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转移逆行肌腱瓣修复肌腱止点断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9219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6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局部转移逆行肌腱瓣修复肌腱止点断裂的方法,采用人体自身的肌腱结构,对肌腱断裂后的止点重建进行辅助固定,从而实现增强断裂的肌腱止点强度,减少恢复期肌腱再次损伤风险,同时有效增加其强度。并且由于采用的是自身组织,因此不会存在任何排异的反应,而且使用的两侧侧束的宽度占相应位置肌腱宽度的30%~40%,在不影响肌腱自身强度的同时提高对肌腱组织的利用率,该方法在进行时更为安全高效。可用于手指肌腱止点、跟腱或其他肌腱止点处断裂后的肌腱止点重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专利技术涉及于韧带或肌腱修复的方法,尤其涉及局部转移逆行肌腱瓣修复肌腱止点断裂的方法
技术介绍
:肌腱是肌腹两端的索状或膜状致密结缔组织, 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一块肌肉的肌腱分附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不同骨上,是由于肌腱的牵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缩带动不同骨的运动。每一块骨骼肌都分成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由肌纤维构成,色红质软,有收缩能力,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色乳白较硬 ,没有收缩能力。肌腱把骨骼肌附着于骨骼。长肌的肌腱多呈圆索状,阔肌的肌腱阔而薄,呈膜状,又叫腱膜。此处的肌腹即为一些人口中所说的红肌,而肌腱即为白肌,分别控制肌肉的力量、爆发力和耐力。对于不同部位的肌腱止点断裂,存在多种修复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良好的重建方法,对于手指肌腱止点断裂,目前常用的重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终腱直接缝合:该方法主要缺点在于肌腱止点处必须要有残余肌腱组织,如骨性撕脱则无法修复,且该方法对于存在肌腱缺损的情况也不适用。②抽出钢丝法: 是传统的止点重建方法,较适用于骨性锤状指的治疗,但固定钢丝的纽扣会压迫指腹,穿出的钢丝存在感染的风险,二次抽出钢丝时可对肌腱产生二次损伤甚至产生肌腱断裂,使其应用受到限制。③钻孔缝合法: 近些年发展较快,固定远节指间关节后多于远节指骨基底偏背侧钻横孔,孔内穿缝线,将终腱缝合于止点上,但是该方法需破坏正常骨质,对于远节指骨基底部,骨组织损伤的患者无法使用,并且钻空后穿线手术操作难度较大。④掌长肌移植:于远节指骨基底钻横孔,取掌长肌腱腱片修整后穿骨孔,固定远节指间关节过伸位,两侧移植腱片缝合后,调整张力与终腱近端缝合。掌长肌腱腱片移植对较适用于外伤后终腱的缺损的治疗以及陈旧腱性锤状指的治疗,该方法主要缺陷在于:需于腕部另作手术切口,切取正常的肌腱组织,增加患者痛苦,并且掌长肌腱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0%-20%缺如,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⑤锚钉修复法:随着带线锚钉的出现,锤状指的治疗有出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克氏针固定远节指间关节于过伸位后,远节指骨基底置入锚钉,用锚钉尾部的双针肌腱缝合线于近端终腱缝合,重建终腱止点,疗效可靠,但是也存在患者骨质疏松,锚钉脱出,缝线线结摩擦皮肤导致皮肤破裂等并发症。跟腱断裂也是临床上常见的肌腱损伤, 目前治疗方法较多, 但对于跟腱止点附近的断裂, 治疗上仍有一定困难。根据跟腱损伤的情况分为以下几型:Ⅰ型, 跟腱部分断裂, 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 Ⅱ型, 跟腱完全断裂, 经清创后跟腱两断端缺损 < 3 cm, 可直接端端缝合; Ⅲ型, 经清创后跟腱两断端缺损在 3 ~ 6 cm, 采用肌腱移位或联合应用合成材料加固; Ⅳ型, 经清创后跟腱两断端缺损 > 6 cm,采用游离肌腱移植或合成材料移植修复。传统的手术方法主要有:V-Y 肌腱延长修补术、腓骨短肌腱移位修补术、趾长屈肌腱移位修补术、踇长屈肌腱移位修补术、股薄肌腱游离移植修补术、阔筋膜移植修补术。以上术式均需要损伤周围正常的肌腱组织,增加创伤,并且依赖于骨性止点存在残余肌腱组织,而对于骨性止点完全破坏的情况均无法处理。重建骨性止点比较经典的手术固定方法是钢丝 Bunnell缝合法, 钢丝自足底穿出, 用钮扣固定于皮外, 虽然肌腱修复较可靠, 但操作较困难, 且钢丝有切割肌腱的可能, 术后钮扣压迫足底皮肤, 可形成压疮、 感染等并发症, 增加患者手术后痛苦。近年来带线骨锚钉的出现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手术效果,锚钉适用于跟腱断裂平面距止点 0~ 2 . 5 cm者, 尤其是距止点 0 cm 的开放性损伤; 如跟腱断裂平面距止点 > 2 . 5 c m 可以直接缝合, 使用锚钉意义不大, 而且增加了住院费用, 为相对禁忌。由于锚钉为体内永久植入物, 所以局部伤口污染严重、 彻底清创后仍未能达到清洁伤口的要求, 术后感染可能性大及局部合并有感染病灶者应视为禁忌症。