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变换电路及其电流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484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5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压变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压变换电路及其电流控制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压变换电路及其电流控制电路是在第一电感L1与负载的正极之间连接一第二电感L2,利用第一电感L1的最大电流值电流小于第二电感L2的电流时、在第二电感L2两端出现的交流电压,驱动开关控制电路动作,以断开第二开关管Q2,从而避免了电流反向流动的问题,延长电路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压变换
,尤其涉及一种电压变换电路及其电流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压变换电路中,由于第二开关管Q2在第一开关管Q1关断期间,在第一电感L1中的电流降为零后持续导通,而出现电流反向流动的现象,易造成电路元器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变换电路的电流控制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的电压变换电路中,由于第二开关管Q2在第一开关管Q1关断期间,在第一电感L1中的电流降为零后持续导通,易造成电路元器件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压变换电路的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电压变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电压变换电路的正输出端,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电感L2,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检测所述第二电感L2两端的交流电压,当所述第一电感L1的电流小于所述第二电感L2的电流而在所述第二电感L2两端出现交流电压时,向所述第二开关管Q2输出控制信号,以断开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开关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变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电压变换电路的正输出端,所述电压变换电路还包括一电压变换电路的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电流控制电路是如上所述的电压变换电路的电流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压变换电路及其电流控制电路是在第一电感L1与负载的正极之间连接一第二电感L2,利用第一电感L1的电流小于第二电感L2的电流时、在第二电感L2两端出现的交流电压,驱动开关控制电路动作,以断开第二开关管Q2,从而避免了电流反向流动的问题,延长电路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流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2是实施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3是实施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4是实施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压变换电路的电流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压变换电路的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以及控制电路,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均为N型的MOS管。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电源BT的正极,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端;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连接电源BT的负极,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作为电压变换电路的正输出端而连接负载的正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作为电压变换电路的负输出端而连接负载的负输入端和电源BT的负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压变换电路的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电感L2和开关控制电路11。其中,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开关控制电路11,用于检测第二电感L2两端的交流电压,当第一电感L1的电流小于第二电感L2的电流而在第二电感L2两端出现交流电压时,向第二开关管Q2输出控制信号,以断开第二开关管Q2。而当第一电感L1的最小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感L2的电流时,开关控制电路11不动作,第二开关管Q2正常工作。如图2所示,开关控制电路1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4、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2。第一开关管Q3的高电位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二端而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一端而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管Q3的低电位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4的控制端、第一电容C2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Q4的高电位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三端而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第二开关管Q4的低电位端、第一电容C2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共同作为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四端而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如图2所示的电路在进行工作时,在第二开关管Q2的导通时间内,若第一电感L1的电流小于第二电感L2的电流,则在第二电感L2两端出现相应大小的交流电压,该交流电压使得第一开关管Q3和第二开关管Q4饱和导通,继而断开第二开关管Q2。若第一电感L1的最小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感L2的电流,则第二电感L2的电感系数为零,第二电感L2两端不会出现交流电压,第一开关管Q3和第二开关管Q4均截止,第二开关管Q2正常工作。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第一开关管Q3为PNP型的三极管,第一开关管Q3的发射极作为第一开关管Q3的高电位端,第一开关管Q3的集电极作为第一开关管Q3的低电位端,第一开关管Q3的基极作为第一开关管Q3的控制端。第二开关管Q4为N型的MOS管,第二开关管Q4的漏极作为第二开关管Q4的高电位端,第二开关管Q4的源极作为第二开关管Q4的低电位端,第二开关管Q4的栅极作为第二开关管Q4的控制端。如图3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开关控制电路11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三开关管Q5、第四开关管Q6、第二二极管D2、第二电容C3。第三开关管Q5的高电位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一端而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第三开关管Q5的控制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二端而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第三开关管Q5的低电位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6的控制端、第二电容C3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四开关管Q6的高电位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三端而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第四开关管Q6的低电位端、第二电容C3的第二端以及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共同作为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四端而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图2所示相似,不赘述。作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三开关管Q5为PNP型的三极管,第三开关管Q5的发射极作为第三开关管Q5的高电位端,第三开关管Q5的集电极作为第三开关管Q5的低电位端,第三开关管Q5的基极作为第三开关管Q5的控制端。第四开关管Q6为N型的MOS管,第四开关管Q6的漏极作为第四开关管Q6的高电位端,第四开关管Q6的源极作为第四开关管Q6的低电位端,第四开关管Q6的栅极作为第四开关管6的控制端。作为本专利技术又一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开关控制电路11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五开关管Q7、第六开关管Q8、由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变换电路的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电压变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电压变换电路的正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电感L2,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检测所述第二电感L2两端的交流电压,当所述第一电感L1的电流小于所述第二电感L2的电流而在所述第二电感L2两端出现交流电压时,向所述第二开关管Q2输出控制信号,以断开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开关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变换电路的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电压变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电压变换电路的正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电感L2,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检测所述第二电感L2两端的交流电压,当所述第一电感L1的电流小于所述第二电感L2的电流而在所述第二电感L2两端出现交流电压时,向所述第二开关管Q2输出控制信号,以断开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开关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变换电路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4、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2;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高电位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低电位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4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容C2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Q4的高电位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所述第二开关管Q4的低电位端、所述第一电容C2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电压变换电路的负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变换电路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Q3为PNP型的三极管,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发射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高电位端,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低电位端,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基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Q4为N型的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管Q4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管Q4的高电位端,所述第二开关管Q4的源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管Q4的低电位端,所述第二开关管Q4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管Q4的控制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变换电路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三开关管Q5、第四开关管Q6、第二二极管D2、第二电容C3;所述第三开关管Q5的高电位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Q5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管Q5的低电位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Q6的控制端、所述第二电容C3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Q6的高电位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朗格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