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国胜专利>正文

具有减震功能的握把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081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握把带,由至少一上覆层与至少一下覆层组成的长条带体,该上、下覆层并分别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其中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贴合固著;至少一夹层空间,形成于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减震功能的握把带
本技术与运动器材握把部位使用的护带有关,具体地说的是指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握把带。
技术介绍
按,常见缠绕于羽球拍、网球拍或高尔夫球杆等握持部位上的握把带具有弹性吸震及防滑脱等功效,该握把带增进手部握持时的舒适性并可减低运动伤害;前述握把带的结构经常是由一PU层、一不织布层或是一EVA发泡层等以涂布或浸渍方式而为相互结合运用,由各层次材质独特的特性而使得握把带具有吸震及防滑脱等功效,如图1所示的握把带结构,其于一不织布1一面涂布有聚氨基甲酸脂(polyurethane)的材料而形成PU层2;又如图2所示的握把带结构,其将不织布3直接浸渍于一聚氨基甲酸脂溶液中,以于不织布3的两面分别形成有不可分离的PU层4及PU层5;上述即为常见握把带的结构,惟,在面对市场竞争及消费者挑剔的心态下,产品唯有不断地创新始足以面对市场的变动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此,业者莫不费尽心思地研发创新,例如,部分业者为强调其握把带的减震功效,遂于握把带与握柄接触的一面预先凹设凹槽,再于凹槽内填入如硅胶等具高弹性的物料,据以增加吸震效能,然而,前述高弹性物料的增设加工,势必造成工作程序的增加而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握把带,以达到吸震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握把带,-->由至少一上覆层与至少一下覆层组成的长条带体,该上、下覆层并分别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其中该上覆层底面系与该下覆层顶面贴合固著;至少一夹层空间,形成于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其中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具有多数个呈封闭的夹层空间,该封闭夹层空间并形成气室。其中该下覆层的顶面具有多数个朝其底面方向凹设的凹陷部,该凹陷部的内面并与该上覆层底面之间包围形成该气室。其中该上覆层的底面具有多数个朝其顶面方向凹设的凹陷部,该凹陷部的内面并与该下覆层顶面的间包围形成该气室。其中该上覆层的底面具有多数个朝其顶面方向凹设的第一凹陷部,该下覆层的顶面具有多数个朝其底面方向凹设的第二凹陷部,当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贴合固著时,该第一凹陷部恰对应该第二凹陷部,且该等凹陷部的内面包围形成气室。其中该各气室之间由槽道而呈相连通。其中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得以双面胶、胶水或其他的黏著方式而为粘贴固著。其中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具有交错的沟槽,该沟槽并形成该夹层空间。其中该沟槽凹设于该上覆层的底面上。其中该沟槽凹设于该下覆层的顶面上。附图说明以下,列举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附图详细说明于后,其中:图1为常用握把带的剖示图,用以说明该PU层由涂布方式而形成。图2为常用握把带的剖示图,用以说明各PU层由浸渍方式而形成。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示图,用以说明凹陷部形成于下覆层顶面。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示图,用以说明凹陷部形成于上-->覆层底面。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示图,用以说明凹陷部形成于上覆层底面与下覆层顶面。图7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立体暨断面示意图,用以说明夹层空间呈长轴向设置。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凹陷部之间设有槽道的平面示意图。图9及图10为本技术其他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用以说明握把带的夹层空间由沟槽形成。