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FS技术公司专利>正文

锚孔的形成方法以及扩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1126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6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锚孔的形成方法以及扩径装置,其能够实现通过离心力使刀刃部向径向移动来磨削扩径部的情况下的、离心力的合理化。其是将扩径用扁钻(20)插入到在混凝土制的固定体(2)穿孔的底孔部(3)之后,使扩径用扁钻(20)旋转,通过离心力使扩径用扁钻(20)的刀刃部(31)向径向移动并且磨削底孔部(3)的一部分来形成扩径部(4)的后施工锚(100)用的锚孔(1)的形成方法,为了磨削扩径部(4)而施加的离心力的最低值为0.75N,优选为1.1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后施工锚被锚固的锚孔的形成方法,特别是涉及在底孔部的一部分形成扩径部的锚孔的形成方法以及扩径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在底孔部的一部分形成扩径部的锚孔的形成方法,已知有使用孔底钻装置进行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该情况下的锚孔用于锚固树脂类锚,底孔形成为比较大的直径(直径90mm左右以上)。孔底钻装置具备插入底孔的中空圆筒状的筒体、落位在底孔的开口边缘部,并经由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筒体的挡片部件、在同轴上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筒体卡合,并与筒体一体旋转的轴、被设置在筒体的前端侧,并在外周面具有四个导槽的圆锥梯形形状的圆锥部、被安装于轴的前端部,并与各导槽卡合的四个臂、被交替地设置在四个臂的前端部外表面的两个刀刃以及两个引导部。刀刃以及引导部在吊起轴的状态下位于筒体的内侧。若使插入到底孔的筒体以及轴一体旋转,使轴向下运动,则通过圆锥部的导槽而四个臂向下运动并且向外侧张开。由此,刀刃磨削底孔的内周面,在底孔的底部(最里部)形成扩径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0243号公报在这样的通过以往的孔底钻装置的扩径部的形成方法中,装置构成较复杂,所以存在虽然能够应用于树脂类锚用的粗径的底孔(锚孔),但不能够应用于金属膨胀锚用的细径的底孔(锚孔)的问题。例如,若利用离心力,使四个臂向外侧张开,则能够使筒体与轴一体化,作为整体能够实现装置构成的简单化。但是,这样一来,即使能够使其与细径的底孔(锚孔)对应,若给予各臂的离心力不够,则也不能够磨削底孔来形成扩径部。或者,底孔的磨削需要时间,在与作业效
率相称那样的短时间不能够形成扩径部。离心力的大小由给予对象物的重量、旋转半径、角速度的参数决定,其中重量和旋转半径受到形成的锚孔的直径制约。另外,角速度受到钻机主体的转速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通过离心力使刀刃部向径向移动来磨削扩径部的情况下的、离心力的合理化的锚孔的形成方法以及扩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锚孔的形成方法是在将扩径用扁钻插入到在混凝土制的固定体穿孔的底孔部的状态下,使扩径用扁钻旋转,通过离心力使扩径用扁钻的刀刃部向径向移动并且磨削底孔部的一部分形成扩径部的、后施工锚用的锚孔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磨削扩径部而施加的离心力的最低值为0.75N。该情况下,优选为了磨削扩径部而施加的离心力的最低值为1.1N。根据这些构成,如后述那样,能够在底孔部形成扩径尺寸在0.3mm以上(磨削深度在0.15mm以上)的扩径部。即,通过使为了磨削扩径部而施加的离心力最低值为0.75N,更优选为1.1N,能够在底孔部在短时间内形成适当的扩径部。另外,优选扩径用扁钻的转速在2500rpm以上40000rpm以下。该情况下,优选扩径用扁钻的转速在9000rpm以上20000rpm以下。根据该构成,如后述那样,通过使扩径用扁钻的转速在2500rpm以上40000rpm以下,更优选在9000rpm以上20000rpm以下,能够使相对于底孔部的扩径部的扩径尺寸在0.5mm以上。另外,扩径用扁钻的动力源使用市售的电钻,能够形成适当的扩径部。另外,优选用于形成一个扩径部的扩径用扁钻的旋转驱动时间在5s以上20s以下。根据该构成,通过使扩径用扁钻的旋转驱动时间即扩径部的形成作
业时间在5s以上20s以下,能够在短时间作业高效地形成扩径部。另一方面,优选刀刃部由具有100/120目以上16/18目以下的粒子径的金刚石刀刃构成。该情况下,优选刀刃部由具有50/60目以上16/18目以下的粒子径的金刚石刀刃构成。根据这些构成,即使作用给刀刃部的离心力比较小,也能够高效地磨削底孔部的内周面。特别是,若除了金刚石刀刃的磨削性能进一步考虑成本,则优选使刀刃部在50/60目以上16/18目以下。本专利技术的扩径装置是由上述的锚孔的形成方法所使用的扩径用扁钻、和使扩径用扁钻旋转的电钻构成的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扩径用扁钻具备磨削扩径部的多个刀刃部、以分别能够向径向移动的方式保持多个刀刃部的刀刃保持部、以及支承刀刃保持部的杆部,多个刀刃部通过随着旋转的离心力,以相对于刀刃保持部向径向外侧扩开的方式移动。