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卓坤霖专利>正文

逃生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73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逃生索,系由基座、拉绳、安全吊钩所组成。基座上设有滑轮及挂架,挂架设一环体供拉绳从中穿过,绕至滑轮另一侧。在环体前方之拉绳枢固一安全吊钩,当拉动滑轮另一侧挂绳时,可使安全吊钩嵌往于环体上。当人们迂到紧急逃生情况使用时,可迅速将逃生索主体挂于外墙,同时,应用煞车片设计一缓降握把及一刹车握把,使用者依照逃生时的状况可自行控制下滑的速度,架设快捷方便,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逃生索目前逃生设备的设计一般如图1所示,系在阳台(10)内侧固定一固定架(11),当火灾时将固定架(11)上端向阳台(10)外侧翻移,形成悬空挂在阳台(10)的外侧,再将逃生索(12)吊挂在其下方,逃生的人再沿该逃生索(12)下滑。此一将逃生索(12)挂在阳台(10)外,在使用时存在下列缺陷:第一:当逃生者爬上阳台(10)时,逃生索(12)却在人的下方,要在悬空的空中爬到逃生索(12),必需有第三者在阳台(10)内相互扶助,方可减少坠楼的二次意外事故发生。第二,逃生索的构件必需在固定架(11)上端移至阳台(10)外成悬空时,再将逃生索(12)吊挂在其下端,在这过程中常因不熟悉情况及构件重量过重,而无法完成或速度太慢而延误逃生时机。第三,在第一项所述中爬到阳台(10)再到逃生索(12)的过程中,对于胆量太小或妇孺来讲不仅动作困难,又失去平衡感。再加上在逃生索由一安全索套套在身上而顺延逃生索(12)下滑的瞬间,必需先克服恐惧、紧张、失去平衡从高空坠落的精神不安,在这几秒钟的动作过程中则需要更多时间来克服心理障碍,故而对于逃生时机的延误,将可能造成更多不幸事件的发生。综上所述,传统的逃生索仅为简单的机构结构功效设计,并未考虑在使用时,人们处在紧张忧虑和精神不安过程中会影响到人体动作的灵活性,加之受难者在准备逃生时可能对该逃生设备的不了解,而无法顺利完成逃生索的吊挂以及在攀爬的过程中,其失足坠楼的危险性亦相对的提高,尤其是在使用前无法事先检验逃生是否有故障,以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是目前逃生设备的不足。针对前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逃生索,该逃生索在安装架设时简易迅速并保证使用安全的前题下,使用前第一位使用者可以先在阳台内试用及检测,以确保后者使用的安全;并考虑高空人体攀爬的工学机能性及心里平衡感,让逃生者在逃生过程中,降低对逃生设备使用的恐惧感,使逃生者除第一位因试用逃生设备而较慢外,后者皆能快速的逃离火灾现场。本技术一种逃生索,其系包括一基座、一拉绳、一安全吊钩等所组成。其中基座上设一滑轮及一挂架,该挂架设一环体以供拉绳从中贯穿而过,绕至滑轮另一侧;在环体前方之拉绳则枢固一安全吊钩,当拉动滑轮另一侧的拉绳-->时,可安全吊钩嵌住于环体上。该逃生索除基座、拉绳和安全吊钩外,还包括有缓降握把组和煞车握把组等组成。其中该缓降握把以两支为一组,其中,在前端各设有复数的固定爪,该固定爪设一凹缘,供枢设煞车片以夹紧逃生索;且在固定爪前端分设有凹缘及凸缘可相互嵌合,其上设有中心孔可枢固一中心轴,使两支缓降握把以该中心轴可作开合;另煞车握把亦以两支为一组,其前端设有复数的煞车爪可嵌于固定爪之空间,在其后方设有中心孔配合缓降握把由中心轴贯穿枢固,使缓降握把及煞车握把分设在中心轴两侧,煞车爪亦设一凹缘,供枢设煞车片,以夹持逃生索并控制下降速度。其中安全吊钩设有一贯穿孔,可供逃生索构件的吊挂。其中一缓降握把末端枢设一固定卡榫,另一缓降握把末端设有一卡榫以与固定卡榫作相互嵌合,使两缓降握把相互锁固。其中卡榫前端设一凹槽,后方设一中心杆,由一固定螺丝枢固在缓降握把之贯穿孔内,该中心杆穿过固定螺丝之贯穿孔握把外与拉环枢固,内部另枢设一弹簧,藉由拉动拉环使卡榫在握把内移动,与固定卡榫作嵌合或分离。本技术的优点是:1、架设快捷方便,使用时可先检查其是否有故障,以确保使用的安全。2、该逃生设备的受力点在上方,不会有落差,给逃生者以安全感、3、在下降过程中,藉由踏索使身体与逃生索更贴近,不会造成身体晃动太大而与逃生索分离,避免了下降中受到二次伤害的可能性。4、在下降的过程中,可消除机械故障可能造成坠楼的危险。本技术具有如下附图:图1系习用逃生索使用状况示意图。图2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逃生索吊挂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逃生索吊挂结构使用状况示意图。图4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逃生箱结构示意图。