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千专利>正文

脚踏飞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802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等一种工具,特别是根据人的运动规律,利用人体自重在两只脚上变化可达到高速、灵活运行的脚踏飞轮。其鞋体内装有脚踏板通过链条、弹性条、导轮、轮盘、飞轮将人体重力转化为主动轮转动力,通过人体重力在两只脚上的交替上下往复运动,促使脚下的脚踏飞轮向前做滚动运动。既可加快人的运行速度,又可使运行省力敏捷、携带方便。(*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交通、体育锻炼、娱乐等一种交通运行工具,特别是在中、远距离交通中,根据人的运动规律,利用人的自身重力,可通过两脚上、下交换运动进行滚动运行的脚踏飞轮。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们的一方面对交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人们既要求交通方便、灵活,又要求交通工具具有一定的速度,并携带方便。另一方面在满足交通的前提下,又能达到体育锻炼,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到目前为止自行车作为一种简易的交通工具,已被广泛地运用在城市和乡村的中、远交通中,但是由于自行车本身几何形状和自重等因素所决定在携带和贮存都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不足。归纳起来采用自行车做交通工具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几何形状,自重较大,所以不易随身携带,贮存占地面积比较大。2.由于车身较长,所以转弯不太灵活。3.由于骑自行车,常为座势、上身基本不动或微动因此从体育锻炼方面有一定局限性,而且主要受力是靠部分重力通过小腿腹部下弯压力来实现,所以长时间运行,小腿腹部常感到酸痛。直接影响运行速度和人的耐力。4.由于骑自行车常为座势,所以其种类和形状比较少,费用比较高,车速变化范围也具有局面性。上述缺点自行车已不能克服,那么如何创造出一种即能满足交-->通方便、灵活、又能达到体育锻炼娱乐之目的,使神话中的哪吒再现,使人们真正长上“飞毛腿”,这是一个人们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人体重力,通过一组柔性链传动,使两脚上、下运动的力转为脚下飞轮的滚动运行,从而增加人的运行速度,减少运行所需的力,使人运行方便、迅速、灵活。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它包括有以下部件:鞋体、主动轮、轴、飞轮、、弹性条、内轮架、内前轮、内滑体、滑槽、导轮、链条、轴承、轴、内后轮、弹性体、踏闸、横梁、轴、滑块、脚踏板、固脚带,鞋体外侧装有主动轮,主动轮和鞋体之间在主动轮上装有飞轮,主动轮是通过轴与鞋体连接,飞轮和鞋体之间在鞋体上装有导轮、飞轮和弹性条,飞轮外侧在飞轮上装有轮盘,轮盘和飞轮都固定在轴上,轴是通过固定在鞋体后面两侧轴承与鞋体连接。导轮、链条、弹性条、飞轮均以鞋体中心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脚踏板内外两侧装有滑块,其中前部设有固脚带,脚踏板是通过滑块在鞋体内可沿滑槽,上、下滑行。滑块上端与链条连接,链条通过导轮与飞轮连接,轮盘是利用链条与飞轮相连;踏闸在非止动状态下,由轴、横梁及弹性体固定位置。内滑体中间固定在人的小腿上,内、外两侧与鞋体内壁滑动接触,可在鞋体内上、下、前、后滑动;内前轮和内后轮是通过内轮架与鞋体连接。所述的轮盘与飞轮在同一铅垂面上,导轮、飞轮及弹性条均在同一铅垂面上;内前轮和内后轮在平行鞋体内侧-->的同一个铅垂面上;踏闸可绕轴转动,踏闸的底部靠近主动轮的内圈,并位于主动轮内圈的上方。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是:1.由于脚踏飞轮两只脚各有一个、单个体积小、重量轻,所以携带方便贮放占地少。2.由于转弯时可以采用主动轮与地面点接触,所以转弯灵活。3.由于使用脚踏飞轮采用站势,全身活动灵活。可以达到全身体育锻炼的目的。4.由于使用脚踏飞轮,可根据需要选用专为交通工具、体育锻炼型,也可选用代替旱冰鞋体育兼娱乐型的,所以产品样式多,适用范围广。5.由于脚踏飞轮,每只都具有三点着地,所以每只都具有独立的站稳功能。因此其速度变化范围可以从零开始变化较大。6.由于脚踏飞轮构件单一、制造方便、费用也较低。附图说明如下:本技术的附图为整体结构剖视图。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所示,飞轮4外侧与主动轮2相连,并装在轴3上,轴3里端固定在鞋体1的滑槽11外侧。导轮12装在导轮轴10上,导轮轴10里端固定在鞋体1的外侧,导轮12铅垂面位置在飞轮4和鞋体1之间。轴承19装在鞋体1后面外侧,在轴承19的外侧靠近轴承19装有飞轮-->18,在飞轮18外侧装有轮盘17、轮盘17与飞轮4同在一个铅垂面上,飞轮18与导轮12同在一个铅垂面上,轮盘17、飞轮18、轴承20都装在轴20上,轮盘17与飞轮4是通过链条16相啮合。