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治疗炎性肠病口服微球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治疗炎性肠病口服微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9554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治疗炎性肠病口服微球的方法,涉及药物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其中所述制备方法的特点是应用微流控技术制备载莱茵衣藻与CeO2纳米酶的多功能口服水凝胶微球,通过结合玉米蛋白涂层外壳,确保口服微球免受胃内酸性环境的侵害。微球到达肠道后,释放出纳米酶和衣藻,并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治疗炎性肠病口服微球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胃肠道特发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胃肠道慢性和复发性炎症并伴有肠纤维化。ibd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肠癌的风险,甚至导致死亡。不幸的是,ibd的发病率很高,全世界有超过350万人受到影响。ibd的主要治疗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盐、皮质类固醇、抗生素和旨在减轻炎症和维持缓解的免疫调节剂。然而,这些药物疗效有限,且有严重的副作用,导致患者依从性低和经济负担。生物制剂(如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那他珠单抗)为标准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但其临床缓解率、长期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有限。因此,开发新的ibd治疗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2、结肠中异常高水平的活性氧(ros)诱导的氧化应激是ibd的特征和致病因素。因此,消除炎症结肠中的ros是治疗ibd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具有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命名为纳米酶)作为调节炎症性肠病氧化还原稳态的潜在候选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纳米酶的代表,二氧化铈纳米颗粒被发现具有独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模拟活性,被广泛用于治疗与ros相关的疾病,如雄激素性脱发,肝损伤,肾损伤,阿尔茨海默病和脑卒中,并被证明在体外和体内具有生物相容性。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cr)属于衣藻科、衣藻属,是自然界的天然微藻和绿色健康食品的重要原料。有研究发现cr能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帮助逃避宿主免疫,减轻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症状。它可以口服给药,直接作用于炎症黏膜表面,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全身脱靶效应,并且经济实惠,这种生物制剂有潜力作为ibd的新型治疗方法。

3、但是传统药物口服给药会被胃过早溶解,并由吸收的阻碍,因此需要设计新的口服药物传递系统实现高效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药物口服给药会被胃过早溶解,并由吸收的阻碍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口服微球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4、s1:制作微流控芯片

5、将内径分别为100 μ m和500 μ m的两根玻璃毛细管同轴组装在玻璃载玻片上,100 μ m毛细管插入500 μ m毛细管内,制成同轴双通道的微流控芯片;

6、s2:制备负载药物

7、所述负载药物包括alg溶液、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及玉米蛋白溶液,其中,所述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与莱茵衣藻粉末混合形成混合物a;所述alg与1ml ceo2纳米酶溶液混合形成混合物b;

8、s3:制备口服微球

9、将混合物a作为外相、混合物b作为内相,采用实验室微量注射泵调节液体的流速,将含有上述内外相成分的液滴喷向玉米蛋白溶液溶液,通过调节内外相流速及电压形成微球。

10、优选的,所述混合物a中的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1.2g 羟甲基纤维素钠粉末加入100 ml灭菌去离子水中形成的1.2%的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所述混合物a包括10ml 1.2%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与100mg莱茵衣藻粉末。

11、优选的,所述混合物b中的alg溶液为1.2g alg粉末加入100 ml灭菌去离子水中,混合形成的1.2%的溶液;所述混合物b包括9ml 1.2%alg溶液与1ml ceo2纳米酶溶液,所述ceo2纳米酶溶液浓度为1mg/ml。

12、优选的,所述alg溶液与所述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在制备完成后,使用0.22μm过滤器过滤以实现过滤和灭菌。

13、优选的,所述玉米蛋白溶液通过100 ml 70% (v/v)乙醇溶液中加入2 g灭菌的玉米蛋白粉和5 g灭菌的氯化钙制备获得。

14、优选的,所述微球制作参数为内相流速50ul/min,外相流速200ul/min,电压6.8-7.0kv,接收距离:10cm。

15、优选的,所述s3中获得微球后,将含微球的溶液置于摇床上,以100 rpm的速度摇晃2小时,然后收集微球、洗涤,保存。

16、优选的,所述微球在4℃环境下进行保存。

17、本申请还提供了口服微球在制备治疗ibd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口服微球使用上述所述的方法制备获得 。

18、上述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的口服微球,其解决了口服给药会被胃过早溶解和吸收的阻碍,通过微流控技术制作cr与ceo2纳米酶复合载药水凝胶,玉米蛋白涂层外壳可以保护玉米核免受胃内酸性环境的侵害。微球到达肠道后,玉米蛋白和海藻酸盐被酶解释放出cr与ceo2纳米酶发挥治疗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口服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口服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A中的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1.2g 羟甲基纤维素钠粉末加入100 mL灭菌去离子水中形成的1.2%的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所述混合物A包括10ml 1.2%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与100mg莱茵衣藻粉末。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口服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B中的ALG溶液为1.2g ALG粉末加入100 mL灭菌去离子水中,混合形成的1.2%的溶液;所述混合物B包括9ml 1.2%ALG溶液与1ml CeO2纳米酶溶液,所述CeO2纳米酶溶液浓度为1mg/ml。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口服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ALG溶液与所述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在制备完成后,使用0.22μm过滤器过滤以实现过滤和灭菌。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口服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蛋白溶液通过100 mL 70% (v/v)乙醇溶液中加入2 g灭菌的玉米蛋白粉和5 g灭菌的氯化钙制备获得。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口服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制作参数为内相流速50ul/min,外相流速200ul/min,电压6.8-7.0kV,接收距离:10c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口服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获得微球后,将含微球的溶液置于摇床上,以100 rpm的速度摇晃2小时,然后收集微球、洗涤,保存。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口服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在4℃环境下进行保存。

9.口服微球在制备治疗炎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微球使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获得。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口服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口服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a中的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1.2g 羟甲基纤维素钠粉末加入100 ml灭菌去离子水中形成的1.2%的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所述混合物a包括10ml 1.2%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与100mg莱茵衣藻粉末。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口服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b中的alg溶液为1.2g alg粉末加入100 ml灭菌去离子水中,混合形成的1.2%的溶液;所述混合物b包括9ml 1.2%alg溶液与1ml ceo2纳米酶溶液,所述ceo2纳米酶溶液浓度为1mg/ml。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口服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alg溶液与所述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在制备完成后,使用0.22μm过滤器过滤以实现过滤和灭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志峰朱玉娟魏翔宇董晨奚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