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国胜专利>正文

具有排气功能的握把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081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握把带,包含有:至少一上覆层,是呈薄面的长条带状,且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至少一下覆层,亦呈薄面的长条带状,并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下覆层顶面与该上覆层底面的间并以贴合方式而为固著;至少一夹层空间,是形成与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至少一排气孔,是对应夹层空间而设置,其一端连通至该夹层空间内部,另一端则延伸贯穿该下覆层并与外部相通。(*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排气功能的握把带
本技术是与运动器材握把部位使用的护带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握把带。
技术介绍
按,一般使用于球拍握柄部位的握把带结构是由一PU层与一不织布层,或是一PU层与一EVA发泡层,或者为一上PU层、一不织布层与一下PU层组成,其利用各层次材质的特性不同而具有可强化部分功能的效果,例如PU层的厚度增加可加强吸震效果,且,不同的握把带以其不同层次的组成而适用于特定的球拍使用,如网球拍使用的握把带需有较佳的吸震效果,又如羽球拍使用的握把带强调的防滑脱性,为此,握把带制造业者,莫不极力地开发创新,以使其产品能有所适用,并充分发挥使用时的功效;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开发经验,终而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排氧功能的握把带,该握把带上具有多数个排气孔,且该握把带尤适用于一种握柄上具有多数个穿孔结构的球拍使用,当握把带缠绕于握柄上时,排气孔对应穿孔而增加排气功效。又,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桂具有排气功能的握把带,该握把带具有夹层空间与该排气孔相通,其提升握把带的变形能力而增加减震效果。缘以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握-->把带,包含有:至少一上覆层,是呈薄面的长条带状,且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至少一下覆层,亦呈薄面的长条带状,并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下覆层顶面与该上覆层底面之间并以贴合方式而为固著;至少一夹层空间,是形成于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至少一排气孔,是对应夹层空间而设置,其一端连通至该夹层空间内部,另一端则延伸贯穿该下覆层并与外部相通。其中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具有多数个呈封闭的夹层空间,该夹层空间并形成气室。其中该下覆层的顶面具有多数个朝其底面方向凹设的凹陷部,该凹陷部的内面并与该上覆层底面之间包围形成该气室。其中该上覆层的底面具有多数个朝其顶面方向凹设的凹陷部,该凹陷部的内面并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包围形成该气室。其中该上覆层的底面具有多数个朝其顶面方向凹设的第一凹陷部,该下覆层的顶面具有多数个朝其底面方向凹设的第二凹陷部,当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贴合固著时,该第一凹陷部对应该第二凹陷部,且该等凹陷部的内面是包围形成气室。其中该各气室之间由槽道而呈相连通。其中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具有交错的沟槽,该沟槽并形成该夹层空间。其中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是得以双面胶、胶水或其他的黏著方式而为粘贴固著。其还包括有至少一透气孔对应夹层空间,且该透气孔一端连通至该夹层空间内部,另一瑞则延伸贯穿该上覆层而与外部相通。附图说明以下,兹列举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附图示详细说明于后,其中: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用以说明凹陷部形成于下覆层顶面,并与排气孔相通。-->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用以说明凹陷部形成于上覆层底面,并与排气孔相通。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用以说明凹陷部形成于上覆层底面与下覆层顶面,并与排气孔相通。图5类同图3,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用以说明其凹陷部孔径与排气孔孔径相同。图6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立体暨断面示意图,用以说明夹层空间是呈长轴向设置。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用以说明握把带更具有透气孔的结构。图8为本技术以第四实施例为基础而增投有排气孔结构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结构的其中一层次的代表平面示意图,用以说明握把带的夹层空间是由沟槽形成。