图5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缓降握把立体示意图。图6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煞车握把立体示意图。图7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缓降、煞车握把操作使用示意图。图8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缓降、煞车握把操作使用示意侧视图。图9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使用状况示意图。图中序号如下:10阳台    11固定架    20基座        21滑轮22挂架    220环体     23安全吊钩    30逃生箱--> 31 固定座    310 锁杆              312 L座      32 摇把 33 中心轴    340 安全踏板           35 底盖    423 凸缘 43 固定卡榫  432 螺杆              433 螺帽     44 卡榫441 中心杆    443 固定螺帽          445 拉环     50 安全索套 51 连接绳     52 安全挂钩           53 踏索12、34逃生索           231、313 拉绳           320、330 齿轮40、42缓降握把         401、420 固定爪         407、409 定位孔47、48煞车握把         311、442、461 弹簧      470、480 煞车爪200、230、410、426、427、444、446贯穿孔45、474、484煞车片402、411、421、471、475、481、485凹缘403、408、422、472、482螺孔404、431、440 凹槽405、、424、473、483中心孔406、425、451、476、486阶孔452、46、477、487螺丝兹举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述如下:请参阅图2、3所示,系本技术吊挂结构之结构及使用状况示意图,其中吊挂结构系由一基座(20)为底座,在其四周设有贯穿孔(200),该贯穿孔(200)可供该基座(20)枢固在阳台之天花板或外墙者,该基座(20)上分设有一滑轮(21)及一挂架(22),该挂架(22)前端设有一环体(220),该环体(220)供一拉绳(231)从中穿过,而拉绳(231)一端枢固一安全吊钩(23),当拉绳(231)向后拉的同时,安全吊钩(23)即同步移向环体(220),让其前端的活扣通过环体(220)而使安全吊钩(23)与环体(220)环扣为一体(如图3),而在安全吊钩(23)之一端设一贯穿孔(230),可供吊挂逃生构件的逃生索(24),如此该逃生索(24)经由拉绳(231)的拉动而轻易的吊在天花板或外墙上,而省略必须吊挂该逃生构件的困扰,同时,在逃生时不会产生人在上逃生索在下的现象,当往下跳时即不会产生一段无受力状态,而造成逃生者的恐惧感,让逃生者可在阳台的墙壁上先试受力状态后再向下滑落;图2、3即为本技术安全吊挂结构与传统逃生索的使用状态实施例说明。-->请参阅图4系本技术另一逃生构件逃生箱之示意图,其中逃生箱(30)内设一中心轴(33),该轴上分设的一齿轮(330)及一定位板(331),在齿轮(330)上方亦设一齿轮(320),该齿轮(320)由一摇把(32)所枢接,摇把(32)可左右移动使齿轮(320)与齿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逃生索,其特征在于:其系包括一基座、一拉绳、一安全吊钩所组成,其中基座上设一滑轮及一挂架,该挂架设一环体供拉绳从中贯穿而过,绕至滑轮另一侧;在环体前方之拉绳则枢固一安全吊钩,当拉动滑轮另一侧的拉绳时,可使安全吊钩嵌住于环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逃生索,其特征在于:其系包括一基座、一拉绳、一安全吊钩所组成,其中基座上设一滑轮及一挂架,该挂架设一环体供拉绳从中贯穿而过,绕至滑轮另一侧;在环体前方之拉绳则枢固一安全吊钩,当拉动滑轮另一侧的拉绳时,可使安全吊钩嵌住于环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缓降握把组和煞车握把组,其中该缓降握把以两支为一组,其中在前端各设有复数的固定爪,该固定爪设一凹缘,供枢设煞车片以夹紧逃生索;且在固定爪前端分设有凹缘及凸缘可相互嵌合,其上设有中心孔可枢固一中心轴,使两支缓降握把以该中心轴可作开合;另煞车握把亦以两支为一组,其前端设有复数的煞车爪可嵌于固定爪之空间,在其后方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坤霖
申请(专利权)人:卓坤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