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级导电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2061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8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级导电胶带,包括软铝板层、麦拉片层、石墨导热层、离型膜层、第一水胶层、第二水胶层、印刷导电水胶层和保护层,其中离型膜层设置在第一水胶层上,印刷导电水胶层通过80目网版印刷在软铝板层上,软铝板层、麦拉片层、石墨导热层和第二水胶层通过双面胶组合在一起共同形成导电层,石墨导热层设置在软铝板层的中间部位,导电层下方设有保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层材料组合,且四周及中间均具备导电效果。直接印刷在产品上,不受胶体结构限制,一片产品多处导电胶均可一次性印刷完成。使整个产品连接为一个导体,实现任何一点接触均可释放静电的效果。而且具有高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电胶带
,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印刷级导电胶带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上各类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体积越来越簿、小、轻化,在纯平显示管、电脑显示器、等离子液晶电视和显示器、通讯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电子元件系统中越来越多使用到导电胶带。这种导电胶带通常是采用金属铜箔、金属铝箔或者聚酯纤维导电布为基材,用以在高频传输时遮蔽或隔离电磁波或无限电波的干扰,通常由于其导电胶带本身对导电性能的要求较高,在保证屏蔽性能的同时容易因为导电组分以及胶带厚薄度的原因导致胶带粘接性能下降。因此,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印刷级导电胶带,其采用多层材料组合,且四周及中间均具备导电效果,而且产品组装后有很好的粘结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级导电胶带,包括:软铝板层、麦拉片层、石墨导热层、离型膜层、第一水胶层、第二水胶层、印刷导电水胶层和保护层,其中所述离型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胶层上,所述印刷导电水胶层通过80目网版印刷在所述软铝板层上,所述软铝板层、麦拉片层、石墨导热层和所述第二水胶层通过双面胶组合在一起共同形成导电层,所述石墨导热层设置在所述软铝板层的中间部位,所述导电层下方设有所述保护层。优选地,所述保护层包括特氟龙层和保护膜层,所述软铝板层下方依次设有所述特氟龙层和所述保护膜层。优选地,所述第一水胶层和/或所述第二水胶层为3M7533水胶层。优选地,所述离型膜层为LPET5010离型膜层。优选地,所述双面胶为TESA 4983双面胶。优选地,所述保护膜层为TR5001-LLG保护膜层。优选地,所述麦拉片层为SW83G麦拉片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印刷级导电胶带,采用多层材料组合,且四周及中间均具备导电效果。直接印刷在产品上,不受胶体结构限制,一片产品多处导电胶均可一次性印刷完成。使整个产品连接为一个导体,实现任何一点接触均可释放静电的效果。而且具有高粘性(550-700g),产品组装后有很好的粘结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印刷级导电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离型膜层,2.第一水胶层,3.第二水胶层,4.印刷导电水胶层,5.保护层,6.软铝板层,7.麦拉片层,8.石墨导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技术的一种印刷级导电胶带,包括:软铝板层6、麦拉片层7、石墨导热层8、离型膜层1、第一水胶层2、第二水胶层3、印刷导电水胶层4和保护层5,其中所述离型膜层1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胶层2
上,所述印刷导电水胶层4通过80目网版印刷在所述软铝板层6上,所述软铝板层6、麦拉片层7、石墨导热层8和所述第二水胶层3通过双面胶组合在一起共同形成导电层,所述石墨导热层8设置在所述软铝板层6的中间部位,所述导电层下方设有所述保护层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离型膜层1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水胶层2、所述软铝板层6的截面面积,所述印刷导电水胶层4设置在所述软铝板层6的四周,所述麦拉片层7设置在所述第二水胶层3上,所述第二水胶层3设置在所述软铝板层6上;所述石墨导热层8的侧边与所述麦拉片层7和所述第二水胶层3接触,其底部与所述软铝板层6相接触,如此可以保证四周及中间均具备导电效果。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制麦拉片层7和石墨导热层8二者的具体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优选地,所述保护层5包括特氟龙层和保护膜层,所述软铝板层6下方依次设有所述特氟龙层和所述保护膜层。本实施例中,所述软铝板层6相对于传统的铜箔层具有较高的散热性能,所述石墨导热层8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可以快速的吸收所述软铝板层6产生出来的热量并排出。即充分利用了所述石墨导热层8和所述软铝板层6的高导热性能和高散热性能,两种结构的叠加使得整体的散热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所述印刷导电水胶层4的设置可以保证电流通过所述印刷导电水胶层4传递到所述软铝板层6,实现导电的功能。本实施例所述的印刷级导电胶带集导热、导电等功效于一身,提升了其整体的品质,可以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优选地,所述第一水胶层2和/或所述第二水胶层3为3M7533水胶层。优选地,所述离型膜层1为LPET5010离型膜层1。优选地,所述双面胶为TESA 4983双面胶。优选地,所述保护膜层为TR5001-LLG保护膜层。优选地,所述麦拉片层7为SW83G麦拉片层7。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软铝板层6上设有一防腐层,所述双面胶层采用改性丁基橡胶层,其厚度在50~150um之间。改性丁基橡胶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材料,诸如高阻尼改性丁基橡胶,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采用高阻尼改性丁基橡胶作为胶层材料,使得整体具有极佳的减震缓冲性能和阻水性能。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该改性丁基橡胶主要以丁基橡胶为主,加入三元乙丙橡胶,异丁橡胶,氯丁橡胶,同时加入增粘树脂增粘,在确保粘结力的基础上提高整体的阻水性能、电气绝缘性和耐化性能。所述离型膜层1中朝向所述第一水胶层2的一面上均匀设有多个突起。将离型膜层1设计为表面均布凸起,再以该面朝向第一水胶层2时会使得该胶层的表面形成网格以至凹凸不平,在人工贴服时,不会在贴服面产生很难排出的气泡。本实施例所述的印刷级导电胶带,其采用多层材料组合,且四周及中间具备导电效果;直接印刷在产品上,不受胶体结构限制,一片产品多处导电胶均可一次性印刷完成,烘干后具有粘性(一般的导电油墨在烘干后则不具有粘性),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整个产品连接为一个导体,实现任何一点接触均可释放静电的效果。而且具有高粘性(550-700g),产品组装后有很好的粘结力。石墨导热层8的设置也使得其具有散热功能和局部3D效果。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级导电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软铝板层、麦拉片层、石墨导热层、离型膜层、第一水胶层、第二水胶层、印刷导电水胶层和保护层,其中所述离型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胶层上,所述印刷导电水胶层通过80目网版印刷在所述软铝板层上,所述软铝板层、麦拉片层、石墨导热层和所述第二水胶层通过双面胶组合在一起共同形成导电层,所述石墨导热层设置在所述软铝板层的中间部位,所述导电层下方设有所述保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级导电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软铝板层、麦拉片层、石墨导热层、离型膜层、第一水胶层、第二水胶层、印刷导电水胶层和保护层,其中所述离型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胶层上,所述印刷导电水胶层通过80目网版印刷在所述软铝板层上,所述软铝板层、麦拉片层、石墨导热层和所述第二水胶层通过双面胶组合在一起共同形成导电层,所述石墨导热层设置在所述软铝板层的中间部位,所述导电层下方设有所述保护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级导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贾志江陈吉平庞丛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