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本红茶豆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7279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9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本红茶豆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豆160‑170、0.4‑0.5mol/l醋酸100‑130、壳聚糖1‑2、鮰鱼皮10‑14、茶多酚0.2‑0.4、羧甲基纤维素5‑7、小麦面筋蛋白1.2‑4、卵磷脂0.01‑0.02、30‑40%的乙醇溶液160‑170、茄子7‑8、柠檬4‑5、绿豆6‑7、荠菜5‑7、红茶汁4‑5、金盏花1‑2.4、白芷0.8‑1.4、沙苑子1.1‑2;本发明专利技术入口醇香,口感丰富,保质期长,还添加有金盏花、白芷、沙苑子等食药材,富予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助食降火、温补肝肾、抗菌明目的保健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豆干
,尤其涉及一种草本红茶豆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过去10年中,一种可再生、可降解的天然聚合物在食品包装膜的应用上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然而用这些天然聚合物做成的可食用膜并不能完全取代合成聚合膜,原因是可食用膜与合成聚合膜相比,其拉伸强度低,水蒸气透过率高。针对可食用膜的缺点,可食用膜改良剂逐渐被研究出来,使得可食用膜在一些应用上仍然有潜力代替合成聚合膜。常见可食用膜的底物主要有蛋白质、多糖、脂质及它们之间的混合物。可食用膜可以被微生物所降解或与被包装食品一起食用,也可以作为添加剂的载体,例如抗菌剂、抗氧化剂、维生素、芳香物质及色素等。此外可以用来制作可食用膜的天然聚合物(如胶原蛋白、壳聚糖)都可以从工业下脚料中获得。蛋白质和多糖具有亲水性,由这些高分子做成的可食用膜能有效的阻隔氧气、二氧化碳、香味、油脂等,但与合成聚合物相比,它们的一些性能(如高水蒸气透过率、低机械性能)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可食用膜常常需要改性,常用改性的方法有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和酶法改性。茶多酚是多酚结构的天然产物,具有能够形成稳定的氢键结构的潜能。茶多酚对胶原蛋白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草本红茶豆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豆160‑170、0.4‑0.5mol/l醋酸100‑130、壳聚糖1‑2、鮰鱼皮10‑14、茶多酚0.2‑0.4、羧甲基纤维素5‑7、小麦面筋蛋白1.2‑4、卵磷脂0.01‑0.02、30‑40%的乙醇溶液160‑170、茄子7‑8、柠檬4‑5、绿豆6‑7、荠菜5‑7、红茶汁4‑5、金盏花1‑2.4、白芷0.8‑1.4、沙苑子1.1‑2;食用甘油、食盐适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本红茶豆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豆160-170、0.4-0.5mol/l醋酸100-130、壳聚糖1-2、鮰鱼皮10-14、茶多酚0.2-0.4、羧甲基纤维素5-7、小麦面筋蛋白1.2-4、卵磷脂0.01-0.02、30-40%的乙醇溶液160-170、茄子7-8、柠檬4-5、绿豆6-7、荠菜5-7、红茶汁4-5、金盏花1-2.4、白芷0.8-1.4、沙苑子1.1-2;食用甘油、食盐适量。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本红茶豆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盏花、白芷、沙苑子用6-9倍量的水浸提后,滤得到中药汁;(2)取荠菜洗净沥干后兑入其重量3-4倍的水,混合置于榨浆机内榨取浆汁,得荠菜汁;取茄子洗净去皮后撒上适量食盐,置于蒸锅上蒸熟,取出后趁热拌入荠菜汁,并捣碎成泥状;(3)取绿豆蒸熟,柠檬取肉,与蒸熟的绿豆以及红茶汁混合置于搅拌机内搅拌成糊状;(4)将黄豆放入水中浸泡5-8小时,然后捞出,洗净后兑入中药汁以及适量水共同打成浆汁,得保健豆浆;(5)取上述0.4-0.5mol/l的醋酸重量的10-20%,加入壳聚糖,在70-80℃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黄池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