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性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802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挠性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可挠性面板以及一辅助层。可挠性面板具有多个操作部且每两个操作部之间可设置一预定弯折部。辅助层可配置于可挠性面板表面,且至少位于预定弯折部上,其中可挠性面板的预定弯折部可处于一第一弯折状态时,辅助层接触预定弯折部,辅助层的曲率半径大于预定弯折部的曲率半径,且可挠性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压应力区以及一第一张应力区,第一压应力区的范围大于第一张应力区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挠性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商品的蓬勃发展,固定、刚硬的产品已经无法符合消费市场的需求。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突破,可挠性材料不断被开发出来并且成功的导入商品中。可挠性电子装置中的构件与膜层仍有一定的硬脆性质,这使得可挠性电子装置的挠折性质受到局限。举例来说,这些构件或是膜层可能在可挠性电子装置被弯折时,因承受应力过大而损坏。因此,可挠性商品仍旧存在许多待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挠性电子装置,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挠性电子装置,包括一可挠性面板以及一辅助层。可挠性面板具有多个操作部且每两个操作部之间设置一预定弯折部。辅助层配置于可挠性面板表面,且至少位于预定弯折部上,其中可挠性面板的预定弯折部处于一第一弯折状态时,辅助层接触预定弯折部,辅助层的曲率半径大于预定弯折部的曲率半径,且可挠性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压应力区以及一第一张应力区,第一压应力区的范围大于第一张应力区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挠性电子装置,包括一可挠性面板以及一辅助层。可挠性面板具有多个操作部且每两个操作部之间设置一预定弯折部。辅助层配置于可挠性面板表面,且至少位于预定弯折部上,其中可挠性面板的预定弯折部处于一第一弯折状态时,辅助层接触预定弯折部,辅助层的曲率半径大于预定弯折部的曲率半径,其中可挠性面板的预定弯折部处于一第二弯折状态时,辅助层不接触预定弯折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在可挠性面板的预定弯折部上设置辅
助层,则可挠性电子装置处于弯折状态下,容易受到弯折应力而损坏的构件或膜层大致上可以落在压应力区或是落在中心轴(中性面)附近。如此一来,可挠性电子装置不容易因为使用过程的弯折而损坏,由此延长使用寿命。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挠性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处于第一弯折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C为图1A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处于第二弯折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D至图1G为可挠性电子装置中辅助层与预定弯折部如图1B般接触与如图1C般不接触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H为图1A的可挠性电子装置中辅助层配置于可挠性面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挠性面板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可挠性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处于第一弯折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C为图3A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处于第二弯折状态下的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可挠性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处于第一弯折状态下的示意图;图4C为图4A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处于第二弯折状态下的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可挠性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B为图5A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处于第一弯折状态下的示意图;图5C为图5A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处于第二弯折状态下的示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可挠性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6B与图6C为图6A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处于不同弯折状态的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可挠性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7B与图7C为图7A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处于不同弯折状态的示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可挠性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8B为图8A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处于弯折状态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承载基板20:驱动元件层30:显示介质层40:封装层50、AD、AD1、AD2:黏着层60:触控元件层100、100A、200、300、400、500、600、700:可挠性电子装置110、510:可挠性面板110A、110B、510A、510B:表面112、512、512A、512B、512C:操作部114、514、514A、514B:预定弯折部116:第一静电元件120、220、520、720:辅助层122:第二静电元件320、420、620:第一辅助层330、430、630:第二辅助层C、C’:压应力区N、N’、N1、N2:中性轴T、T’:张应力区具体实施方式图1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挠性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处于第一弯折状态下的示意图,而图1C为图1A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处于第二弯折状态下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A,可挠性电子装置100包括一可挠性面板110与一辅助层120。