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炉窑的冷却结构及炉窑。用于炉窑的冷却结构,包括用于从炉窑内导出物料并形成物料的冷却通道的冷却外套管、设于冷却外套管底部并用于将冷却后的物料导出的出料机构以及贯穿冷却外套管内腔和出料机构并用于从物料内部冷却物料的循环水冷机构,循环水冷机构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外部套设有用于从通道外密封并防止循环冷却液渗漏的活接封水管。通过从物料的内部和外部同时对物料进行热交换,提高热交换的效率,使得物料的到快速冷却。通过在循环水冷机构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上设置活接封水管,形成对多通道的集中封实,有效降低循环冷却液的泄漏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炉窑结构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炉窑的冷却结构。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用于炉窑的冷却结构的炉窑。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用于生产石墨化粉的设备有艾奇逊石墨化炉、内串式石墨化炉或连续式石墨化炉。其中竖式连续石墨化炉,炉窑的出料口往往需要连接冷却系统,用于将处理完成的物料成品进行冷却后打包封装。现有的冷却系统大多采用水冷系统,而水冷系统常常在进出水管路的接头部位通过石棉绳和皮圈进行密封,但是这种结构设置在经过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整体结构的温差变化较大,接头不会常常由于热胀冷缩引起渗漏,这种渗漏会随物料成品进入产品包装中,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因此需要经常对渗漏的部位进行紧固,特别是活接封水部分,这种频繁的操作极其容易导致石棉绳和皮圈的磨损破坏,因此需要频繁的更换,不仅影响到炉窑的加工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大了维修更换成本,且每次维修更换都需要停炉冷却以保证安全的操作,使得维修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炉窑的冷却结构及炉窑,以解决现有炉窑水冷系统中的接头部位的封水结构容易产生磨损破坏,不仅影响到炉窑的加工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大了维修更换成本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炉窑的冷却结构,包括用于从炉窑内导出物料并形成物料的冷却通道的冷却外套管、设于冷却外套管底部并用于将冷却后的物料导出的出料机构以及贯穿冷却外套管内腔和出料机构并用于从物料内部冷却物料的循环水冷机构,循环水冷机构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外部套设有用于从通道外密封并防止循环冷却液渗漏的活接封水管。进一步地,循环水冷机构包括用于储存循环冷却液并与冷却外套管内的物料进行热交换的内胆、沿竖向伸入到内胆中的出水管以及通过活接封水管套设在内胆下部开口上的进水管。进一步地,内胆的上部设置为用于增加与物料的接触时长的锥形头;锥形头的上部盖有用于防止物料对内胆进行直接冲击的石墨帽;出水管的上部伸入到锥形头的内腔中,以控制循环冷却液的水位高度。进一步地,出水管设置有多根,多根出水管的管径不同;多根出水管的上部循环冷却液输入口所处高度按照出水管的管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进一步地,冷却外套管包括用于支撑在炉窑底部的环形冷却盘、支撑在环形冷却盘底部的第一冷却套、贴合于环形冷却盘和第一冷却套内并用于从炉窑内导入物料的冷却石墨瓦层以及支撑在冷却石墨瓦层和第一冷却套下部并用于从冷却石墨瓦层内导入物料的第二冷却套。进一步地,出料机构包括套设于第二冷却套和内胆外的封尘罩、设于封尘罩底部并用于将冷却后的所述物料出料的下料槽以及设于第二冷却套的物料输出口与下料槽之间并通过开闭方式放行物料或封闭物料的活动下料刀。进一步地,内胆内设有用于沿内胆周向对内胆内壁面进行刮料的刮料刀;内胆的底部设有用于驱使内胆进行水平旋转的内胆推动机构。进一步地,内胆推动机构包括从下部固定支撑内胆的内胆座架、设于内胆座架内并用于缓冲竖向冲击力及辅助内胆进行水平旋转的轴承、用于驱使内胆进行水平旋转的齿轮组以及通过啮合方式驱使齿轮组运转带动内胆旋转的内胆推动器。进一步地,活动下料刀包括封挡在内胆与第二冷却套之间并用于随内胆转动开闭下料通道以实现下料的第一下料刀以及封挡在内胆与下料槽之间并随内胆转动搅动下料槽内的物料以实现下料的第二下料刀。