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6737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3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藏库(30)包括:由隔热壁划分形成的贮藏室;在上下方向层叠了贯通翅片的制冷剂管而成的冷却器(44);和收纳冷却器(44)的冷却室(43)。另外,还包括:从冷却室(43)向贮藏室送出冷气的风机(46);和使来自冷藏室的冷气返回冷却室(43)的贮藏室返回风路。翅片间的最小间距为5mm以下,冷却器(44)的表面实施了憎水处理。(*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节能效果高的蒸发器的冷藏库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冷藏库的消耗电力量在普通家庭的电设备中高居榜首。这是因为,与其他的电设备不同,冷藏库通常24小时连续地通电。于是,为了实现普通家庭的节电化(节能化),要求冷藏库节电化。在一般的冷藏库中,当门开闭等时,冷藏库周边的高温多湿空气流入到冷藏库内。该高温高湿的空气在冷藏库内循环。当空气通过蒸发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蒸发器表面冷凝,生成冷凝水,相邻的冷凝水彼此结合生长。经过过冷却状态,该冷凝水结冰,以该结冰的水为核霜针状生长,形成霜层。这就是所谓的结霜现象。随着水在蒸发器表面结霜,空气的通风阻力增大,风量下降,冷藏库的冷却能力下降,无法维持冷藏库的规定冷却性能。为了避免上述冷却能力的下降,定期地进行除霜运转。除霜运转的方式有,例如切换制冷循环的制冷剂的流动从内部加热蒸发器的热气方式、利用设置于蒸发器附近的加热器从外部加热的加热器方式等。但是,除霜运转中,冷藏库并未发挥作为蒸发器的本来的作用,所以必须极力缩短除霜时间。但是,如果在容易缩短除霜时间,除霜水残留在翅片表面的情况下再次开始冷却运转,则发生以下这样的问题。除霜水本身变成通风阻力。另外,残留的除霜水成为起点,很快产生结霜,结果缩短除霜运转的间隔。因此,反而会增加电力消耗。因为,水分除去性能高的蒸发器有利于缩短除霜时间,能够实现冷藏库的节电化。有关该蒸发器的水分除去性能的技术在于,在清洗蒸发器表面后,实施阳极氧化处理,在表面制作出具有多个细孔的皮膜,不对细孔封孔地进行稳定的热处理。由此,提高表面的亲水性,提高水分除去性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在上述的技术中,利用阳极氧化处理等实现的表面性状的亲水性化非常昂贵。另外,在表面的亲水性能劣化的情况下,除霜水继续滞留在细孔内,水分除去性能有可能极端下降。因此,存在无法获得长期稳定的水分除去性能这样的课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51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具有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水分除去性能的冷却器的冷藏库。本技术的冷藏库包括:由隔热壁划分形成的贮藏室;在上下方向层叠了贯通翅片的制冷剂管的冷却器;和收纳冷却器的冷却室。另外,还包括:从冷却室送出冷气到贮藏室的风机;和使来自贮藏室的冷气返回冷却室的贮藏室返回风路。翅片间的最小间距为5mm以下,冷却器的表面实施了憎水处理。由此,被进一步除湿的冷气流过冷却器的最小间距部,所以能够将最小间距部中的霜生长抑制到最小限度。因此,通风阻力的增加被抑制到最小限度,能够抑制风量减少导致的冷却性能的下降。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可确保稳定的冷却性能的冷藏库。本技术的冷藏库能够缩短除霜时间,降低消耗电力量。因此,在再次冷却运转时,能够抑制风量减少导致的冷却性能的下降。因此,能够确保稳定的冷却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纵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却室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却室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却器的板翅片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方式限定。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纵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却室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却室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却器的板翅片的立体图。