链条13上端与弹性条15下端相连,弹性条15的上端固定在鞋体1上,并保持了弹性条15上端固定点,与导轮12及飞轮18在一个铅垂面上。链条13通过飞轮18、导轮12后另一端沿滑槽11在滑块28上方与其相连。脚踏板29中部设有轴26、脚踏板29内、外两侧通过轴26的两端与其两侧滑块28下端相连。在脚踏板29的中前部设有固脚带30。在鞋体1的底部靠近主动轮2侧设有踏闸24,踏闸24前端设有轴26,轴26的外端固定在鞋体1上,弹性体23的上端固定在鞋体1的底部下端固定在踏闸24的后端并将踏闸拉紧贴在鞋体1的底部,横梁25的两端固定在鞋体1的内外侧底部。在鞋体1的内侧外壁上也装有导轮12、飞轮18、轴承19、链条13、轴承19装在鞋体1的后面内侧,飞轮18装在轴承19的内侧,飞轮18固定在轴20上并与轴承19同轴、导轮12装在导轮轴10上,导轮轴10外端固定在鞋体1的内侧上,弹性条15的上端固定在鞋体1的内侧外壁上。导轮12、飞轮18及弹性条15的两个端点在一个铅垂面上。链条13上端与弹性条15的下端连接,并通过飞轮18、导轮12后沿滑槽11在脚踏板29的内侧与滑块28上部连接。内轮架6前装有内前轮7,内前轮7是通过轴8与内轮架6相连。内轮架6后装有内后轮21,内后轮21是通过轴22与内轮架相连,内轮架6固定在鞋体1的内侧中下部位。在鞋体1里面,两侧中间部位设有滑槽11。内滑体9中间固定在人的小腿上,两侧与鞋体1接触并可在鞋体内上、-->下、前后滑动。弹性条5上端固定在鞋体1上面前中内壁上其下端固定在脚踏板29的前端中部。弹性条14上端固定在鞋体1上面后中内壁上,其下端固定在脚踏板29的后端中部。人脚通过固脚带30与脚踏板29相连,当人脚向下踏时,脚踏板29带动滑块28一起沿滑槽11向下运行,这时,链条13也随之被拉动,链条13又带动导轮12和飞轮18、轮盘17一起转动,轮盘17通过链条16又带动飞轮4和主动轮2一起转动,这样由主动轮的转动就可带动脚踏飞轮一起向前运行。当重力落到另一只脚时,弹性条5、14及弹性条15、由于弹力作用,自动将脚踏板29向上拉,这时脚可就势上抬,弹性条15逐渐恢复原来状态,同时带动链条13也逐渐恢复原位,这样通过两只脚带动各自的脚踏飞轮中脚踏板29交替地上、下往复运行,就可以实现脚踏飞轮的转动前进,而且前进的速度可以由脚踏板29上、下运动的幅度及频率来控制。脚踏飞轮的止动可以在脚踏板29位于最低位置时,用脚踵下压,迫使踏闸24,抱住主动轮2达到止动的目的。脚踏飞轮的转向,是可以利用人的小腿向外侧通过鞋体内滑体9迫使鞋体向外倾斜,这时内前轮7和内后轮21均离开地面,只有主动轮2与地面相接,靠身体控制重心位置和脚的扭动就可以达到转向目的,并且如果需要时。在止动情况下转向更灵活。该装置的动力来源是人体重力,其主要特点是根据人的运动规律,利用重力将直线运动转化为转动运动,并将两只脚分开运行。由于在运行中身体自重分别交替压在两个脚上,因此加在脚踏板29上的驱动力几乎是身体全部重力。所以对脚踏飞轮来说,运行条件-->适应范围比较大。每个脚踏飞轮都由三个轮组成,即三点着地,所以每只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脚踏飞轮,包括有以下部件:鞋体1、主动轮2、轴3、飞轮4、18、弹性条5、14、15、内轮架6、内前轮7、内滑体9、滑槽11、导轮12、链条13、16、轴承19、轴20、内后轮21、弹性体23、踏闸24、横梁25、轴26、滑块28、脚踏板29、固脚带30,其特征在于鞋体1外侧装有主动轮2,主动轮2和鞋体1之间在主动轮2上装有飞轮4,主动轮2是通过轴3与鞋体1连接,飞轮4和鞋体1之间在鞋体1上装有导轮12、飞轮18和弹性条15,飞轮18外侧在飞轮18上装有轮盘17,轮盘17和飞轮18都固定在轴20上,轴20是通过固定在鞋体1后面两侧轴承19与鞋体1连接,导轮12、链条13、弹性条15、飞轮18均以鞋体1中心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脚踏板29内外两侧装有滑块28,其中前部设有固脚带30,脚踏板29是通过滑块28在鞋体1内可沿滑槽11,上、下滑行,滑块28上端与链条13连接,链条13通过导轮12与飞轮18连接,轮盘17是利用链条16与飞轮4相连;踏闸24在非止动状态下,由轴26、横梁25及弹性体23固定位置,内滑体9中间固定在人的小腿上,内、外两侧与鞋体1内壁滑动接触,可在鞋体1内上、下、前、后滑动;内前轮7和内后轮21是通过内轮架6与鞋体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脚踏飞轮,包括有以下部件:鞋体1、主动轮2、轴3、飞轮4、18、弹性条5、14、15、内轮架6、内前轮7、内滑体9、滑槽11、导轮12、链条13、16、轴承19、轴20、内后轮21、弹性体23、踏闸24、横梁25、轴26、滑块28、脚踏板29、固脚带30,其特征在于鞋体1外侧装有主动轮2,主动轮2和鞋体1之间在主动轮2上装有飞轮4,主动轮2是通过轴3与鞋体1连接,飞轮4和鞋体1之间在鞋体1上装有导轮12、飞轮18和弹性条15,飞轮18外侧在飞轮18上装有轮盘17,轮盘17和飞轮18都固定在轴20上,轴20是通过固定在鞋体1后面两侧轴承19与鞋体1连接,导轮12、链条13、弹性条15、飞轮18均以鞋体1中心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脚踏板29内外两侧装有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千
申请(专利权)人:李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