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炉窑,其包括上述用于炉窑的冷却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用于炉窑的冷却结构,通过在炉窑底部布设筒形冷却通道,让物料在通过冷却通道时充分与外界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内部物料进行充分的冷却;通过在冷却通道内设置循环水冷机构,通过循环流动冷却液从物料内部与物料发生热交换,从而物料进行充分冷却,而循环冷却液通过循环流动,将热交换获得的热能传递出去,同时将冷却后的循环冷却液循环至循环水冷机构内;通过从物料的内部和外部同时对物料进行热交换,提高热交换的效率,使得物料的到快速冷却。通过在循环水冷机构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上设置活接封水管,形成对多通道的集中封实,与循环冷却液接触少,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小,能够有效降低循环冷却液的泄漏几率。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炉窑的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冷却外套管;101、环形冷却盘;102、第一冷却套;103、冷却石墨瓦层;104、第二冷却套;2、出料机构;201、封尘罩;202、下料槽;203、活动下料刀;2031、第一下料刀;2032、第二下料刀;3、循环水冷机构;301、内胆;302、出水管;303、进水管;4、活接封水管;5、锥形头;6、石墨帽;7、内胆推动机构;701、内胆座架;702、轴承;703、齿轮组;704、内胆推动器;8、软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炉窑的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炉窑的冷却结构,包括用于从炉窑内导出物料并形成物料的冷却通道的冷却外套管1、设于冷却外套管I底部并用于将冷却后的物料导出的出料机构2以及贯穿冷却外套管I内腔和出料机构2并用于从物料内部冷却物料的循环水冷机构3,循环水冷机构3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外部套设有用于从通道外密封并防止循环冷却液渗漏的活接封水管4。本技术用于炉窑的冷却结构,通过在炉窑底部布设筒形冷却通道,让物料在通过冷却通道时充分与外界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内部物料进行充分的冷却;通过在冷却通道内设置循环水冷机构3,通过循环流动冷却液从物料内部与物料发生热交换,从而物料进行充分冷却,而循环冷却液通过循环流动,将热交换获得的热能传递出去,同时将冷却后的循环冷却液循环至循环水冷机构3内;通过从物料的内部和外部同时对物料进行热交换,提高热交换的效率,使得物料的到快速冷却。通过在循环水冷机构3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上设置活接封水管4,形成对多通道的集中封实,与循环冷却液接触少,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小,能够有效降低循环冷却液的泄漏几率。可选地,活接封水管4的内壁涂敷有黄油,从而降低活接封水管4与循环冷却液之间的接触,很好的隔离内部冷热变化的循环冷却液对活接封水管4的影响。可选地,活接封水管4的上部管道上还设有还设有一段用于缓冲作用力冲击的软接管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循环水冷机构3包括用于储存循环冷却液并与冷却外套管I内的物料进行热交换的内胆301、沿竖向伸入到内胆301中的出水管302以及通过活接封水管4套设在内胆301下部开口上的进水管303。如图1所示,本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炉窑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从炉窑内导出物料并形成所述物料的冷却通道的冷却外套管(1)、设于所述冷却外套管(1)底部并用于将冷却后的所述物料导出的出料机构(2)以及贯穿所述冷却外套管(1)内腔和所述出料机构(2)并用于从所述物料内部冷却所述物料的循环水冷机构(3),所述循环水冷机构(3)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外部套设有用于从通道外密封并防止循环冷却液渗漏的活接封水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定,
申请(专利权)人:汩罗市鑫祥碳素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