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第图3、4所示的本技术具有减震功能的握把带第一实施例,其中,该握把带10具有一上覆层11与一下覆层12,本实施例中的上覆层11为已预制成长绦带状的PU层,其具有一顶面11a与一底面11b;而该下覆层12为一EVA发泡层,其亦具有一顶面12a与一底面12b,该下覆层12的顶面12a上并分布有多数个朝其底面12b方向凹设的凹陷部12c;该上覆层11底面11b与该下覆层12顶面12a之间并由双面胶、胶水或其他的黏著方式而为彼此贴合固著以构成该握把带10,同时,在该上覆层11与该下覆层12贴合后,该凹陷部12c内面将与该上覆层11底面11b之间包围形成一夹层空间A,该夹层空间A即构成封闭的气室;以上即为本技术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说明。接著,请再参阅图5所示的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其中,该握把带20具有一上覆层21与一下覆层22,本实施例的上覆层21为预制成长条带状的PU层,其具有一顶面21a与一底面21b,且该上覆层21底面21b上分布有多数个朝其顶面21a方向凹设的凹陷部21c;而该下覆层22为一EVA发泡层且具有一顶面22a与一底面22b;前述的上覆层21底面21b与下覆层22顶面22a之间同样以双面胶、胶水或其他的黏著方式而为彼此贴合固著并构成该握把带20,同样地,该握把带20于凹陷部21c内面与下覆层22顶面22a之间将包围形成一夹层空间B,该夹层空间B构成封闭的气室。-->再请参阅图6所示的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其中,该握把带30具有一PU材质构成的上覆层31与一EVA发泡材质构成的下覆层32,该上覆层31与下覆层32并为长条带状且分别具有一顶面31a(32a)与一底面31b(32b),其中,该上覆层31底面31b具有多数个第一凹陷部31c,该下覆层32顶面32a具有多数个第二凹陷部32c,当该上覆层31底面31b与该下覆层32顶面32a贴合固著时,该第一凹陷部31c对应该第二凹陷部32c,且该等凹陷部的内面将共同包围形成一夹层空间C,该夹层空间C并将形成封闭的气室。又,如图7所示的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其中,该握把带40具有长条带状的一上覆层41与一下覆层42,而于该上覆层41底面沿著长边方向设有一凹沟43,当该上覆层41与下覆层42结合时,该握把带40将于该凹沟43内面与下覆层42顶面之间围设形成一夹层空间D,该夹层空间D作用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容不赘述,当然,该凹沟亦可设于该下覆层顶面。是以,由前述的第一至第四实施例所述的结构可知,本技术握把带主要是于带体内部形成有夹层空间,该夹层空间并形成犹如气囊的气室,利用气室具有可受压变形的特性而达到吸震目的,并具有较佳的减震效果;又,上述的上覆层或下覆层的结构亦可由涂布或是浸渍等方式而制得具有至少二层不同材质的被覆层,以增添握把带更多的特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各实施例的相邻气室之间还可由深度较凹陷部为浅的槽道设计而彼此为相连通,使得气室于受压变形时,其内部的空气可依势窜流,进而增进减震的效果,由于气室的形成如前所述,于此不再赘述,而该槽道50的设置如图8所示,连设于各相邻凹陷部之间。尔后,再请参阅图9及图10所示,以本技术的技术所衍伸的其他较佳实施例,其中,构成握把带的上覆层底面与下覆层顶面之间具有交错的沟槽60(70),该沟槽并形成夹层空间,且该等沟槽的端缘与握把带外部相通,上述的沟槽可设于上覆层底面或下覆层顶面,或是上覆层底面与下覆层顶面皆设有,于此,仅以平面图示揭露该沟槽的位置。是以,以沟槽方式而形成夹层空间者,其吸震效果与前述相同。-->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举凡应用本技术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握把带,由至少一上覆层与至少一下覆层组成的长条带体,该上、下覆层并分别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其中该上覆层底面系与该下覆层顶面贴合固著; 至少一夹层空间,形成于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握把带,由至少一上覆层与至少一下覆层组成的长条带体,该上、下覆层并分别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其中该上覆层底面系与该下覆层顶面贴合固著;至少一夹层空间,形成于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具有多数个呈封闭的夹层空间,该封闭夹层空间并形成气室。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覆层的顶面具有多数个朝其底面方向凹设的凹陷部,该凹陷部的内面并与该上覆层底面之间包围形成该气室。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覆层的底面具有多数个朝其顶面方向凹设的凹陷部,该凹陷部的内面并与该下覆层顶面的间包围形成该气室。5、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覆层的底面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赵国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