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折叠功能的跑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9759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跑步机,包含有一支撑装置、一跑步台、及一升降装置,该支撑装置具有二支撑座,及一连结左、右支撑座的连接杆,另于连接杆两侧分别设有一向前方倾斜的副支撑杆,而该跑步台是以左、右侧框前端与副支撑杆向前斜伸的一端枢结,且该升降装置是连结连接杆与跑步台前侧框。藉此,该跑步台透过升降装置与支撑装置间形成一支撑力量,或以升降装置驱动跑步台向上扬升,一并向下压副支撑杆的滚轮接触地面,与两支撑座形成四点共面的稳固支撑面。(*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跑步机,特别是指一种可收折且构造简单的具有折叠功能的跑步机。参阅附图说明图1、图2,以美国专利第5674453号的跑步机为例,主要包含有一支撑装置1、一跑步台2及一扬升装置(图未示)。该支撑装置1具有一概呈II型的基座101及一自该基座101向上延伸的倒U型直立架102,而该跑步台2依使用者的方向而定包含有一前侧框201、一后侧框202、一左侧框203、一右侧框204及一置于该左侧框203和右侧框204间的环带205,并以左、右侧框203、204与支撑装置I的直立架102枢结,且该扬升装置是连结该支撑装置1与该跑步台2之间,可为多种实施样态,例如压缸与活塞杆的推伸方式,或马达与伸缩套杆的推伸方式。藉此,跑步台2在使用状态时,是自前端朝向后端平躺于地面,可供使用者于环带205上动作,且使用者能以扬升装置驱动该跑步台2,使跑步台2以左、右侧框203、204与直立架102的轴枢线向上扬升,形成一自前端朝后端向上倾斜的收折状态。惟,上述构造虽能达到收折的目的,然,其却于结构设计上仍存有以下缺失而亟待解决由于该跑步台2在使用状态时或收折状态时,都必须藉由与支撑装置1的连结及支撑,因此,该支撑结构1在考量结构稳定度的情形下,只好采用基座101及直立架102等厚重、复杂的结构,致使整体的重量及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且收折时只能选择向上扬升跑步台2的方式,所以只能以垂立的单一方式收藏,而不具有水平收放的功能,仍不能符合一般居家在空间需求上的多样化选择。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兼具水平或垂立的收放选择、且构造简单能大幅缩减整体重量的具有折叠功能的跑步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装置,具有二置放于一支撑面的左、右支撑座、一连结左、右支撑座的连接杆、及二分别贴近于该二支撑座且向前并向上倾斜的副支撑杆,每一副支撑杆一端套枢于前述连接杆靠近支撑座的一端部,形成第一枢转点,另一端则向跑步机前方向上斜伸,使副支撑杆在跑步机的使用状态下不与支撑面接触;一跑步台,具有一左侧框、一右侧框、一前侧框及一后侧框,该跑步台是以左、右侧框与副支撑杆向前斜伸的一端枢结,形成第二枢转点,及以后侧框置于支撑面;一升降装置,连结前述连接杆与跑步台前侧框,使跑步台与支撑装置形成另一支撑力量,位于可供使用者于环带上动作的第一位置,或以升降装置驱动跑步台以第一、第二枢转点向上扬升,一并向下压降副支撑杆的滚轮接触支撑面,与两支撑座形成四点共面的稳固支撑面,使跑步台形成一自前端朝后端向上倾斜的第二位置。所述的具有折叠功能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装置具有一套管、一伸缩杆及一马达,而该套管的一端是与连接杆套合,可供伸缩杆穿套,且该马达是固定在跑步台前侧框,可驱动伸缩杆在套管内位移。所述的具有折叠功能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更具有一贴近该副支撑杆且向前并向上倾斜的定位架,该定位架一端套枢于前述接接杆靠近支撑座的端部,另一端则向跑步机前方斜伸,并凹设有一卡槽,可与穿设在跑步台前端一侧的一定位件卡固,使跑步台获得定位。所述的具有折叠功能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该跑步机更具有一呈型的仪表板架,而该仪表板架是以二侧杆近末端处枢接于跑步台左、右侧框前端,形成第三枢转点,使仪表板架能与跑步台形成一接近垂立的角度固定,或以第三枢转点向跑步台弯折至与跑步台平行的位置固定。