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振通专利>正文

一种数控机床操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585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9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操作台,由操作台与悬臂构成,操作台由操控面板、基座及扶手架构成,扶手架两侧直杆部位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支杆,固定支杆分别与基座两侧壁固定安装,基座下部固定连接悬臂,悬臂由第一直杆臂、横臂及第二直臂构成,第一直杆壁上端与基座固定连接,第一直杆壁下端与横臂一端固定连接,横臂另一端与第二直杆臂通过一旋转装置承接安装,旋转装置由旋转轴、固定组件及轴承组件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旋转装置的结合使用,保证了悬臂的转动灵活性,可以使悬臂具有万向转动作用,优化了扶手架,方便了操作者使用操控面板,具有使用方便、转动灵活、操作便捷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数控机床操作台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过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可以自动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的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通常由机体、数控操作台、驱动装置、辅助装置及其他辅助设备构成。数控操作台为数控机床的核心,起到了主体操控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数控操作台与机体的安装,通常采用固定式安装结构,其安装结构较为死板,无法调节位置,使用起来不够人性化,导致操作十分不便,且当机床需要维修或清理时,极易碰到操作开关,造成机床非正常启动,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数控机床操作台,具有使用方便、转动灵活、操作便捷的特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数控机床操作台,由操作台与悬臂构成,所述操作台由操控面板、基座及扶手架构成,所述扶手架呈“U”形结构,所述扶手架两侧直杆部位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支杆,所述固定支杆分别与所述基座两侧壁固定安装,所述扶手架下端的弯曲杆部位向前倾斜凸起,所述基座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悬臂,所述悬臂由第一直杆臂、横臂及第二直臂构成,所述第一直杆壁上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杆壁下端与所述横臂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臂另一端
与所述第二直杆臂通过一旋转装置承接安装,所述旋转装置由旋转轴、固定组件及轴承组件构成,所述旋转轴由从上而下外径尺寸依次减小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及第三转轴构成,所述固定组件由上联轴法兰和下联轴法兰构成,所述轴承组件由轴承座、位于所述轴承座内侧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第三轴承构成。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横臂内。所述横臂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上联轴法兰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转轴上端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杆臂上端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下联轴法兰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二转轴下端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位于所述第二直杆臂内部,所述第三转轴贯穿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第三轴承的内径尺寸相同。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优点和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旋转装置的结合使用,保证了悬臂的转动灵活性,可以使悬臂具有万向转动作用,优化了扶手架,方便了操作者使用操控面板,具有使用方便、转动灵活、操作便捷的特点。本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装置承接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
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数控机床操作台,由操作台1与悬臂2构成,操作台1由操控面板12、基座11及扶手架13构成,扶手架13呈“U”形结构,扶手架13两侧直杆部位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支杆14,固定支杆14分别与基座11两侧壁固定安装,扶手架13下端的弯曲杆部位向前倾斜凸起,该结构方便形成了三侧拉手结构,方便人员从不同方向完成拉动,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基座11下部固定连接悬臂2,悬臂2由第一直杆臂21、横臂22及第二直臂23构成,第一直杆壁21上端与基座11固定连接,第一直杆壁21下端与横臂22一端固定连接,横臂22另一端与第二直杆臂23通过一旋转装置3承接安装,方便形成一个转向机构,从而达到旋转移动的功能,旋转装置3由旋转轴31、固定组件32及轴承组件33构成,旋转轴31由从上而下外径尺寸依次减小的第一转轴311、第二转轴312及第三转轴313构成,第一转轴311固定安装在横臂22内,固定组件32由上联轴法兰321和下联轴法兰322构成,横臂2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221,上联轴法兰321分别与第一安装孔221和第二转轴312上端配合固定连接,第二直杆臂23上端设有第二安装孔231,下联轴法兰322分别与第二安装孔231和第二转轴312下端配合固定连接,轴承组件33由轴承座331、位于轴承座331内侧的第一轴承332、第二轴承333及第三轴承334构成,第三转轴313位于第二直杆臂23内部,第三转轴313贯穿第一轴承332、第二轴承333及第三轴承334,第一轴承332、第二轴承333及第三轴承334的内径尺寸相同。本技术结构合理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旋转装置3的结合使用,保证了悬臂2的转动灵活性,可以使悬臂2具有万向转动作用,优化了扶手架13,方便了操作者使用操控面板12,具有使用方便、转动灵活、操作便捷的特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机床操作台,由操作台与悬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由操控面板、基座及扶手架构成,所述扶手架呈“U”形结构,所述扶手架两侧直杆部位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支杆,所述固定支杆分别与所述基座两侧壁固定安装,所述扶手架下端的弯曲杆部位向前倾斜凸起,所述基座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悬臂,所述悬臂由第一直杆臂、横臂及第二直臂构成,所述第一直杆壁上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杆壁下端与所述横臂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臂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杆臂通过一旋转装置承接安装,所述旋转装置由旋转轴、固定组件及轴承组件构成,所述旋转轴由从上而下外径尺寸依次减小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及第三转轴构成,所述固定组件由上联轴法兰和下联轴法兰构成,所述轴承组件由轴承座、位于所述轴承座内侧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第三轴承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操作台,由操作台与悬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由操控面板、基座及扶手架构成,所述扶手架呈“U”形结构,所述扶手架两侧直杆部位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支杆,所述固定支杆分别与所述基座两侧壁固定安装,所述扶手架下端的弯曲杆部位向前倾斜凸起,所述基座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悬臂,所述悬臂由第一直杆臂、横臂及第二直臂构成,所述第一直杆壁上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杆壁下端与所述横臂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臂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杆臂通过一旋转装置承接安装,所述旋转装置由旋转轴、固定组件及轴承组件构成,所述旋转轴由从上而下外径尺寸依次减小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及第三转轴构成,所述固定组件由上联轴法兰和下联轴法兰构成,所述轴承组件由轴承座、位于所述轴承座内侧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通杨仲伟
申请(专利权)人:吴振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