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窑的温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43564 阅读:5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窑的温控结构,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的燃烧腔的底部埋设有供冷水循环流过的盘管。对于稻壳灰的燃烧来说,为了保证燃烧所得的二氧化硅满足下游市场的使用要求,优选稻壳灰的燃烧温度是控制在150‑165℃之间,因此通过盘管的布置,这样当炉窑内物料的燃烧温度超出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时,可以通过向盘管内通循环冷水,以快速调节稻壳灰的燃烧温度,进而保证物料的燃烧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机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燃烧生物质的炉窑的温控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是产稻大国,也是稻壳产出大国,每年有4000万吨稻壳堆积在农村。近几年各地都在积极应对稻壳堆积产生的环境问题,许多企业开始用稻壳制取燃气或者作为锅炉燃料。但是,稻壳燃烧后产生的稻壳灰对环境的影响比稻壳更严重,其需要占用土地堆放,在堆放过程中烟尘四起,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很大。经检测分析表明,稻壳灰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碳和二氧化硅,为此,有些企业是将集中产出的稻壳灰输送至炉窑中再次燃烧得到活性二氧化硅,以作为生产高附加值硅化合物的原料。但是,对于稻壳灰的燃烧来说,炉窑的温控结构,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的燃烧腔的底部埋设有供冷水循环流过的盘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当炉窑内物料的燃烧温度超出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时,可以通过向盘管内通循环冷水,以快速调节稻壳灰的燃烧温度,进而保证物料的燃烧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性高,不仅要严格控制炉窑内的燃烧温度,而且要保证炉窑内的燃烧温度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控制物料燃烧温度的炉窑温控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炉窑的温控结构,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的燃烧腔的底部埋设有供冷水循环流过的盘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当炉窑内物料的燃烧温度超出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时,可以通过向盘管内通循环冷水,以快速调节稻壳灰的燃烧温度,进而保证物料的燃烧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示意图;图3是图1的B-B向示意图;图4是盘管的单层管道的结构分布图;图5是图1的I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炉窑的温控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炉体10,炉体10的燃烧腔11的底部埋设有供冷水循环流过的盘管16。这样当炉窑内物料的燃烧温度超出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时,可以通过向盘管16内通循环冷水,以快速调节稻壳灰的燃烧温度,进而保证物料的燃烧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性高。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如图1-5所示,炉体10的炉腔分为上、下布置的燃烧腔11和进风腔12,位于进风腔12的炉体10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4,分隔燃烧腔11和进风腔12的隔层靠近炉底、且供风间隙通过,所述盘管16紧靠隔层的外底面布置。使用时,通过进风口14向各相邻两挡风墙13之间的进风腔12区域通风,从而使得进风腔12整体上均匀分布有风,确保了经隔层进入到燃烧腔11内的风均匀分散,进而提高物料的燃烧温度的均匀性,当燃烧温度超多规定范围时,向隔层的外底面布置的盘管16内通冷水即可调节燃烧温度,快捷方便。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所述进风腔12内周向间隔设置有挡风墙13,相邻两挡风墙13之间的炉体10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4。 优选的,挡风墙13的一侧墙边与炉体10的内壁相贴靠,挡风墙13的另一侧墙边向靠近进风腔12的中心处逐渐延伸,这样使得相邻两挡风墙13之间的进风腔12区域中的风整体上向上流动,保证其相应地燃烧腔11区域有风流入。具体的,如图1-3所示,炉体10的外部设置有风管20,风管20的进、出风端口21、22分别连接风源和炉体10上的进风口14,且风管20靠近其出风端口22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30以控制进风管20的通风、闭风动作,这样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阀30的通断动作,进而调整燃烧腔11内各区域的物料燃烧情况。优选的,风管20的出风端口22处的正上方均设置有热电偶40,热电偶40的温感端自炉体10的侧壁置入燃烧腔11和进风腔12的隔层内热电偶40的温感端置入隔层内,这样既能起到保护热电偶40的作用,又能对相邻两挡风墙13之间的进风腔12区域上方相应的隔层温度进行检测,该区域温度实际上可以间接表明对应的燃烧腔11区域的燃烧温度,因此根据各热电偶40的感应温度可以适当调节对应的进风腔12区域的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物料的燃烧温度的均匀性。具体的,所述炉体10的整体轮廓呈圆筒状。分隔燃烧腔11和进风腔12的隔层包括砖层15,砖层15由两层方砖堆砌构成、且相邻的方砖之间间隙布置,以保证将燃烧腔11和进风腔12分隔开来的同时,能够对燃烧室11中的物料起到支撑作用,当然,如前所述,为了保证进风腔12内的风能够流入燃烧腔11内,所述砖层15必须可供风间隙通过。进一步的,如图1-5所示,所述砖层15堆砌在盘管16的盘面上,盘管16通过挡风墙13的墙顶支撑、且盘管16的盘面大小与进风腔12的径向截面相吻合。实际上,盘管16的上下两层管道的管芯方向垂直,而为了便于观察,图4中只示出单层盘管16的管道结构,我们可以理解为将图 4中所示的管道水平旋转90度即为另外一层管道的布置状态。另外,通过耐火砖层17的布置可以起到保护盘管16的作用,而填设碎砖层18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砖层15的水平堆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炉窑的温控结构,包括炉体(10),其特征在于:炉体(10)的燃烧腔(11)的底部埋设有供冷水循环流过的、用于调节燃烧温度的盘管(16);炉体(10)的炉腔分为上、下布置的燃烧腔(11)和进风腔(12),位于进风腔(12)的炉体(10)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4),分隔燃烧腔(11)和进风腔(12)的隔层靠近炉底、且供风间隙通过,所述盘管(16)紧靠隔层的外底面布置;所述进风腔(12)内周向间隔设置有挡风墙(13),相邻两挡风墙(13)之间的炉体(10)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4);挡风墙(13)的一侧墙边与炉体(10)的内壁相贴靠,挡风墙(13)的另一侧墙边向靠近进风腔(12)的中心处逐渐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窑的温控结构,包括炉体(10),其特征在于:炉体(10)的燃烧腔(11)的底部埋设有供冷水循环流过的、用于调节燃烧温度的盘管(16);炉体(10)的炉腔分为上、下布置的燃烧腔(11)和进风腔(12),位于进风腔(12)的炉体(10)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4),分隔燃烧腔(11)和进风腔(12)的隔层靠近炉底、且供风间隙通过,所述盘管(16)紧靠隔层的外底面布置;所述进风腔(12)内周向间隔设置有挡风墙(13),相邻两挡风墙(13)之间的炉体(10)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4);挡风墙(13)的一侧墙边与炉体(10)的内壁相贴靠,挡风墙(13)的另一侧墙边向靠近进风腔(12)的中心处逐渐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窑的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炉体(10)的外部设置有风管(20),风管(20)的进、出风端口(21、22)分别连接风源和炉体(10)上的进风口(14),且风管(20)靠近其出风端口(22)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30)以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明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