所述的具有折叠功能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该副支撑杆向前并向上倾斜的另一端设有一滚轮。本技术的具有折叠功能的跑步机,包含有一支撑装置、一跑步台、及一升降装置。该支撑装置具有二置放于一支撑面的左、右支撑座,及一连结左、右支撑座的连接杆,另于左、右两侧分别有一向前方倾斜的副支撑杆,使副支撑杆在跑步机的使用状态下不与支撑面接触。而该跑步台是以左、右侧框与副支撑杆向前斜伸的一端枢结,且升降装置是连结前述连接杆与跑步台前侧框。藉此,该跑步台并未直接连接于支撑座,而是透过升降装置与支撑装置间形成另一支撑力量,位于使用状态的第一位置,或以升降装置驱动跑步台向上扬升,一并向下压降副支撑杆的滚轮接触地面,与两支撑座形成四点共面的稳固支撑面,使跑步台形成一自前端朝后端向上倾斜及位于收折状态的第二位置。下面通过最隹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具有折叠功能的跑步机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美国专利第5674453号案一跑步机的立体图,说明跑步台位于一使用状态。图2是美国专利第5674453号案的立体图,说明该跑步台位于一收折状态。图3是一侧视图,说明本技术的跑步机的一较隹实施例在一使用状态下的整体外观。图4是该较隹实施例部份立体分解图,说明一支撑装置、一跑步台与一升降装置的连结关系。图5是该较隹实施例的侧视图,说明一仪表板架向下折收后与跑步台叠合,使整体形成水平状态。图6是该较隹实施例的侧视图,说明该跑步台在向上折收的过程中先压降一副支撑杆。及图7是该较隹实施例的侧视图,说明该跑步台向上折收后与仪表板架叠合,使整体形成一垂立状态。参阅图3、图4,本技术的具有折叠功能的跑步机的一第一较隹实施例是包含一支撑装置10、一跑步台20、一升降装置30及一仪表板架40,而以下所述的方向是以使用者站在跑步台20上的方向为准。该支撑装置10具有二置放于一支撑面的左、右支撑座11、一连结左、右支撑座11的连接杆12、二分别贴近于该二支撑座11且向前并向上倾斜的副支撑杆13,及一贴近该副支撑杆13且向前并向上倾斜的定位架14。每一副支撑杆13一端131套枢于前述连接杆12靠近支撑座11的一端部,形成第一枢转点I,另一端132则向跑步机前方向上斜伸,并设有一滚轮133。该定位架14一端141也套枢于该连接杆12靠近支撑座11的端部,另一端142则以一更大的上扬角度向跑步机前方斜伸,并凹设有一卡槽143。该跑步台20,具有一左侧框21、一右侧框22、一前侧框23及一后侧框24。该跑步台20是以左、右侧框21、22与副支撑杆13向前斜伸的一端枢结,形成第二枢转点II,及以后侧框24立置于支撑面,使跑步台20可供使用者于其上动作。该跑步台20更具有二立板211、221分别固设于左、右侧框21、22的一前端侧,且该立板211上另外穿设有一可伸缩的定位销25,可供定位架14靠置在定位销25上。该升降装置30,是连结前述连接杆12与跑步台20前侧框23,使跑步台与支撑装置10形成另一支撑力量,其具有一套管31、一伸缩杆32及一马达33。该套管31是以末端的一横向管311与连接杆12套合,及可供伸缩杆32穿套,且该马达33是利用一固定架331固定在跑步台20前侧框23中间处,可驱动伸缩杆32在套管31内上、下位移。该仪表板架40,是概呈U型而具有二侧杆41,该等侧杆41末端分别穿置在左、右侧框21、22的立板211、221间,及与立板211、221枢结,形成第三枢转点III,另于每一侧杆41边侧具有二定位孔411、412,可供定位销25插合定位。上述是本技术较隹实施例构造、特征及位置的说明,至于本技术跑步机的使用情形,参阅图5,当使用者欲选择以水平状态折收跑步机时,只须向外拉移定位销25脱离仪表板架40的定位孔411,就能使仪表板架40以第三枢转点I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支撑装置,具有二置放于一支撑面的左、右支撑座、一连结左、右支撑座的连接杆、及二分别贴近于该二支撑座且向前并向上倾斜的副支撑杆,每一副支撑杆一端套枢于前述连接杆靠近支撑座的一端部,形成第一枢转 点,另一端则向跑步机前方向上斜伸;一跑步台,具有一左侧框、一右侧框、一前侧框及一后侧框,该跑步台是以左、右侧框与副支撑杆向前斜伸的一端枢结,形成第二枢转点,及以后侧框置于支撑面;一升降装置,连结前述连接杆与跑步台前侧框并支撑跑步台, 使跑步台形成一自前端朝后端向上倾斜的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崑泉
申请(专利权)人:乔山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