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车踏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464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健身车踏板装置,是于一车架前段设有一立杆及一传动轮,且于车架末段延设有一导槽,而该传动轮是于轮轴两侧分别套设有一连杆,供一组踏板设置其上,该立杆底部设的摆臂末端与连杆枢结固定,于该连杆顶部设有一定位座,该踏板底部设有穿枢于定位座的轴杆,该轴杆外侧延伸一摆臂连杆,该摆臂连杆与该摆臂底端枢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运动者踩踏顺畅且施力均衡而不会产生浮踩现象。(*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健身车,特别是指一种健身车踏板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以以往健身车1为例,其主要是于一车架2前段设有一立杆3,供一扶手杆4架设,及于前段枢设有一传动轮5,且于车架2末段延设有二导轨6,而该传动轮5是于轮轴501两侧分别套设有一连杆7,供与一踏板轴8一端枢结,使另端滑行于导轨6顶面,且该踏板轴8是分别于顶面固设有一踏板9,如此,使用的人只须站立于踏板轴8的踏板9顶面,分别施予踏板轴8一向上、向下的滑移力,即能借由传动轮5的传动,驱使踏板轴8随连杆7依循一椭圆轨迹运动,并于导轨6顶面滑行,达到强健腿部肌肉的目的,上述构造虽能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然其却于实际使用时,仍存有以下不够理想的缺失极待解决由于该踏板9是以固定的方式,定位在踏板轴8顶面,因此,该踏板9在角度无法改变,而踏板轴8又依循一椭圆轨迹运动的情形下,使用的人的脚部势必要随踏板轴8行进至上、下死点时,将脚跟(如图1的箭头I所示)提起以配合椭圆轨迹,但此举极易在运动的过程中,因脚跟的浮踩而有拉扯脚筋的状况发生,使双脚在易感疲乏的情形下,无法负荷长时间的运动,且在运动上也为不顺畅,而不符合使用需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踩踏顺畅且施力均衡而不会产生浮踩现象的健身车踏板装置。依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健身车踏板装置,是于一车架前段设有一立杆及一传动轮,且于车架末段延设有一导槽,而该传动轮是于轮轴两侧分别套设有一连杆,供一组踏板设置其上,该立杆底部向下延伸有一摆臂,借该摆臂末端与连杆枢结固定,其特征在于于该连杆中段处顶部设有一定位座,该定位座上则设有一轴孔;该踏板底部横向固设有一轴杆,该轴杆外侧则朝前侧纵向一体延伸有一摆臂连杆,该摆臂连杆与该摆臂底端枢接,而该轴杆内端则穿枢于定位座的轴孔,使该踏板与连杆形成枢结。这样,只须踩压踏板,即能使踏板随连杆及摆臂导移,而依循一椭圆轨迹运动。所述的健身车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座上可横向设有一轴套,轴套中心设有该轴孔。所述的健身车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杆末端枢固于该车架末端的导槽中。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健身车踏板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所示是以往健身车的组合侧视图。图2所示是本技术一较隹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所示是本技术一较隹实施例特征部份的组合立体图。图4所示是本技术一较隹实施例特征部份的立体分解图。图5所示是本技术一较隹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所示是本技术一较隹实施例的侧视动作图。如图2、3、6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健身车踏板装置”,主要是于一健身车车架10前段设有一立杆11及一传动轮12,且于车架10末段延设有一组导槽13,如图6所示,而该传动轮12是于轮轴121两侧分别套设有一连杆14,供一组踏板15设置其上,该立杆11底部为一摆臂111,借该摆臂111末端与连杆14枢结固定,如此,只须踩压踏板15,即能使踏板15随连杆14及摆臂111导移,而依循一椭圆轨迹运动,至于本技术的特征部份是在于如图4、5所示,该连杆14是于中段处顶部设有一定位座141,该定位座141上是横向设有一轴套142,该轴套142中央则设有一轴孔143。