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PE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33234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1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PE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PE废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入第二反应池,另一部分通入中和池;向第二反应池中通入电石渣浆废水,进行酸碱中和;将在第二反应池进行中和后的废水通入第二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和过滤;将处理过后的废水通入中和池,与另一部分还未经处理过的CPE废水进行中和。降低了污水处理过程外加酸、碱及其它药剂的使用,结构简单,处理成本低,节能环保,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CPE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CPE废水氯离子含量高,pH值较低,为0以下;污染物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氯气,在水中形成HCl所致,同时夹带一些PE等固体杂质。该废水特点为pH低,B/C比低,生化性极差,无法使用生化法治理;而使用化学法,仅pH达标用于酸碱中和的碱用量都十分巨大,导致治理成本高昂,超出许多该类型化工厂用于污水治理的预算。因此要想降低CPE废水治理的成本,降低碱的成本是关键。而生产CPE的化工厂前部工段往往都有利用电石生产乙炔而产生强碱性的电石渣浆废水,电石渣浆废水主要成分为Ca(OH)2,废水呈强碱性,可以用来与CPE废水进行中和,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一方面减少电石渣浆废水的排放,另一方面减少CPE废水治理的成本。现在针对利用电石渣浆废水治理CPE废水有一些研究,但工艺不稳定,且需要投加大量絮凝剂、酸、碱或NaClO、O3等氧化剂,导致处理成本高昂。因此找到一种价格低廉CPE废水处理工艺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利用电石渣浆废水处理CPE废水的工艺,降低了污水处理过程外加酸、碱及其它药剂的使用,结构简单,处理成本低,节能环保,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PE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CPE废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入第二反应池,另一部分通入中和池;2)向第二反应池中通入电石渣浆废水,进行酸碱中和;3)将在第二反应池进行中和后的废水通入第二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和过滤;4)将处理过后的废水通入中和池,与另一部分还未经处理过的CPE废水进行中和。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后,还有以下步骤:5)将在中和池中进行中和后的废水通入调节池中,向调节池中加入一定量的调节药剂;6)将调节后的废水通过检测池,进行检测,检测达标后外排。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5)中,所述调节池包括第一调节池和第二调节池,第一调节池内设有曝气管,废水先通入第一调节池中,在第一调节池中停留1~3h进行充分曝气,然
后废水从第一调节池中通入第二调节池,向第二调节池中加入一定量的调节药剂,调节药剂为合适浓度的NaOH,使第二调节池中调节出水PH=6~9。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以下处理过程:将CPE废水通入曝气调节池中进行曝气调节。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将一部分的CPE废水要通入第二反应池中之前,还包括以下处理过程:将一部分将要通入第二反应池中的CPE废水先通入第一反应池中,向第一反应池中加入一定量的脱硫药剂并进行搅拌,再将这一部分处理后的废水通入第二反应池。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电石渣浆废水加入第二反应池中前,还要进行以下处理过程:将电石渣浆废水通入第一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泥水分离。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向第二反应池中通入电石渣浆废水时进行搅拌。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反应池和中和池内均设有曝气管,曝气管与外部风机连接。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将在第二反应池进行中和后的废水通入第二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并将第二沉淀池中底泥排入集泥池中,将上层的清夜排入砂滤池进行过滤。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将处理过后的废水通入中和池,与另一部分还未经处理过的CPE废水进行中和过程中进行搅拌。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电石渣浆废水与CPE废水中和反应,实现了以废治废,不需要使用额外的氧化剂去氧化电石渣浆废水带来的硫化物污染,无多余药剂使用,处理成本低廉,通过CPE废水分支投入反应过程的设计,节省了处理过程对额外酸的需要,满足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不同阶段对酸的不同需求,在去除CPE废水中污染因子的同时,电石渣浆废水带来的污染因子也一并进行处理,出水各污染因子均能达标,降低了污水处理过程外加酸、碱及其它药剂的使用,结构简单,处理成本低,节能环保,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CPE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CPE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中,1-曝气调节池,2-第一反应池,3-第一沉淀池,4-第二反应池,5-第二沉淀池,6-砂滤池,7-中和池,8-第一调节池,9-第二调节池,10-集泥池,11-碱池,12-检测池,13-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的CPE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CPE废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入第二反应池4,另一部分通入中和池7;2)向第二反应池4中通入电石渣浆废水,进行酸碱中和;3)将在第二反应池4进行中和后的废水通入第二沉淀池5中,进行沉淀和过滤;4)将处理过后的废水通入中和池7,与另一部分还未经处理过的CPE废水进行中和。