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所示的本技术具有排气功能的握把带结构第一实施例,其中,该握把带10是由已制成长条带状的一上覆层11与一下覆层12相贴合组成,该上、下覆层11、12皆具有一顶面11a、12a与一底面11b、12b,而该上覆层11即以其底面11b相对该下覆层12的顶面12a再经双面胶、胶水或是其他的黏著方式而为彼此贴合固著并据以构成该握把带10,于本实施例中,该上覆层11是为一PU层,而该下覆层12为一EVA发泡层;又,本实施例的下覆层12顶面12a是预制分布有多数个朝其底面12b方向凹设的凹陷部12c,且各别对应凹陷部12c的多数个排气孔12d是贯穿该下覆层12并位于凹陷部11c下方,该各排气孔12d一端是与该凹陷部11c连通,其另一端则与握把带10外部相通,在本实施例中,该凹陷部12c的孔径是大于排气孔12d的孔径;另外,该握把带10在其上覆层11与下覆层12相贴合之后,由凹陷部12c内面与上覆层11底面11b而包围形成一夹层空间A,该-->夹层空间A即构成气室,该气室并与该排气孔12d连通而使得空气可为进出该气室。如图3所示的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该握把带20亦由相同于前述材质的一上覆层11与一下覆层22贴合组成,其等并分别具有一顶面21a、22a与一底面21b、22b,惟,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是在于凹陷郎21c预设于上覆层21底面21b上(如图所示),而该排气孔2 2 c是直接贯穿下覆层22的顶、底面22a、22b,排气孔22c上端与凹陷部21c连通,排气孔22c下端则与握把带20外部相通,在此必须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凹陷部21c的孔径是大于排气孔22c的孔径,故当上覆层21与下覆层22于贴合后,该凹陷部21c内面将与下覆层22顶面22a包围形成一夹层空间B,该夹层空间B即构成气室,且,该凹陷部21c与排气孔22c之间仍维持连通的状态而未受胶带(或黏剂)的影响;当然,类同前述结构亦可将凹陷部与排气孔的孔径制得一致,如图5所示即是,其为本技术主第四实施例。再请参阅图4所示的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其中,该握把带30的上覆层31与下覆层32的底面31a与顶面32a分别预制有多数个第一凹陷部31b与多数个第二凹陷部32b,当该上覆层31底面31a与该下覆层32顶面32a贴合固著时,该第一凹陷部31b对应该第二凹陷部32b,且该等凹陷部的内面将共同包围形成一夹层空间C,该夹层空间C并形成气室;另,下覆层32的第二凹陷部32b下方更设有排气孔32c,该徘氖孔32c上端与夹层空间C连通,排气孔32c下端则与握把带30外部相通,同样地,胶带的黏设并未阻隔该第一凹陷部31b与该第二凹陷部32b。又,如图6所示的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其中,该握把带40具有长条带状的一上覆层41与一下覆层42,而于该上覆层41底面沿着长边方向设有一凹沟43,当该上覆层41与下覆层42结合时,该握把带40于该凹沟43内面与下覆层42顶面之间围设形成一夹层空间D,多数个排气孔44设于该下覆层42上,其等一端与夹层空间D连通,另一端则与握把带40外部相通。-->由上述各实施例可知,本技术的握把带结构主要是于内部形成有夹层空间,且一排气孔一端是连通相对的夹层空间,另一端则与握把带外部相通,前述独特的结构乃针对一种中空握柄上具有多数个穿孔结构的球拍而设计,因此,在本技术的握把带缠绕其上时,排气孔一端可对应握柄上的穿孔,故于握持时,空气可于夹层空间与中空握柄内部之间窜流,以获得极佳的排气功效与减震效果;又,上述的上覆层或下覆层的结构亦可由涂布或是浸渍等方式而制得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至少一上覆层,是呈薄面的长条带状,且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 至少一下覆层,亦呈薄面的长条带状,并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下覆层顶面与该上覆层底面之间并以贴合方式而为固著; 至少一夹层空间,是形成于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 至少一排气孔,是对应夹层空间而设置,其一端连通至该夹层空间内部,另一端则延伸贯穿该下覆层并与外部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至少一上覆层,是呈薄面的长条带状,且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至少一下覆层,亦呈薄面的长条带状,并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下覆层顶面与该上覆层底面之间并以贴合方式而为固著;至少一夹层空间,是形成于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至少一排气孔,是对应夹层空间而设置,其一端连通至该夹层空间内部,另一端则延伸贯穿该下覆层并与外部相通。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排气功能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覆层底面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具有多数个呈封闭的夹层空间,该夹层空间并形成气室。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排气功能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覆层的顶面具有多数个朝其底面方向凹设的凹陷部,该凹陷部的内面并与该上覆层底面之间包围形成该气室。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排气功能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覆层的底面具有多数个朝其顶面方向凹设的凹陷部,该凹陷部的内面并与该下覆层顶面之间包围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赵国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