80℃~95°的水溶液中进行震荡,使芯纱溶解得到管状纳米纤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纳米纤维管膜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大生产的特点,可制备不同管膜的管径、不同孔隙率的管膜,并且制备的纳米纤维管膜连续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管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常用来制备纳米至微米级的纤维及其制品。高分子纤维及其制品潜在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比如气体、液体或分子过滤材料,人造血管、神经导管、三维支架和人造皮肤等组织工程用材料,伤口辅料、药物缓释等生活用材料,皮肤清洁、皮肤自愈和皮肤护理等面膜材料,防化、防毒等军用材料,热、电、生物及气体等传感器材料,微细电子元件,电磁防护,光敏材料,超级航空航天材料等。现有的纤维管基本采用机织、针织或非织造技术制备,制备的纤维管基本都是比较宏观的尺寸,其尺寸及管膜间隙很难达到纳米或亚微米级别。并且而现有的纤维管膜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昂,并且所生产的纤维管膜的连续性不佳,管径与膜间隙也是固定不可调整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纤维管膜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纳米纤维管膜制备工艺复杂,纤维管膜的连续性不佳,管径与膜间隙也是固定不可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纳米纤维管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静电纺丝机参数设置:设置静电纺丝机的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0~20Kv,设置静电纺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纤维管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静电纺丝机参数设置:设置静电纺丝机的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0~20Kv,设置静电纺丝机的喷头工作方式,设置接收板与喷头的间距为15~20cm;二、纳米纤维包覆芯纱:配制纺丝液;选取水溶性维纶短纤纱做为芯纱,芯纱的纱支80~100英支,将芯纱平行设置于静电纺丝机的接收板前20~40mm处,开始纺丝后,控制静电纺丝机的喷头向外喷射纺丝液,纺丝液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纤维细丝并向接收板运动,在芯纱表面形成包覆膜,牵引芯纱从接收板的端移动至另一端,使包覆膜在芯纱表面形成连续的长管状膜;三、溶解芯纱:将包覆纱置于80℃~95°的水溶液中进行震荡,使芯纱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纤维管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静电纺丝机参数设置:设置静电纺丝机的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0~20Kv,设置静电纺丝机的喷头工作方式,设置接收板与喷头的间距为15~20cm;二、纳米纤维包覆芯纱:配制纺丝液;选取水溶性维纶短纤纱做为芯纱,芯纱的纱支80~100英支,将芯纱平行设置于静电纺丝机的接收板前20~40mm处,开始纺丝后,控制静电纺丝机的喷头向外喷射纺丝液,纺丝液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纤维细丝并向接收板运动,在芯纱表面形成包覆膜,牵引芯纱从接收板的端移动至另一端,使包覆膜在芯纱表面形成连续的长管状膜;三、溶解芯纱:将包覆纱置于80℃~95°的水溶液中进行震荡,使芯纱溶解得到管状纳米纤维膜,之后再用80℃~95°的热水洗涤管状纳米纤维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管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牵引芯纱移动的同时,控制芯纱绕芯纱轴心匀速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管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机的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5Kv,接收板与喷头的间距18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管膜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涛海
申请(专利权)人:闽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