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印刷冷却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937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1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薄膜印刷冷却辊,包括内辊体;外辊体,外辊体内设有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与内辊体之间形成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旋转接头;内辊体上设有进水管道、出水管道、连接槽,进水管道一端与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冷却通道连通,出水管道一端与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冷却通道连通,连接槽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布置呈双螺旋结构的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冷却水进入第一冷却通道后回流至第二冷却通道进行二次冷却,其延长了冷却水的流动行程,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且保证了外辊体外表面各处温度的均衡性,提高了冷却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冷却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薄膜印刷冷却辊
技术介绍
薄膜印刷工艺中,薄膜从流延机模头出来后需要通过冷却辊进行冷却,以避免薄膜拉伸和扭曲变形,保证薄膜的快速定型。但是,现有的冷却辊均是从一端进水、从另一端出水,导致冷却辊两端的温度差异大,使得薄膜两侧边缘冷却不一致,容易导致较高温度端出现拉伸变形,不利于提高薄膜的冷却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薄膜印刷冷却辊,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辊两端温度差异大导致冷却质量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薄膜印刷冷却辊,包括,内辊体;套设于所述内辊体的外辊体,所述外辊体内壁设置有呈双螺旋布置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分别与所述内辊体之间形成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及设于所述内辊体一端的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所述内辊体相对所述旋转接头一端内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另一端外周面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进水管道一端与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管道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通,所述连接槽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远离所述旋转接头一端。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同轴设置,且所述进水管道内置于所述出水管道内。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道内壁布置有隔热层。优选的,所述进水口设置有一流量控制阀。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的横截面均呈弧形。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螺距均为5~12cm。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槽口宽度为2~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布置呈双螺旋结构的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冷却水进入第一冷却通道后回流至第二冷却通道进行二次冷却,其一方面延长了冷却水的流动行程,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保证了外辊体外表面各处温度的均衡性,提高了冷却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薄膜印刷冷却辊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印刷冷却辊,包括,内辊体1;套设于所述内辊体1的外辊体2,所述外辊体2内壁设置有呈双螺旋布置的第一螺旋槽21和第二螺旋槽22,所述第一螺旋槽21和第二螺旋槽22分别与所述内辊体1之间形成第一冷却通道3和第二冷却通道4;及设于所述内辊体1一端的旋转接头5,所述旋转接头5上设置有进水口51和出水口52;其中,所述内辊体1相对所述旋转接头5一端内设有进水管道11和出水管道12、另一端外周面设置有连接槽13,所述进水管道11一端与进水口5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3连通,所述出水管道12一端与所述出水口5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4连通,所述连接槽1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冷却通道3和第二冷却通道4远离所述旋转接头5一端。具体的,冷却水由进水口51进入进水管道11,然后进入第一冷却通道3对外辊体2的外表面进行降温,降温结束后由连接槽13进入第二冷却通道4对外辊体2外表面进行二次降温,二次降温结束后依次经过出水管道12和出水口52排出。本实施例一方面
通过连接槽13连通第一冷却通道3和第二冷却通道4,从而延长了冷却水的流动行程,增加了冷却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外辊体2外表面温度的均衡性,具体的,第一冷却通道3内冷却水由进水端至出水端温度逐渐增加,第二冷却通道4内的冷却水由进水端至出水端温度也是逐渐增加的,由于第一冷却通道3的进水端与第二冷却通道4的出水端相连通,第一冷却通道3和第二冷却通道4内的冷却水的流向相反,使得与外辊体2外表面任意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冷却通道3和第二冷却通道4内水温的平均值均基本相同,即保证了外辊体2外表面各处温度的差异性较小,其有利于提高薄膜的冷却质量。其中,为了增加第一冷却通道3和第二冷却通道4的冷却效果,第一螺旋槽21和第二螺旋槽22的的横截面可设置为弧形、矩形、梯形等形状,本实施例第一螺旋槽21和第二螺旋槽22的的横截面均优选设置为弧形,以增加冷却水与外辊体2的接触面积,增加热交换效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螺旋槽21和第二螺旋槽22的槽口宽度一般设置为2~5cm,优选为3.5cm;第一螺旋槽21和第二螺旋槽22的螺距一般均设置为5~12cm,优选为10cm。本实施例的进水管道11和出水管道12可平行布置,也可同轴布置,本实施例优选将所述进水管道11和出水管道同轴12设置,且所述进水管道11内置于所述出水管道12内,其降低了进水管道11与外部进行热交换的几率,有利于降低进入第一冷却通道3内冷却水的温度,提高后续的冷却效率。为了进一步的降低进水管道11内冷却水发生热交换,本实施例所述进水管道11内壁布置有隔热层6。由于不同季节、天气下,对冷却温度的要求不同,而为了保证薄膜的冷却效果,必须经常性的调节冷却温度,故本实施例所述进水口51设置有一流量控制阀7,通过流量控制阀7控制进入进水管道11的冷却水的量达到控制冷却温度的效果,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布置呈双螺旋结构的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冷却水进入第一冷却通道后回流至第二冷却通道进行二次冷却,其一方面延长了冷却水的流动行程,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保证了外辊体外表面各处温度的均衡性,提高了冷却质量。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印刷冷却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辊体;套设于所述内辊体的外辊体,所述外辊体内壁设置有呈双螺旋布置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分别与所述内辊体之间形成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及设于所述内辊体一端的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所述内辊体相对所述旋转接头一端内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另一端外周面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进水管道一端与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管道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通,所述连接槽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远离所述旋转接头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印刷冷却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辊体;套设于所述内辊体的外辊体,所述外辊体内壁设置有呈双螺旋布置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分别与所述内辊体之间形成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及设于所述内辊体一端的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所述内辊体相对所述旋转接头一端内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另一端外周面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进水管道一端与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管道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通,所述连接槽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远离所述旋转接头一端。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学能
申请(专利权)人:鄂州市亿诚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