通过电石渣浆废水与CPE废水中和反应,实现了以废治废,不需要使用额外的氧化剂去氧化电石渣浆废水带来的硫化物污染,无多余药剂使用,处理成本低廉,通过CPE废水分支投入反应过程的设计,节省了处理过程对额外酸的需要,满足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不同阶段对酸的不同需求,在去除CPE废水中污染因子的同时,电石渣浆废水带来的污染因子也一并进行处理,出水各污染因子均能达标,降低了污水处理过程外加酸、碱及其它药剂的使用,结构简单,处理成本低,节能环保,实用性强。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后,还有以下步骤:5)将在中和池7中进行中和后的废水通入调节池中,向调节池中加入一定量的调节药剂;6)将调节后的废水通过检测池12,进行检测,检测达标后外排。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所述调节池包括第一调节池8和第二调节池9,第一调节池8内设有曝气管,废水先通入第一调节池8中,在第一调节池8中停留1~3h进行充分曝气,然后废水从第一调节池8中通入第二调节池9,向第二调节池9中加入一定量的调节药剂,调节药剂为合适浓度的NaOH,使第二调节池9中调节出水PH=6~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以下处理过程:将CPE废水通入曝气调节池1中进行曝气调节;使CPE废水均质均量便于进行后续处理。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将一部分的CPE废水要通入第二反应池4中之前,还包括以下处理过程:将一部分将要通入第二反应池4中的CPE废水先通入第一反应池2中,向第一反应池2中加入一定量的脱硫药剂并进行搅拌,预溶解脱硫药剂,再将这一部分处理后的废水通入第二反应池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电石渣浆废水加入第二反应池4中前,还要进行以下处理过程:将电石渣浆废水通入第一沉淀池3中进行沉淀、泥水分离。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向第二反应池4中通入电石渣浆废水时进行搅拌;使酸碱中和更加均匀。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应池4和中和池7内均设有曝气管,曝气管与外部风机13连接;通过曝气调节使不同的废水混合更加均匀。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将在第二反应池4进行中和后的废水通入第二沉淀池5中进行沉淀,并将第二沉淀池5中底泥排入集泥池10中,将上层的清夜排入砂滤池6进行过滤。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将处理过后的废水通入中和池7,与另一部分还未经处理过的CPE废水进行中和过程中进行搅拌;使中和过程更加均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污水处理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PE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CPE废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入第二反应池,另一部分通入中和池;2)向第二反应池中通入电石渣浆废水,进行酸碱中和;3)将在第二反应池进行中和后的废水通入第二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和过滤;4)将处理过后的废水通入中和池,与另一部分还未经处理过的CPE废水进行中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PE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CPE废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入第二反应池,另一部分通入中和池;2)向第二反应池中通入电石渣浆废水,进行酸碱中和;3)将在第二反应池进行中和后的废水通入第二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和过滤;4)将处理过后的废水通入中和池,与另一部分还未经处理过的CPE废水进行中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E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后,还有以下步骤:5)将在中和池中进行中和后的废水通入调节池中,向调节池中加入一定量的调节药剂;6)将调节后的废水通过检测池,进行检测,检测达标后外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PE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调节池包括第一调节池和第二调节池,第一调节池内设有曝气管,废水先通入第一调节池中,在第一调节池中停留1~3h进行充分曝气,然后废水从第一调节池中通入第二调节池,向第二调节池中加入一定量的调节药剂,调节药剂为合适浓度的NaOH,使第二调节池中调节出水PH=6~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E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以下处理过程:将CPE废水通入曝气调节池中进行曝气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毅李晶何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化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