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仪顺专利>正文

缓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0802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降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个下端设有吊勾的固定板,紧固于固定板上的制动导轮,枢接于固定板上的活动导轮,与活动导轮连结的制动手把以及与固定板铰接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制动导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活动导轮轮面两侧,两制动导轮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动导轮的最大轮径。该缓降装置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较高的咬合力和安全性好的优点,适合于高楼救生使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降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以救生安全下落的缓降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较高咬合力的缓降装置。在已有技术中,缓降装置主要由一个下端设有吊勾的固定板、固定于固定板上的制动导轮、位于制动导轮下方与固定板枢接的活动导轮、与活动导轮连结的制动手把以及与固定板铰接的盖板组成。不同的是有的缓降装置是通过控制手把让活动导轮靠近或离开制动导轮,使之与绳索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加或减少来控制缓降装置的下降速度或停止下降;有的则通过控制手把使与之连接的制动块紧靠或离开制动导轮来实现。上述现有缓降装置的不足之处是它们用以增加缓降装置与绳索间摩擦阻力的着力处只有一处。因此,所产生的摩擦阻力毕竟有限,一旦缓降装置与绳索之间的摩擦阻力不足以支撑人体的重力,很容易造成负载人体的缓降装置块速降落,造成危险。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缓降装置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咬合力,安全性好的缓降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该缓降装置包括有一个下端设有吊勾的固定板,紧固于固定板上的制动导轮,枢接于固定板上的活动导轮,与活动导轮连结的制动手把以及与固定板铰接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制动导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活动导轮轮面两侧,两制动导轮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动导轮的最大轮径。本缓降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使用时将绳索一端紧固于建筑-->物上,让其下端经其中一制动导轮之内侧轮面穿过该制动导轮与活动导轮轮面之间的间隙,绕过活动导轮之轮面后穿过另一制动导轮与活动导轮轮面之间的间隙,再绕过该制动导轮之轮面后让绳索垂下。当人体吊挂于固定板下端的吊勾时,绳索受人体重量作用产生一个拉力,使活动导轮动并上提,其轮面紧靠两个制动导轮之轮面,绳索受夹,与制动导轮和活动导轮接触的摩擦力阻力增大。当摩擦阻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缓降装置不下降。若被救生的人用手紧握制动手把,使之往固定板方面靠近,活动导轮离开两个制动导轮,对绳索不产生夹紧力,绳索与导轮间的摩擦阻力就减少,缓降装置缓缓下降。因此,通过调整控制手把的握力,就可实现缓降和停止下降。从本技术的改进和使用状况可见,增加本技术导轮与绳索间摩擦阻力的着力处有两个,所产生的摩擦阻力显然增高。因此,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高的咬合力,使用更为安全。此外,本技术的结构并不复杂,容易制造。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造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开盖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开盖状态图。如图1所示,固定板1为一块长方体,在其下端开有一个吊勾5,在吊勾5上端的固定板上还设有一弹性片6,以控制吊勾5的开闭。活动导轮2与控制手把3连接在一起,并以活动导轮2相对于控制手把4的另一端枢接于固定板1上,通过控制手把4可调整治动导轮2-->的升降。在该枢接轴上还装有一根扭转弹簧7以便于活动导轮2的复位。活动导轮2的截面可以是一个去掉上部不起作用部份的大半圆,以减轻重量。两个制动导轮3固定于活动导轮2缺口部分上方的两侧,两个制动导轮3之间的距离要小于活动导轮2的直径。在活动导轮2绕枢接轴主上转动时其轮面能触及两个制动导轮3的辐面,往下转动时能有较大的空间让绳索8通过。两个制动导轮3亦可去掉不起作用的部份以减少所占的面积和减轻重量。与固定板1形状相同的盖板9可以对称地铰接于固定板1的上端或侧端,在穿好绳索9后可将盖板8与固定板1合在一起。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活动导轮2可以为一个椭圆形的轮体以其圆心枢接于固定板上,制动导轮3设置于活动导轮2两侧,其距离要小于活动导轮2的长径。当活动导轮2的长径部份转至两个制动导轮3的轮面上时就可将绳索9夹紧,而当活动导轮2的长径部份转至离开制动导轮3的轮面时,其短径部份不接触制动导轮3,绳索9不再受夹,可自由滑动。因此,通过控制手把4亦可控制缓降装置的下滑速度和停止下滑。本技术适合于高楼救生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降装置,包括有一个下端设有吊勾(5)的固定板(1),紧固于固定板(1)上的制动导轮(3),枢接于固定板(1)上的活动导轮(2),与活动导轮(2)连结的制动手把(4)以及与固定板(1)铰接的盖板(8),其特征在于制动导轮(3)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活动导轮(2)的两侧,两制动导轮(3)间的距离小于活动导轮(2)的最大轮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降装置,包括有一个下端设有吊勾(5)的固定板(1),紧固于固定板(1)上的制动导轮(3),枢接于固定板(1)上的活动导轮(2),与活动导轮(2)连结的制动手把(4)以及与固定板(1)铰接的盖板(8),其特征在于制动导轮(3)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活动导轮(2)的两侧,两制动导轮(3)间的距离小于活动导轮(2)的最大轮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导轮(2)为一个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景阳
申请(专利权)人:陈仪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