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和具有其的供热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4888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4 08:19
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介质与水进行热交换的供热水热交换器(2);与供热水热交换器(2)连接,热介质流动的热介质路径(5);与供热水热交换器(2)连接,水从供水源向供热水终端流动的供热水路径(6);和收纳有供热水热交换器(2)、热介质路径(5)和供热水路径(6)的壳体(40),在壳体(40)设置:热介质向热介质路径(5)流入的第1端口(61);热介质从热介质路径(5)流出的第2端口(62);水向供热水路径(6)流入的供水端口(71);和水从供热水路径(6)流出的供热水端口(72),由此,能够将高温的热介质的供给源(容器等)和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1)分体设置,能够使进行设置时的自由度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供热水终端供给热水的供热水用的热交换装置和具有该热交换装置的供热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作为该种供热水装置,有使用贮存在贮热水槽中的高温的热介质生成热水,将生成的热水用于供热水的供热水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供热水装置包括:贮存高温的热介质的容器;高温的热介质进行循环的供热水用加热回路;水从自来水管等供水源向供热水终端流动的一般供热水回路;和在供热水用加热回路中流动的热介质与在一般供热水回路中流动的水进行热交换的供热水用热交换器,将供热水用加热回路、一般供热水回路和供热水用热交换器收纳在第1壳体中。在供热水用加热回路中,设置有用于使热介质循环的泵。另外,该供热水装置具有第2壳体,该第2壳体收纳有作为对容器内的热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的热泵单元。容器和热泵单元通过热介质配管连接成环状,形成加热回路。此外,在容器、供热水用加热回路、加热回路中流动的热介质,使用从供水源供给的水。根据该结构,加热回路和供热水用加热回路成为闭回路。即,该供热水装置不是利用加热单元直接对向供热水终端供给的热水进行加热的直接加热方式的供热水装置,而是利用由加热单元加热后的热介质对向供热水终端供给的热水进行加热的间接加热方式的供热水装置。因此,除了补充热介质的情况以外,不会有新的水流入到该闭回路的内部。因此,在容器、供热水用加热回路、加热回路中流动的热介质中包含的硬度成分,被限定为一定量。当含有很多硬度成分的水(热介质)被加热至高温时,水垢析出,在配管内堆积而产生堵塞。但是,如前所述,在容器、供热水用加热回路、加热回路中流动的热介质中包含的硬度成分被限定为一定量。其结果,能够实现即使在使用硬水的地区,也能够长期使用的供热水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78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容器、供热水用加热回路、一般供热水回路被收纳在1个壳体中。其结果,具有该壳体变得大型,设置场所受到限定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使间接加热方式的供热水装置的设置的自由度增大。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热介质与要供给到供热水终端的水进行热交换的供热水热交换器;与上述供热水热交换器连接,上述热介质流动的热介质路径;与上述供热水热交换器连接,水从供水源向上述供热水终端流动的供热水路径;和收纳有上述供热水热交换器、上述热介质路径和上述供热水路径的壳体,在上述壳体设置有:上述热介质从上述壳体外向上述热介质路径流入的第1端口;上述热介质从上述热介质路径向上述壳体外流出的第2端口;上述水从上述壳体外向上述供热水路径流入的供水端口;和上述水从上述供热水路径向上述壳体外流出的供热水端口。由此,能够将生成或供给高温的热介质的装置(加热装置、容器等)和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分体设置。其结果,设置的自由度增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将生成或供给高温的热介质的装置(加热装置、容器等)和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分体设置。因此,能够将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与生成或供给高温的热介质的装置组合而构成供热水装置,使进行供热水装置的设置时的自由度增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和供热水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该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和供热水装置的另一个概略结构图。图3是表示碳酸钙(CaCO3)的溶解度的图表。图4是该供热水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该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该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该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的内部结构的顶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和供热水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是一种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热介质与要供给到供热水终端的水进行热交换的供热水热交换器;与上述供热水热交换器连接,上述热介质流动的热介质路径,与上述供热水热交换器连接,水从供水源向上述供热水终端流动的供热水路径;和收纳有上述供热水热交换器、上述热介质路径和上述供热水路径的壳体,在上述壳体设置有:上述热介质从上述壳体外向上述热介质路径流入的第1端口;上述热介质从上述热介质路径向上述壳体外流出的第2端口;上述水从上述壳体外向上述供热水路径流入的供水端口;上述水从上述供热水路径向上述壳体外流出的供热水端口。