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鲍海峰专利>正文

一种永磁体按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715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9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体按钮,其包括键帽、键座和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包括触控柱,所述触控柱底端设置第一组永磁铁,所述键座设置第二组永磁铁,常态下,可以为所述第一组永磁铁的N/S极对应所述第二组永磁铁N/S极并列放置,也可以为所述第一组永磁铁的S/N极对应所述第二组永磁铁S/N极并列放置,且所述第一组永磁铁可以随着所述触控柱在所述键座间上下移动,实现按钮开关的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永磁体按钮,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同时,按压装置设置两组永磁铁,利用永磁铁间异性相吸的作用,实现按钮开关的动作,手感好,使用者长时间使用时也不会感觉疲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永磁体按钮
,具体为一种永磁体按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键盘开关是键盘的主要组成部件,键盘是计算机以及各种自动化设备的重要输入设备,现有键盘开关包括机械式按键和薄膜式按键。机械式按键的结构,其包括有弹簧帽套或键帽承套、弹簧及至少一片以上的弹片等,组装精度要求高,又缺乏定位装置,弹片又须一一焊接可靠才得以达到电性连接,故组装极为费力、费事、费工,成本提高;而薄膜式按键,敲击声小,毋须焊接,无弹片的弹性疲劳现象,但其按压触感,以及致电导通状态产生适量敲击声响又不如机械式明显易辨。申请号为CN201310399225.4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磁式按钮,包括两块永磁铁,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带动触头接合或断开,达到开关的目地,确保动合和动断开关的有效可靠性。但是,两块磁铁排斥长时间放置磁性会相互抵消,影响其使用寿命,且其手感不好。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永磁体按钮,其特征在于,包括键帽、键座和按压装置,所述键帽与所述键座扣接形成一收纳腔,用于容纳所述按压装置;所述按压装置包括触控柱,所述触控柱底端设置第一组永磁铁;所述键座设置在整个装置的最底端,且在所述键座内部设置第二组永磁铁;常态下,可以为所述第一组永磁铁的N/S极对应所述第二组永磁铁N/S极并列放置,也可以为所述第一组永磁铁的S/N极对应所述第二组永磁铁S/N极并列放置,且所述第一组永磁铁可以随着所述触控柱在所述键座间上下移动,实现按钮开关的动作。较佳的,所述第一组永磁铁或第二组永磁铁由磁性金属代替。较佳的,所述键座中部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设置一四方形开口,所述第二组永磁铁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一组对边上,且在所述开口外侧设置一组滑轨。较佳的,所述按压装置还包括矩形基座,所述基座的上部为十字形柱体,所述基座下部连接所述触控柱。较佳的,其还包括键盖,所述键盖笼罩在所述键帽的外部,所述键盖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卡痕,所述卡痕与所述十字型柱体相卡接。较佳的,所述基座的一组对边向下延伸出两个梯形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键座相耦合,防止所述按压装置滑落。较佳的,所述侧面上设置一凸起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配
合,使所述按压装置能够在所述底座间上下移动。较佳的,所述一种永磁体按钮,其还包括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所述键座内部的一侧边缘设置能够放置所述第一接触片和所述第二接触片的凹槽。较佳的,所述键帽上下两端开口,开口部呈方形,所述按压装置的十字形柱体露出于所述键帽开口处。较佳的,所述键座设置一对公扣/母扣,所述键帽设置一对母扣/公扣,所述键座的公扣/母扣与所述键帽的母扣/公扣相卡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永磁体按钮,其包括键帽、键座和按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同时,按压装置设置两组永磁铁,利用永磁铁间异性相吸的作用,实现按钮开关的动作,手感好,使用者长时间使用时也不会感觉疲惫。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永磁体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键盖背面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一组永磁铁和第二组永磁铁在常态下的位置图。图4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一组永磁铁和第二组永磁铁在按压状态下的位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图2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永磁体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键盖背面的俯视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永磁体按钮包括键帽1、键座2、按压装置3和键盖4,键帽1与键座2扣接,扣接后形成一个放置按压装置3的收纳腔,该收纳腔顶部开口,呈方形。