在图1至图4中,冷藏库30的隔热箱体31主要包括:使用钢板的外箱32;和由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等树脂成型的内箱33。在隔热箱体31的内部,作为隔热材料,例如填充硬质发泡聚氨酯等发泡隔热材料34。隔热箱体31利用隔热材料与周围隔热。隔热箱体31划分为多个贮藏室。在多个贮藏室中,在最上部配置有冷藏室35,在该冷藏室35之下配置有蔬菜室36,在最下部配置有冷冻室37。冷藏室门38可开闭地被支承于冷藏室35的前面开口部。蔬菜室门39可开闭地被支承于蔬菜室36的前面开口部。冷冻室门40可开闭地被支承于冷冻室37的前面开口部。为了冷藏保存,冷藏室35以不结冻的温度为下限,通常设定在1℃~5℃。蔬菜室36设定在3~8℃。冷冻室37设定在冷冻温度域,为了冷冻保存,通常设定在-22℃~-15℃,但是为了提高冷冻保存状态,例如设定在-30℃和-25℃。另外,蔬菜室36与冷冻室37被作为分隔壁的第一划分壁41上下划分。冷藏室35与蔬菜室36被作为分隔壁的第二划分壁42上下划分。另外,在冷冻室37的背面设置有生成冷气的冷却室43,在冷却室43的内部设置有冷却器44。在冷却器44的表面涂敷憎水性和滑落性两个功能均提高的表面处理材料。由此,使水的滑落特性(降低摩擦系数)提高,在除霜结束时,在翅片间难以发生残水滴引起的架桥现象。冷却室43利用纵划分壁45与冷冻室37隔热。在冷却器44的上方设置有将所生成的冷气强制送风的风机46。在冷却器4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除去附着于冷却器44的霜和冰的除霜加热器47。在其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除霜时产生的除霜水的排水盘48。在其下方设置有从排水盘48的最深部贯通至冷藏库外的排水管49。在其下方,在排水管49的下游侧的冷藏库外设置有蒸发盘50。除霜加热器47具体而言是玻璃制的玻璃管加热器。特别是在这冷剂为烃类制冷剂气体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爆炸,除霜加热器47采用形成为双重的玻璃管的双重玻璃管加热器。排水盘48构成冷却室43的底面和背面的一部分。为了将除霜水集中在排水管49中,冷却室43的底面构成为使得与排水管49的连接部处于最低位置。冷却室43的底面在与排水管49的连接部中,离除霜加热器47最远(距离L)。冷却室43的背面竖立至超过能够确保排水盘48的贮水量高度的高度,底面与背面所成的角由平缓的曲面构成。纵划分壁45包括:形成冷冻室37外壳的前划分壁45a;和形成冷却室43外壳的后划分壁45b。前划分壁45a与后划分壁45b之间的空间是使冷气朝着各贮藏室分支的分配风路51。前划分壁45a在下方具有冷冻室排出口52,并将分配风路51与冷冻室37连通。前划分壁45a在更下方具有向冷冻室37一侧突出的冷冻室返回风路53。冷冻室返回风路53将冷冻室37的返回冷气从设置于冷冻室返回风路53前(端)面的入口53a导入到冷却室43。分配风路51还与设置于第一划分壁41内的高温排出风路54连接。另外,高温排出风路54与冷藏室35和蔬菜室36连接。后划分壁45b在上方具有风机46,在下方具有划分冷冻室返回风路53和冷却室43的肋55。冷冻室返回风路53中,由肋55与排水盘48围成的区域是冷冻室吸入口56。冷冻室吸入口56将冷冻室返回风路53与冷却室43连通。冷冻室吸入口56的面积比入口53a的面积大。另外,在通过排水管49的中心的纵截面中,除霜加热器47与排水管49的距离L比相同纵截面上的冷冻室吸入口56的高度H大。冷冻室返回风路53的底面利用排水盘48的一部分与冷却室43的底面相连地构成。排水盘48具有以下形状:起始于比入口53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隔热壁划分形成的贮藏室;在上下方向层叠了贯通翅片的制冷剂管的冷却器;收纳所述冷却器的冷却室;从所述冷却室送出冷气到所述贮藏室的风机;和使来自所述贮藏室的冷气返回所述冷却室的贮藏室返回风路,其中所述翅片间的最小间距为5mm以下,所述冷却器的表面实施了憎水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8.28 JP 2013-1764461.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隔热壁划分形成的贮藏室;在上下方向层叠了贯通翅片的制冷剂管的冷却器;收纳所述冷却器的冷却室;从所述冷却室送出冷气到所述贮藏室的风机;和使来自所述贮藏室的冷气返回所述冷却室的贮藏室返回风路,其中所述翅片间的最小间距为5mm以下,所述冷却器的表面实施了憎水处理。2.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翅片间的间距最小的最小间距部,设置于所述冷却器的冷气流的最下游的部分。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畠秀男滨田和幸堀井克则西村晃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