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6198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7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其中,柱状护罩(8)包括能够相对于彼此沿轴向方向滑动以进行伸缩调节的外护罩(50)和内护罩(40)。内护罩(40)具有外周表面(41),外周表面(41)配装至外护罩(50)的内周表面(50b)。接合构件(60)的基端(61)固定至内护罩(40)。外护罩(50)的内周表面(50b)包括导引槽(54)和设置在导引槽(54)的端部处的止挡部(55)。止挡部(55)在与接合构件(60)接合时限制内护罩(40)自外护罩(50)的脱开连接。接合构件(60)与导引槽(54)接合,并且导引槽(54)通过接合构件(60)引导内护罩(40)的轴向移动。导引槽(54)具有面向接合构件(60)的远端(62)的底部(54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就可延伸的转向柱装置而言,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技术:其中,由内柱固定地支撑的导向块插入在沿外柱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长孔(导引槽)中,使得外柱与内柱之间的相对旋转受到限制,而同时允许外柱与内柱之间沿轴向方向的相对移动(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告No.2009-107506(JP 2009-107506A))。另外,就伸缩式转向装置而言,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技术:其中,固定至内管的销配装在沿外管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长孔中,使得转向柱的伸缩运动极限位置被明确规定并且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相对旋转受到限制(例如见日本技术申请公告No.63-43978(JP 63-43978 U))。
技术实现思路
当销或用作止挡部的类似部件由于在二次碰撞情况下的冲击或类似情形而脱开连接或断裂时,防止内管自外管脱开连接的功能可能无法得到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这样的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构造成可靠地防止内护罩自外护罩脱开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涉及这样的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包括转向轴、柱状护罩和接合构件。转向构件连接至转向轴。转向轴能够沿轴向方向延伸。转向轴由柱状护罩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柱状护罩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装置,包括:转向轴(3),所述转向轴(3)与转向构件(2)相连接,所述转向轴(3)能够沿轴向方向(X)延伸;柱状护罩(8),所述转向轴(3)由所述柱状护罩(8)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柱状护罩(8)能够沿所述轴向方向(X)延伸,并且所述柱状护罩(8)包括外护罩(50)和内护罩(40),所述外护罩(50)和所述内护罩(40)彼此相配合从而能够相对于彼此沿所述轴向方向(X)滑动以进行伸缩调节;以及接合构件(60;60P),所述接合构件(60;60P)具有固定至所述内护罩(40)的基端(61),其中:所述外护罩(50)的内周表面(50b)包括:导引槽(54),所述接合构件(60;60P)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09 JP 2015-0460481.一种转向装置,包括:转向轴(3),所述转向轴(3)与转向构件(2)相连接,所述转向轴(3)能够沿轴向方向(X)延伸;柱状护罩(8),所述转向轴(3)由所述柱状护罩(8)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柱状护罩(8)能够沿所述轴向方向(X)延伸,并且所述柱状护罩(8)包括外护罩(50)和内护罩(40),所述外护罩(50)和所述内护罩(40)彼此相配合从而能够相对于彼此沿所述轴向方向(X)滑动以进行伸缩调节;以及接合构件(60;60P),所述接合构件(60;60P)具有固定至所述内护罩(40)的基端(61),其中:所述外护罩(50)的内周表面(50b)包括:导引槽(54),所述接合构件(60;60P)与所述导引槽(54)接合,所述导引槽(54)沿所述轴向方向(X)延伸,并且所述导引槽(54)构造成:由于所述接合构件(60;60P)与所述导引槽(54)的接合而通过所述接合构件(60;60P)来引导所述内护罩(40)的轴向移动且同时使所述内护罩(40)的旋转受到限制,以及止挡部(55),所述止挡部(55)设置在所述导引槽(54)的端部处,所述止挡部(55)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健朗高桥祐司杉浦友纪石村匠史星野茂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