该踏板15为一概呈矩形的板体,顶部设有数止滑凸纹151,其底部横向固设有一轴杆152,该轴杆152外侧是朝前侧纵向一体延伸有一摆臂连杆153,使摆臂连杆153与摆臂111底端枢接,且该摆臂连杆153与连杆14是位于同一轴向,而该轴杆152内端则穿枢于该定位座141其轴套142的轴孔143中,并借一螺栓154及数垫片155枢结,使该踏板15与连杆14形成枢结状态。如图2、3、6所示,关于本技术特征部份的组装使用情形,由于该传动轮12是借轮轴121及一组曲柄122与连杆14形成连动,而该连杆14末端是枢固于导槽13中,使连杆14可随曲柄122的枢动而作一椭圆轨迹运动,又该连杆14以定位座141为支点,如图5所示,借与该摆臂111枢接且与踏板15形成固接状态的轴杆152,如图6所示,使该摆臂111与连杆14形成相对做一椭圆轨迹运动而前、后俯仰浮动时,运动的人脚部仍可平稳踩放在踏板15,而不使脚跟产生浮踩现象。如图6所示,借此,运动的人只须轻松的将双脚踩踏在该组踏板15顶部,双手扶握在摆臂111顶段的一组把手杆112上,手部是以一前一后、脚部以向上、向下的作动力,即能透过传动轮12的传动及曲柄122的转动,驱使踏板15随同连杆14依循一椭圆轨迹运动,并以导槽13为支点的连杆14前段作适度的摆幅(当连杆14作椭圆轨迹运动时,由于该踏板15底部的轴杆152是与定位座141的轴套142枢结,所以运动中的踏板15则会随其椭圆轨迹而作微幅的摆幅转动),而当踏板15受传动轮12传动时,与踏板15固接的摆臂连杆153,将随着踏板15的前后位移而推动摆臂111,促使握持在把手杆112的双手随着双脚而作同步的运动,如此,即可达到全身运动的效果。再将本技术“健身车踏板装置”可获致的功效综合归纳如下由于本技术该踏板15主要是借与摆臂连杆153形成固接状态,使于接受传动时,不但仍能获致椭圆轨迹的运动效用,加上该踏板15再与连杆14形成枢结的状态,使得该连杆14做椭圆轨迹运动时,该踏板15则可随其摆幅而作微幅的枢转,如此,当运动的人的脚部踩踏在踏板15运动时,将可吸收椭圆轨迹摆动的幅度,使于踩踏时脚跟不会因施力作用而产生浮踩的现象,因此,在长时间的运动下,运动的人将可避免脚筋受拉扯而易感疲乏的情形,所以,本技术该踏板15的设计,可提供一踩踏较为顺畅且可有效避免运动伤害的产生,使较符合使用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健身车踏板装置,是于一车架前段设有一立杆及一传动轮,且于车架末段延设有一导槽,而该传动轮是于轮轴两侧分别套设有一连杆,供一组踏板设置其上,该立杆底部向下延伸有一摆臂,借该摆臂末端与连杆枢结固定,其特征在于于该连杆中段处顶部设有一定位座,该定位座上则设有一轴孔;该踏板底部横向固设有一轴杆,该轴杆外侧则朝前侧纵向一体延伸有一摆臂连杆,该摆臂连杆与该摆臂底端枢接,而该轴杆内端则穿枢于定位座的轴孔,使该踏板与连杆形成枢结。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车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座上是横向设有一轴套,轴套中心设有该轴孔。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车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杆末端枢固于该车架末端的导槽中。专利摘要一种健身车踏板装置,是于一车架前段设有一立杆及一传动轮,且于车架末段延设有一导槽,而该传动轮是于轮轴两侧分别套设有一连杆,供一组踏板设置其上,该立杆底部设的摆臂末端与连杆枢结固定,于该连杆顶部设有一定位座,该踏板底部设有穿枢于定位座的轴杆,该轴杆外侧延伸一摆臂连杆,该摆臂连杆与该摆臂底端枢接。本技术可使运动者踩踏顺畅且施力均衡而不会产生浮踩现象。文档编号A63B22/04GK2461597SQ01200740公开日2001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罗崑泉 申请人:乔山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身车踏板装置,是于一车架前段设有一立杆及一传动轮,且于车架末段延设有一导槽,而该传动轮是于轮轴两侧分别套设有一连杆,供一组踏板设置其上,该立杆底部向下延伸有一摆臂,借该摆臂末端与连杆枢结固定,其特征在于:于该连杆中段处顶部设有一定 位座,该定位座上则设有一轴孔;该踏板底部横向固设有一轴杆,该轴杆外侧则朝前侧纵向一体延伸有一摆臂连杆,该摆臂连杆与该摆臂底端枢接,而该轴杆内端则穿枢于定位座的轴孔,使该踏板与连杆形成枢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崑泉
申请(专利权)人:乔山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