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黔英专利>正文

利用翼的上反角作用的飞去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964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利用翼的上反角作用的飞去来器是一种新型投掷飞行玩具。投出后飞回投掷者头顶上方数米高,缓缓旋转降下。可以在小的空地和室内玩。不用训练投掷技巧就能掌握。飞行速度低,使用安全。结构简单、用料省、材料来源广,适宜低技术劳动力密集型成批生产。(*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是一种投掷飞行玩具飞去来器(BOOMERANG)。传统的飞去来器原是作为一种武器,被澳大利亚土著用于打猎。后来有人也将其用作体育用具,进行投掷比赛。传统的飞去来器重量大,飞行速度高,使用危险性大;需要较长时间训练才能掌握投掷技巧;投掷所需场地大,所以不能作为玩具来普及。另外,传统飞去来器的翼形曲线精度要求也较高,不利于成批生产。本技术利用了与传统飞去来器不同的气动原理,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性能满足玩具要求的飞去来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简单的结构,达到使用方便有效,利于低技术成批生产的目的。本技术的结构为,轻质的翼片带有上反角,如附图1。翼片上反的位置可在翼展方向任何长度上。飞行中的偏转力由上反角的作用产生,因此翼形可以是平板形的,完全不用传统飞去来器所必须的平凸或凹凸翼形。与传统的飞去来器相比,本技术的性能做到了飞行速度低,使用安全;回转距离短,可以在小的空地和室内玩,空气动力稳定,无论投掷轻重。投出的角度和转速如何,均能飞回投掷者头顶;飞回来时也不是象传统飞去来器那样对着投掷者撞回,须十分小心以免被打着,而是飞回投掷者头顶上方数米高,缓缓旋转下降,可以从容不迫地接住。本技术结构简单,不用弯曲的翼形,降低了制造的技术要求,生产率和产品成品率都可提高。另外还有用料省,材料来源广的优点,因此可以做到生产上马快,固定投资小,适宜劳动力密集型生产。附图2、附图3是本技术的另两个实例。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去来器,它包括翼片和连接翼片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翼片带有上反角,翼形是平板形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飞去来器,它包括翼片和连接翼片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翼片带有上反角,翼形是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黔英
申请(专利权)人:武黔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