按压装置3包括矩形基座31,其上端为十字形柱体32,基座31一组对边向外延伸,形成两个上窄下宽的对侧面,且在两个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滑块33,滑块33为一凸起结构,矩形基座31上设置有触控柱34,触控柱34是四方体结构,底端设置有第一组永磁铁35,第一组永磁铁35能够随着触控柱34上下移动,第一组永磁铁35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且以圆形最佳。键座2外部的一组对侧面上设置一对第一公扣/母扣21,且所述第一公扣/母扣21由两个凸部构成,键座2外部的另一组对侧面上设置有一对扣接部向外的卡扣22,所述扣接部为钩状,用于与键盘相扣接。键座2中部设置有凹部,凹部的开口为四方形结构,在四方形的边上设置有第二组永磁铁23,第二组永磁铁2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且以长方形最佳。在凹部开口一组对边的外侧上延伸出一组滑轨25,滑块33可在滑轨25上移动,且在键座2一侧的
边缘设置有能够放置接触片的凹槽,该凹槽置于收纳腔的侧端。键帽1上下两端开口,开口部呈方形,按压装置3的十字形柱体露出于键帽1开口处,键帽1包括四个侧面,其中两个对侧面上设置一对与键座第一公扣/母扣21相匹配的第一母扣/公扣11,且所述卡扣11扣接在键座2的外部,键帽1的另外两个侧面为斜坡面,在斜坡面上设置通孔12。键盖4笼罩在键帽1的外部,键盖4的内部顶端设置十字型卡痕41,与十字型柱体32相卡接。永磁体按钮还包括第一接触片4和第二接触片5,嵌合固定在键座2的凹槽内,第二接触片5对应第一接触片4设置,第一接触片4与第二接触片5配合使用,且第一接触片4和第二接触片5均为金属铜片。第一接触片4设置第一插脚41,第二接触片5设置第二插脚51,用于穿过并固定在键座2上,第一接触片4上还设置第一接触件42,且第一接触件42设置一折弯部分,用于与第二接触片5嵌合,第一接触件42上铆压有第一触点43,第一触点43设置在折弯部分四边形一条边的中点处。第二接触片5上连接有第二接触件52,第二接触件52从第二接触片5上弹性圆弧折弯延伸出,取代了传统的利用斜面凸块直接作用于接触件上的方式,使得第二接触片5的第二接触件52不容易发生弹性疲劳,保持较好的弹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第二接触件52上铆压有第二触点53;第二接触件52上铆接的第二触点53左右
两边分别设置有弹性圆弧凸点54,且第二触点53位于两个圆弧凸点54的中间,能与上下滑动的按压装置3接触,实现功能切换。永磁体按钮的工作原理为:整个按压装置3处于常态下时,第一组永磁铁35的N/S极对应所述第二组永磁铁23的N/S极并列放置,或者第一组永磁铁35的S/N极对应所述第二组永磁铁23的S/N极并列放置,第一组永磁铁35与第二组永磁铁23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当有外力接触按压装置3时,按压装置3向下移动,第一组永磁铁35脱离第二组永磁铁23的吸引,随着触控柱34向下滑动至底座的凹部,同时,触碰第二接触片5的第二触点53和第一接触片4的第一触点43,使第一接触片4和第二接触片5与电源导通,当外力撤销时,第一组永磁铁35能够利用与第二组永磁铁23异性相吸的作用复位,同时第一接触片4和第二接触片5与电源断开,完成一个按钮开关的动作。实施例二:请参见图3、图4所示,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组永磁铁和第二组永磁铁在常态下的位置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组永磁铁和第二组永磁铁在按压状态下的位置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永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体按钮,其特征在于,包括键帽、键座和按压装置,所述键帽与所述键座扣接形成一收纳腔,用于容纳所述按压装置;所述按压装置包括触控柱,所述触控柱底端设置第一组永磁铁;所述键座设置在整个装置的最底端,且在所述键座内部设置第二组永磁铁;常态下,可以为所述第一组永磁铁的N/S极对应所述第二组永磁铁N/S极并列放置,也可以为所述第一组永磁铁的S/N极对应所述第二组永磁铁S/N极并列放置,且所述第一组永磁铁可以随着所述触控柱在所述键座间上下移动,实现按钮开关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体按钮,其特征在于,包括键帽、键座和按压装置,所述键帽与所述键座扣接形成一收纳腔,用于容纳所述按压装置;所述按压装置包括触控柱,所述触控柱底端设置第一组永磁铁;所述键座设置在整个装置的最底端,且在所述键座内部设置第二组永磁铁;常态下,可以为所述第一组永磁铁的N/S极对应所述第二组永磁铁N/S极并列放置,也可以为所述第一组永磁铁的S/N极对应所述第二组永磁铁S/N极并列放置,且所述第一组永磁铁可以随着所述触控柱在所述键座间上下移动,实现按钮开关的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体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永磁铁或第二组永磁铁由磁性金属代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体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座中部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设置一四方形开口,所述第二组永磁铁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一组对边上,且在所述开口外侧设置一组滑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永磁体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还包括矩形基座,所述基座的上部为十字形柱体,所述基座下部连接所述触控柱。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鲍海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