根据该构成,若在插入到底孔部的状态下使杆部旋转,则钻头部的多个刀刃部分别受到离心力而向径向外侧移动。即,与刀刃保持部一起旋转的多个刀刃部由于离心力而以向径向外侧扩开的方式移动,并磨削底孔部的一部分而使其扩径。该情况下,由于是利用离心力使多个刀刃部移动的构成,所以能够使结构简单化。另外,插入底孔部的多个刀刃部能够与刀刃保持部一起在径向集中地配置,也能够使其与细径的底孔部对应(扩径)。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锚孔的剖视图。图2是用于形成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锚孔的扩径部的扩径装置的结构图。图3是扩径用扁钻的钻头部一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锚固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锚孔的后施工锚的结构图。图5是使扩径用扁钻的转速与刀刃部的金刚石粒子径变化形成的扩径部的扩径尺寸的试验结果的图。图6是试验所使用的刀刃部的尺寸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锚孔的形成方法以及扩径装置进行说明。该锚孔是在底孔部的里侧具有扩径部的锚孔,形成(穿孔)在混凝土建筑框架等混凝土制的固定体。以下,对锚孔的形状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对具有用于形成该锚孔的扩径部的扩径用扁钻的扩径装置、以及锚固于该锚孔的专用的后施工锚(金属膨胀锚)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锚孔的剖视图。如该图所示,锚孔1被形成于混凝土制的固定体2(例如混凝土建筑框架、混凝土基础)。锚孔1具有在固定体2穿孔的笔直形状的底孔部3、和在底孔部3的里部(前端部)与底孔部3相比粗径地形成的扩径部4。扩径部4由存在两个位置的环状台阶部5且从底孔部3向外侧突出的圆筒状的部分构成。另外,底孔部3隔着扩径部4具有开口部3a侧的较长的开口侧孔部3b、和孔底侧的较短的底侧孔部3c。该情况下,底孔部3利用空心钻,振动钻,锤钻等进行穿孔。另外,扩径部4通过后述的具有扩径用扁钻20的扩径装置10形成。此外,扩径部4也可以是圆锥形的筒状。接下来,参照图2以及图3,对扩径装置10进行说明。图2是具有扩径用扁钻20的扩径装置10的结构图,图3是扩径用扁钻20的钻头部一周的分解立体图。如两图所示,扩径装置10具有作为动力源的手持电钻11、安装于电钻11的冷却液配件12、以及安装于冷却液配件12的扩径用扁钻20。即,扩径用扁钻2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在被设置于冷却液配件12的前端部的旋转轴13。在旋转轴13形成有冷却液的流路,另一方面冷却液配件12连接图外的冷却液供给装置,冷却液从该冷却液供给装置经由冷却液配件12供给到扩径用扁钻20。在实施方式的扩径装置10中,在冷却液配件12
安装穿孔用扁钻(例如,金刚石取心钻头)对底孔部3进行穿孔之后,优选代替穿孔用扁钻而安装扩径用扁钻20,对底孔部3的里部进行扩径。扩径用扁钻20具备在前端部进行底孔部3的扩径的钻头部21、和在基端侧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安装于电钻11侧的旋转轴13(冷却液配件12),并在前端侧在基部并在同轴上支承钻头部21的轴部22。钻头部21具有磨削底孔部3的两个刀刃部31、以能够向径向移动的方式保持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锚孔的形成方法,是在将扩径用扁钻插入到在混凝土制的固定体穿孔的底孔部的状态下,使上述扩径用扁钻旋转,通过离心力使上述扩径用扁钻的刀刃部向径向移动并且磨削上述底孔部的一部分来形成扩径部的、后施工锚用的锚孔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磨削上述扩径部所施加的离心力的最低值为0.75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20 JP 2014-2358431.一种锚孔的形成方法,是在将扩径用扁钻插入到在混凝土制的固定体穿孔的底孔部的状态下,使上述扩径用扁钻旋转,通过离心力使上述扩径用扁钻的刀刃部向径向移动并且磨削上述底孔部的一部分来形成扩径部的、后施工锚用的锚孔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磨削上述扩径部所施加的离心力的最低值为0.75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孔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磨削上述扩径部所施加的离心力的最低值为1.1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孔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扩径用扁钻的转速在2500rpm以上40000rp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孔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扩径用扁钻的转速在9000rpm以上20000rp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正吾
申请(专利权)人:FS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