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智勇专利>正文

混凝土模块拼装式框架房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156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7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模块拼装式框架房屋结构,它包括有工厂化标准定制的直角支撑模块、T型支撑模块、一字支撑模块、基础梁、连接榫、楼板,再通过现场地基和支撑柱连接,几何尺寸规范,成型养护好,品质有保证,现场组装后又能实现整体现浇混凝土的工艺效果,保证建筑稳固,抗震性能优越,同时所有模块均采用空心结构,它既可降低成本,又能方便安装施工,大大的提高人工的效率,有效的节约了各种原材料,并使建房时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让房主受益于由此带来的建房成本降低,提高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拼装组合的轻型框架式房屋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农村的很大一部分房屋是砖混结构住房,建房打基础时普遍先挖地基彻石再浇灌钢筋混凝土地基,并在房的外墙四角及主承重墙支点处预留混凝土结构柱钢筋,承重墙大多采用240或者360mm砌块粘砌,楼板采用现场一体浇灌混凝土,同时预埋上一层混凝土柱的结构钢筋,按上述的施工步骤重复建造第二层房屋。它的特点是受到结构的影响和限制,空间布置不灵活,难以象框架结构那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分割布置空间,且承重墙的填块力学性相对来说较差,承载力小,抗震性能不好,现场浇灌混凝土需要大量的模板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其优点是它的使用寿命较长及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深受用户的喜爱。另一种快速组装房屋因其主体采用轻钢结构,有耐腐蚀性较差的原因让人们对它的使用寿命持怀疑态度,不适宜做永久性住房来推广难以进入寻常百姓之中。其三是一种快装板房,它采用环保材料,有较多的优越性,但在广大的农村市场推广的压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老百姓追求长寿命,稳固可靠的建房工艺,保留传统方式的建造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混凝土模块拼装式框架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工厂化标准定制的直角支撑模块(1)、T型支撑模块(2)、一字支撑模块(3)、基础梁(8)、连接榫(12)、楼板(13),其中,直角支撑模块(1)、T型支撑模块(2)、一字支撑模块(3)底部及顶部均设有外凸的定位台(4);基础梁(8)为多段,其底部设有内凹的定位槽(9);直角支撑模块(1)、T型支撑模块(2)、一字支撑模块(3)内均设有上下贯穿的中空孔(7);混凝土地基(5)上在各个节点(14)处预设连接钢筋及直角、T型、一字支撑模块与基础梁的锁定螺栓(11),并根据房屋设计数据精确安装对应的分段基础梁,在各个节点处(14)将分段基础梁外露预留的...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模块拼装式框架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工厂化标准定制的直角支撑模块(1)、T型支撑模块(2)、一字支撑模块(3)、基础梁(8)、连接榫(12)、楼板(13),其中,直角支撑模块(1)、T型支撑模块(2)、一字支撑模块(3)底部及顶部均设有外凸的定位台(4);基础梁(8)为多段,其底部设有内凹的定位槽(9);直角支撑模块(1)、T型支撑模块(2)、一字支撑模块(3)内均设有上下贯穿的中空孔(7);混凝土地基(5)上在各个节点(14)处预设连接钢筋及直角、T型、一字支撑模块与基础梁的锁定螺栓(11),并根据房屋设计数据精确安装对应的分段基础梁,在各个节点处(14)将分段基础梁外露预留的钢筋与地基预留的连接钢筋依次焊接或捆接后现浇混凝土使本层基础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连接榫(12)插在构筑好地基的基础梁(8)上,并安装楼板(13),再将直角支撑模块(1)、T型支撑模块(2)、一字支撑模块(3)按房屋设计结构安装在混凝土基础己安装的基础梁(8)上,形成底层楼层;底层楼层顶部嵌插连接榫(12)后安装基础梁(8),基础梁(8)底部设有内凹的定位槽(9),该定位槽(9)与底层楼层顶部相应的定位台(4)嵌合定位,基础梁(8)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梁孔(10);锁定螺栓(11)底部与地基定位块相连接,锁定螺栓(11)顶部向上穿过相应的中空孔(7)和梁孔(10)后通过钢板或连接榫(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刘智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