由此,能够将生成或供给高温的热介质的装置(加热装置、容器等)和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分体设置。因此,能够将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与生成或供给高温的热介质的装置组合而构成供热水装置,使进行供热水装置的设置时的自由度增大。此外,可以在热介质路径设置用于使热介质流动的输送单元。另外,可以在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设置将供热水路径和热介质路径连接的旁通路径。由此,当在热介质路径中流动的热介质的量减少的情况下,能够使在供热水路径中流动的水经由旁通路径流入热介质路径。即,热介质路径的热介质的补充变得容易。另外,可以在热介质路径设置有在热介质温度改变而体积增大的情况下,流入其增大的体积量的热介质的缓冲容器。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的特征在于,特别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中,在上述热介质路径设置有输送上述热介质的输送单元,上述输送单元配置在比上述第1端口和上述第2端口高的位置。由此,在比第1端口和第2端口靠上方侧的位置配置有输送单元,因此,能够使在输送单元的内部滞留的热介质经由第1端口和第2端口容易地排出。此外,优选在输送单元设置有设置于输送单元的下方侧的具有第1排出口的第1排出路。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在输送单元的内部滞留的热介质排出。此外,优选输送单元的吸入口设置于比输送单元的排出口靠下方侧的位置。另外,优选与输送单元的排出口连接的热介质配管,在向上方延伸设置后,与比输送单元靠下方侧的第2端口连接。由此,能够容易地将流入热介质路径的空气排出。因此,能够防止空气滞留在输送单元内从而防止破损。此外,优选在热介质路径中,第1端口和第2端口设置于比供热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流入部和热介质流出部靠下方的位置。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在供热水用热交换器的内部滞留的热介质排出。此外,优选在热介质路径设置有第2排出路,该第2排出路从热介质配管分支,与设置于比第1端口、第2端口和输送单元靠下方侧的位置的第2排出口连接。由此,在热介质路径中滞留的热介质的排出变得容易。在此,优选第2排出路,以供热水热交换器为基准,设置于与设置有输送单元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热介质路径。此外,可以设置第1排出路和第2排出路两者,另外,也可以仅设置其中的任一者。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面的特征在于,特别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或第2方面中,在比上述供热水热交换器靠上游侧的上述供热水路径设置有流量检测单元。由此,能够利用流量检测单元,检测在供热水热交换器中被加热前的水的流量。水中的硬度成分在高温环境下容易作为水垢析出,但是,通过在供热水热交换器的上游侧的供热水路径配置流量检测单元,检测被加热前的水的流量,能够不受水垢的影响,准确地检测在供热水路径中流动的水的流量。此外,作为流量检测单元,能够使用对流动了规定的流量的流体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流量传感器、或检测规定的流量的流量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面的特征在于,特别是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介质与要供给到供热水终端的水进行热交换的供热水热交换器;与所述供热水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热介质在其中流动的热介质路径;与所述供热水热交换器连接,水从供水源向所述供热水终端流动的供热水路径;和收纳了所述供热水热交换器、所述热介质路径和所述供热水路径的壳体,在所述壳体设置有:所述热介质从所述壳体外向所述热介质路径流入的第1端口;所述热介质从所述热介质路径向所述壳体外流出的第2端口;所述水从所述壳体外向所述供热水路径流入的供水端口;和所述水从所述供热水路径向所述壳体外流出的供热水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3.14 JP 2014-0515181.一种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介质与要供给到供热水终端的水进行热交换的供热水热交换器;与所述供热水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热介质在其中流动的热介质路径;与所述供热水热交换器连接,水从供水源向所述供热水终端流动的供热水路径;和收纳了所述供热水热交换器、所述热介质路径和所述供热水路径的壳体,在所述壳体设置有:所述热介质从所述壳体外向所述热介质路径流入的第1端口;所述热介质从所述热介质路径向所述壳体外流出的第2端口;所述水从所述壳体外向所述供热水路径流入的供水端口;和所述水从所述供热水路径向所述壳体外流出的供热水端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介质路径设置有输送所述热介质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配置在比所述第1端口和所述第2端口高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比所述供热水热交换器靠上游侧的所述供热水路径设置有流量检测单元。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端口和所述供热水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山繁男山本照夫重田明广森胁俊二柴田裕史金子浩孝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