局部激素治疗的患者, 局部皮肤及跟腱血运差, 跟腱脆性大, 治疗效果不佳。除此之外还存在着膝关节交叉韧带止点断裂,肩袖止点断裂等情况。所以综上所述,肌腱止点断裂是一种在临床上发病率高,极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但是目前对于肌腱止点重建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百花齐放,开展了各种方法不同的肌腱止点重建手术方式,但是仍然没有发现一种全世界公认的预后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佳的肌腱止点重建术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人体自身的肌腱结构,对肌腱断裂端进行辅助固定,从而实现断裂的肌腱能够快速恢复同时有效增加其强度较少产生二次伤害的几率的技术方案: 逆行肌腱瓣修复肌腱止点断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术区常规消毒,根据损伤部位不同,于断裂肌腱处行纵向、“ㄣ”型、“L”型或“Y”型切口,暴露肌腱断端及肌腱的骨性止点端;(2)于肌腱止点端骨端打入带线骨锚钉,将锚钉自带缝线使用MGH法缝合肌腱断端,重建肌腱止点;(3)与断裂肌腱近端设计双侧肌腱侧束的局部逆行翻转肌腱瓣,宽度不超过肌腱侧束总宽度的30%~40%,长度视断裂位置决定,保证肌腱瓣可翻转至伸肌腱止点处并包埋线结,按计划切取肌腱瓣,逆行翻转后与止点周围残余肌腱等软组织缝合;(4)冲洗创口,缝合皮肤,使用外固定支具或克氏针跨关节固定远节4-6周。作为优选,步骤(3)中两个侧束的宽度占相应位置肌腱宽度的30%~40%。作为优选,步骤(3)中翻转的侧束肌腱瓣端部相互重叠后包埋缝线线结再通过手术线与止点周边软组织相连。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专利技术采用人体自身的肌腱结构,对肌腱断裂端进行辅助固定,从而实现断裂的肌腱能够快速恢复同时有效增加其强度,较少产生二次伤害的几率。并且由于是采用的自身组织,其中的两个侧束的宽度占相应位置肌腱宽度的30%~40%,不影响肌腱自身强度的同时提高对肌腱组织的利用率,因此不会存在任何排异的反应,局部肌腱逆行翻转,无需另作切口移植肌腱,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翻转的肌腱瓣可以增强肌腱修复强度,而且可以包埋线结,减小线结摩擦皮肤导致术后皮肤破裂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肌腱断裂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肌腱修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肌腱修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缝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局部转移逆行肌腱瓣修复肌腱止点断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术区常规消毒,于手指远节指间关节背侧做“Y”、“L”“ㄣ”型切口,暴露肌指伸肌腱断端及肌腱的骨性止点;(2)确保远节指间关节在背伸位,于末节指骨基底部打入带线骨锚钉,将锚钉自带缝线使用MGH法缝合伸肌腱断端,重建伸肌腱止点;(3)设计双侧伸肌腱侧束的外侧缘局部逆行翻转肌腱瓣,宽度一般控制在1-1.5mm,占伸肌腱侧束总宽度的30%~40%,长度视断裂位置决定,保证肌腱瓣可翻转至伸肌腱止点处并包埋线结,按计划切取肌腱瓣,逆行翻转后与止点周围软组织缝合;(4)冲洗创口,缝合皮肤,使用外固定支具固定远节指间关节于背伸位。实施例1以以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1为例,首先在无菌环境下将患者手指上相应位置的手指伸肌腱止点1断裂处外侧相应位置按照常规切开皮肤,将断裂的手指伸肌腱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局部转移逆行肌腱瓣修复肌腱止点断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术区常规消毒,根据损伤部位不同,于断裂肌腱处行纵向、“ㄣ”型、“L”型或“Y”型切口,暴露肌腱断端及肌腱的骨性止点端;于肌腱止点端骨端打入带线骨锚钉,将锚钉自带缝线使用MGH法缝合肌腱断端,重建肌腱止点;与断裂肌腱近端设计双侧肌腱侧束的局部逆行翻转肌腱瓣,宽度不超过肌腱侧束总宽度的30%~40%,长度视断裂位置决定,保证肌腱瓣可翻转至伸肌腱止点处并包埋线结,按计划切取肌腱瓣,逆行翻转后与止点周围残余肌腱等软组织缝合;冲洗创口,缝合皮肤,使用外固定支具或克氏针跨关节固定远节4‑6周。

【技术特征摘要】
1.局部转移逆行肌腱瓣修复肌腱止点断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术区常规消毒,根据损伤部位不同,于断裂肌腱处行纵向、“ㄣ”型、“L”型或“Y”型切口,暴露肌腱断端及肌腱的骨性止点端;于肌腱止点端骨端打入带线骨锚钉,将锚钉自带缝线使用MGH法缝合肌腱断端,重建肌腱止点;与断裂肌腱近端设计双侧肌腱侧束的局部逆行翻转肌腱瓣,宽度不超过肌腱侧束总宽度的30%~40%,长度视断裂位置决定,保证肌腱瓣可翻转至伸肌腱止点处并包埋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军陈靖叶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