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娟白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884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4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紫娟白茶加工工艺,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所述的紫娟白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采摘;2)萎凋;3)轻微包揉;4)轻微发酵;5)烘干;6)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的白茶加工工艺上进行改进,促进了原本不溶于水的物质开始转化为简单的水溶性物质,从而使单糖、水溶性果胶、氨基酸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利于有机物和芳香物质的形成,在萎凋过程中添加脂肪酶,使得酶促反应更加完全,茶氨酸、芳香物质等的合成量增加,并且由于萎凋过程中茶氨酸含量的增加,使得轻微包揉和轻微发酵过程中,茶氨酸、茶多酚和花青素的含量配比更加合理,紫娟白茶的苦涩味降低,茶汤鲜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紫娟白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紫娟”是于1985年在云南大叶群体品种中发现的植株,其嫩梢的芽、叶、茎均为紫色,绿茶干茶色泽紫黑色、汤色紫色,从1986年开始利用其作为基础材料采用单株选种法经多代培育而成。“紫娟”植株较高大,小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树姿半开展,分枝部位较高,分枝密度中等,叶色绿,叶形柳叶形,嫩梢的芽、叶、茎都为紫色,芽叶较肥壮,茸毛多,育芽力强,发芽密度中等,一芽三叶百芽重为115g;持嫩性强。与近似品种“观音山红叶茶”相比,“紫娟”的特异性表现在于:“紫娟”叶形柳叶形,“观音山红叶茶”叶形椭圆形;紫娟嫩梢的芽、叶、茎都为紫色,“观音山红叶茶”嫩梢的芽为绿色、嫩叶、嫩茎为紫红色;“紫娟”的叶片呈上斜状着生,“观音山红叶茶”的叶片呈下垂着生;“紫娟”绿茶香气具有特殊的带有中药味的香气(此种香型在绿茶中未知),“观音山红叶茶”绿茶香气正常。“紫娟”适宜海拔1000-2000m,年平均温度15℃,在绝对最低温度-5℃以上的适种云南大叶茶的地区种植。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在4.5-5.5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娟白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娟白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采摘: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的紫娟鲜叶;萎凋:采摘的鲜叶进萎凋室后,摊放在直径为1m的水筛上,萎凋采用自然萎凋结合日晒萎凋的复式萎凋方式,至失水60%‑70%时,进行第一次并筛,至失水80%时,进行第二次并筛;3)轻微包揉:将萎凋后的紫娟白茶放入纱布中,在包揉机中进行包揉;4)轻微发酵:将包揉后的紫娟白茶进行渥堆发酵,发酵时间为18‑20h;5)烘干:通过输送机将萎凋后的紫娟叶输入烘干机内进行两段式烘干,首先初烘10min,温度为100‑120℃,摊凉15min后进行复烘,温度为80‑90℃,至紫娟白茶的含水量低于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娟白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娟白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采摘: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的紫娟鲜叶;萎凋:采摘的鲜叶进萎凋室后,摊放在直径为1m的水筛上,萎凋采用自然萎凋结合日晒萎凋的复式萎凋方式,至失水60%-70%时,进行第一次并筛,至失水80%时,进行第二次并筛;3)轻微包揉:将萎凋后的紫娟白茶放入纱布中,在包揉机中进行包揉;4)轻微发酵:将包揉后的紫娟白茶进行渥堆发酵,发酵时间为18-20h;5)烘干:通过输送机将萎凋后的紫娟叶输入烘干机内进行两段式烘干,首先初烘10min,温度为100-120℃,摊凉15min后进行复烘,温度为80-90℃,至紫娟白茶的含水量低于10%,制得成品茶;6)包装:将成品茶进行密封装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娟白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岗张艳梅浦绍柳夏锐李丽江毕晓清陈剑锋曾铁桥
申请(专利权)人:勐海县云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