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润滑
,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压缩机及其上油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卧式压缩机通常采用在下法兰处设置上油结构,上油结构一般采用机械上油或者压差上油的方式向卧式压缩机内的运动部件供润滑油,以实现卧式压缩机内的运动部件的润滑。然而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压差上油或者机械上油都存在上油不足的问题,导致卧式压缩机内的运动部件润滑不良,增加了压缩机功耗,同时也容易造成卧式压缩机内的运动部件磨损,出现可靠性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压缩机的上油结构,以解决现有卧式压缩机上油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压缩机,包括上述上油结构,以解决现有卧式压缩机因上油不足引起的卧式压缩机内的运动部件润滑不良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压缩机的上油结构,包括与卧式压缩机的下法兰密封连接且形成上油腔的端盖,设置在端盖上且与所述上油腔连通的上油管道,所述上油腔内设有由卧式压缩机的曲轴驱动转动的凸轮,所述上油管道内设有由凸轮驱动移动且可复位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凸轮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上油管道内设有与第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压缩机的上油结构,包括与卧式压缩机的下法兰(1)密封连接且形成上油腔的端盖(2),设置在端盖(2)上且与所述上油腔连通的上油管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腔内设有由卧式压缩机的曲轴(4)驱动转动的凸轮(5),所述上油管道(3)内设有由凸轮(5)驱动移动且可复位的连杆(6),所述连杆(6)远离凸轮(5)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7),所述上油管道(3)内设有与第一单向阀(7)形成储油腔的第二单向阀(8),所述连杆(6)带动第一单向阀(7)靠近第二单向阀(8)时,所述储油腔通过第一单向阀(7)向所述上油腔内排油,所述连杆(6)带动第一单向阀(7)远离第二单向阀(8)时,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压缩机的上油结构,包括与卧式压缩机的下法兰(1)密封连接且形成上油腔的端盖(2),设置在端盖(2)上且与所述上油腔连通的上油管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腔内设有由卧式压缩机的曲轴(4)驱动转动的凸轮(5),所述上油管道(3)内设有由凸轮(5)驱动移动且可复位的连杆(6),所述连杆(6)远离凸轮(5)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7),所述上油管道(3)内设有与第一单向阀(7)形成储油腔的第二单向阀(8),所述连杆(6)带动第一单向阀(7)靠近第二单向阀(8)时,所述储油腔通过第一单向阀(7)向所述上油腔内排油,所述连杆(6)带动第一单向阀(7)远离第二单向阀(8)时,所述储油腔通过第二单向阀(8)吸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油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复位元件(9),所述弹性复位元件(9)一端固接于上油管道(3)内,另一端固接于所述连杆(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元件(9)为螺旋弹簧、气弹簧或者弧形结构的弹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管道(3)内设有支撑圈(10),所述支撑圈(10)上开设有排油通道(101),所述连杆(6)滑动穿过支撑圈(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泽良,范少稳,吕浩福,梁健坤,高永红,李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