可挠性面板110具有多个操作部112且每两个操作部112之间设置一预定弯折部114。另外,操作部112可以视为整个装置中用来提供显示、触控操作、感应等功能的主要部分,而预定弯折部114让使用者在使用可挠性电子装置100时可以沿着预定弯折部114来弯折整个装置。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排除预定弯折部114也具有显示、触控操作、感应等功能。当预定弯折部114处于弯折状态时,预定弯折部114中的构件与膜层将
会受到对应于弯折状态所产生的应力。这些构件本身性质相对硬脆时,就可能受到损坏。例如在张应力下,构件受损坏的可能性大,这将使得可挠性电子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受到局限。因此,本实施例在可挠性面板110的表面110A与表面110B的其中一者上设置辅助层120,且辅助层120至少位于预定弯折部114上,由此降低弯折应力导致构件受到损坏的可能性。本实施例是以辅助层120配置于表面110A为例来进行说明。可挠性电子装置100至少可以依照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弯折。请参照图1A与图1B,在第一弯折状态下,如图1B所示,预定弯折部114被弯折而使辅助层120位于外侧。此时,辅助层120会接触预定弯折部114。在此,所谓的外侧,例如是指处于弯折状态下,曲率半径较大的一侧。以图1B而言,可挠性面板110的表面110A所在一侧即为外侧,表面110B所在一侧即为内侧。在此弯折状态下,可挠性电子装置100可依据受到的应力状态而划分出一张应力区T以及一压应力区C,其中辅助层120接触于预定弯折部114且位于张应力区T中。在本实施例中,图1B的弯折状态下,压应力区C的范围可大于张应力区T的范围。在此弯折状态下,反映出应力平衡的中性轴N距离表面110A较近而距离表面110B较远。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张应力区T、压应力区C以及中性轴N是依据应力量测结果或通过模拟计算已知的元件结构与材料而得出的,而中性轴N即是压应力区C与张应力区T在剖面中的交界。以整个装置来看时压应力区C与张应力区T的交界将构成中性面。在本实施例中,辅助层120例如是通过黏着层或是黏着材料贴附于操作部112上,在辅助层120与预定弯折部114之间可以没有设置黏着层或是黏着材料。因此,在另一弯折状态,如图1C所示,预定弯折部114被弯折而辅助层120位于内侧时,辅助层120不会接触预定弯折部114。在图1C的弯折状态下,辅助层120被两个操作部112与预定弯折部114所包围。张应力区T邻近于表面110B而使得辅助层120较为接近压应力区C而较为远离张应力区T。此时,为了不增加张应力区T的范围,辅助层120可不接触于预定弯折部114,由此避免元件在弯折过程中的损坏。由图1B与图1C所示,辅助层120接触预定弯折部114时可使得中性轴N较辅助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性电子装置,包括:可挠性面板,具有多个操作部且每两个操作部之间设置预定弯折部;以及辅助层,配置于该可挠性面板表面,且至少位于该预定弯折部上,其中该可挠性面板的该预定弯折部处于第一弯折状态时,该辅助层接触该预定弯折部,而该辅助层的曲率半径大于该预定弯折部的曲率半径,并且该可挠性电子装置具有第一压应力区以及第一张应力区,该第一压应力区的范围大于该第一张应力区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1.19 TW 1031400531.一种可挠性电子装置,包括:可挠性面板,具有多个操作部且每两个操作部之间设置预定弯折部;以及辅助层,配置于该可挠性面板表面,且至少位于该预定弯折部上,其中该可挠性面板的该预定弯折部处于第一弯折状态时,该辅助层接触该预定弯折部,而该辅助层的曲率半径大于该预定弯折部的曲率半径,并且该可挠性电子装置具有第一压应力区以及第一张应力区,该第一压应力区的范围大于该第一张应力区的范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其中该可挠性面板包括至少一个由脆性材料制作的脆性材料层,且由脆性材料制作的该脆性材料层位于该第一压应力区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其中该脆性材料的杨氏系数大于50GPa。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其中该辅助层位于该第一张应力区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其中该预定弯折部处于第二弯折状态时,该辅助层不接触该预定弯折部,且该辅助层被该两个操作部与该预定弯折部所包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其中在该第二弯折状态下,该第一压应力区位于该第一张应力区与该辅助层之间,且该第一压应力区的范围大于该第一张应力区的范围。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其中该可挠性面板具有第一静电元件,设置于该预定弯折部中,该辅助层具有第二静电元件,并且在该第一弯折状态下,该第一静电元件与该第二静电元件彼此相吸,而在该第二弯折状态下,该第一静电元件与该第二静电元件彼此相斥。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其中部分该辅助层通过黏着层固定于该些操作部上。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其中该辅助层覆盖该两操作部。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其中该操作部的数量至少为三,包括第一操作部、第二操作部以及第三操作部,该预定弯折部的数量至少为二,包括第一预定弯折部与第二预定弯折部,且该第一预定弯折部位于该第一操作部与该第二操作部之间,而该第二预定弯折部位于该第二操作部与该第三操作部之间。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预定弯折部处于该第一弯折状态,而该辅助层接触该第一预定弯折部;并且该第二预定弯折部处于一第二弯折状态,而该辅助层不接触该第二预定弯折部。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其中该辅助层由该第一预定弯折部上延伸至该第二预定弯折部上。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挠性电子装置,其中该辅助层包括设置于该第一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政哲蔡镇竹蔡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