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亚非专利>正文

肌腱导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8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骨科肌腱移位术中的系列肌腱导引器,其特征在于头、体、柄呈一体,体部为弧形,头部位于体部的前端,有小孔,柄位位于体的后端,比体粗,柄与体交界面为斜面,柄末端有孔,有用来钩住系列肌腱导引器头部小孔的专用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不同部位、不同长度的肌腱移位术,一次完成造皮下隧道与置放肌腱,制成的隧道成直线状,使肌腱的置放更符合力学原理,减少切口,减少粘连,可提高疗效。(*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骨科肌腱移位术的系列肌腱导引器。本技术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在骨科肌腱移位术中,常需造一较长的皮下隧道,并将移植肌腱置放于该隧道。目前多采用做多个切口,用长止血钳在皮下组织内分离。操作较复杂,皮下隧道易成角或宽窄不一。因切口多,疤痕多,肌腱与皮肤粘连的机会也多,手术时间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用于不同年龄病人的不同部位,不同长度的造皮下隧道及肌腱移位术,制成的隧道呈直线状,使肌腱置放更符合力学原理,减少切口,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粘连机会的系列肌腱导引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用于骨科肌腱移位术中的系列肌腱导引器,其特征在于导引器由头(1)、弧形体(3)、柄(4)呈为一体,带孔(2)的头(1)位于弧形体(3)的前端,带孔(5)的柄(4)位于弧形体(3)的末端,柄(4)与弧形体(3)的交界处为斜面,有专用小钩(6),弧形体长度为200-500毫米,弧形体直径为3-7毫米,柄的长度为40-110毫米,柄的直径为5-9毫米。每套系列导引器有大号、中号、小号三枚,大号弧形体部(3)长400-500毫米,最适宜长度450毫米,弧形体(3)直径5-7毫米,最适宜直径6毫米,柄(4)长90-110毫米,最适宜长度100毫米,中号弧形体(3)长300-400毫米,最适宜长度320毫米,弧形体(3)直径4-6毫米,最适宜直径5毫米柄(4)直径7-9毫米,最适宜直径8毫米,小号弧形体(3)长200-300毫米,最适宜长度250毫米,弧形体(3)直径3-5毫米,最适宜直径4毫米,柄(4)长40-70毫米,最适宜长度50毫米,柄(4)直径5-7毫米,最适宜直径6毫米。在手术中只做两个切口,将引导器由一切口皮下组织插入,向另一切口方向造皮下隧道,待导引器头部由另一切口穿出后,将移植的肌腱一端用丝线固定于柄部小孔,用专用小钩钩住头部小孔,将导引器拉出,同时完成造皮下隧道的作用,体、柄交界处的斜面可减少阻力。附图的图面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导引器头(1)、头部小孔(2)、导引器体部(3)、导引器柄(4)、柄部小孔(5)。图2为本技术的手术状态示意图。专用小钩(6)、膝部切口(7)、皮下隧道(8)、游离的腹外斜肌(9)、腹部切口(10)、移植的肌腱(11)。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论述参照图1图2所示,系列肌腱导引器由头(1)、弧形体(3)、柄(4)组成,头(1)、弧形体(3)、柄(4)呈为一体。头(1)位于弧形体(3)的前端,有小孔(2),柄(4)位于弧形体(3)的后端,比体粗,柄(4)、弧形体(3)交界处为斜面,柄(4)末端有小孔(5),有用来钩住系列肌腱导引器头部小孔(2)的专用小钩(6)。在手术时(以腹外斜肌代股四头肌术为例)将游离好的腹外斜肌(9)与移植的肌腱(11)近端缝接,肌腱远端用丝线固定于柄部小孔(5),将导引器自腹部切口插入,造皮下隧道(8),头部(1)自膝部切口(7)穿出后,用专用小钩(6)钩住头部小孔(2),将导引器从膝部切口(7)拉出,同时完成了造皮下隧道与置放肌腱于该隧道内。再将肌腱远端固定于髌骨,缝合腹部切口(10)和膝部切口(7)。每套系列肌腱导引器有大号、中号、小号三枚,大号弧形体部(3)长400-500毫米,最适宜长度450毫米,弧形体(3)直径5-7毫米,最适直径6毫米,柄(4)长90-110毫米,最适宜长度100毫米,柄(4)直径9-11毫米,最适宜直径10毫米。主要用于四肢远距离肌腱移位重建手术如腹外斜肌代股四头肌术,骶棘肌代臀肌术等。中号弧形体(3)长300-400毫米,最适宜长度320毫米,弧形体(3)直径4-6毫米,最适宜直径5毫米,柄(4)直径7-9毫米,最适宜直径8毫米,主要用于小儿患者及中等距离的肌腱重建移位术。小号弧形体(3)长200-300毫米,最适宜长度250毫米,弧形体(3)直径3-5毫米,最适宜直径4毫米,柄(4)长40-70毫米,最适宜长度50毫米。柄(4)直径5-7毫米,最适宜长度6毫米,主要用于前臂、手部、足部肌腱手术。本技术的优点是在用于不同部位不同长度的肌腱移位术中,造皮下隧道及置放肌腱一次完成,手术切口减少,制成的隧道呈直线状,使肌腱的置放更符合力学原理,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粘连机会,利于提高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骨科肌腱移位术中的肌腱导引器,其特征在于导引器由头(1)、弧形体(3)、柄(4)呈为一体,带孔(2)的头(1)位于弧形体(3)的前端,带孔(5)的柄(4)位于弧形体(3)的未端,柄(4)与弧形体(3)的交界处为斜面,有专用小钩(6),弧形体长度为200~500毫米,弧形体直径为3~7毫米,柄的长度为40~110毫米,柄的直径为5~9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腱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每套导引器有大号、中号、小号三枚,大号弧形体部(3)长400~500毫米,最适宜长度450毫米,弧形体(3)直径5~7毫米,最适宜直径6毫米,柄(4)长90~110毫米,最适宜长度100毫米,中号弧形体(3)长300~400毫米、最适宜长度320毫米,弧形体(3)直径4~6毫米,最适宜直径5毫米,柄(4)直径7~9毫米,最适宜直径8毫米,小号弧形体(3)长200~300毫米,最适宜长度250毫米,弧形体(3)直径3~5毫米,最适宜直径4毫米,柄(4)长40~70毫米。最适宜长度50毫米,柄(4)直径5~7毫米,最适宜直径6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骨科肌腱移位术中的系列肌腱导引器,其特征在于头、体、柄呈一体,体部为弧形,头部位于体部的前端,有小孔,柄位位于体的后端,比体粗,柄与体交界面为斜面,柄末端有孔,有用来钩住系列肌腱导引器头部小孔的专用钩。本技术用于不同部位、不同长度的肌腱移位术,一次完成造皮下隧道与置放肌腱,制成的隧道成直线状,使肌腱的置放更符合力学原理,减少切口,减少粘连,可提高疗效。文档编号A61B17/00GK2076407SQ90218100公开日1991年5月8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亚非, 张晶 申请人:李亚非, 张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骨科肌腱移位术中的肌腱导引器,其特征在于导引器由头(1)、弧形体(3)、柄(4)呈为一体,带孔(2)的头(1)位于弧形体(3)的前端,带孔(5)的柄(4)位于弧形体(3)的未端,柄(4)与弧形体(3)的交界处为斜面,有专用小钩(6),弧形体长度为200~500毫米,弧形体直径为3~7毫米,柄的长度为40~110毫米,柄的直径为5~9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非张晶
申请(专利权)人:李亚非张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