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0057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准确性高的采血电子标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识读器、第二识读器、第一血液分析仪、第二血液分析仪、RFID标签、血液分离机和上位机。第一识读器和第二识读器的信息读取端对RFID标签的内部信息进行读取,第一识读器、第二识读器、第一血液分析仪、第二血液分析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信息输出端分别与上位机的信息输入端连接。血液分离机的信息读取端对RFID标签的内部信息进行读取,血液分离机的信息输出端与上位机的信息输入端连接。上位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的控制端连接,上位机的信息输出端通过无线信号与网络平台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血液监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数据信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的目的,该技术在多种领域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医学领域,采供血各个环节的信息都应该是能够溯源的,但是目前主要是靠人工记录、签名和信息录入,还没有实现自动化和实时监测,信息的有效性及可靠性不能完全保证。目前使用的普通的血袋标签存在着诸多问题:完整性、可靠性、可追溯性极差,人工采集环节较多,采血标签在使用的各个环节的采集血液信息效率低,有效性差。以血液溯源情况为例,如果一袋血液出现了问题,要及时追溯到相关责任人,以前必须要到信息系统去查询出来,整个过程耗时较长,涉及环节较多,一旦不能及时找到责任人,不仅损害使用者的健康和权益,还会对医院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会出现没有添加血液保养液或者分离的血浆中混入的红细胞超标等情况,若是操作者忘记登记签名,就很难溯源,很难追究到相关责任人。CN204117168U公开的一种射频采血电子标签,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液管理不规范的现状,是出现问题的血液有源可查,但是并不能对出现问题的血液进行提前检测,在确认血液无误后再对患者进行使用,一旦患者使用了过期或者出现问题的血液,对患者来说危害极大,而且有关医院也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准确性高的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本技术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其中,包括第一识读器、第二识读器、第一血液分析仪、第二血液分析仪、RFID标签、血液分离机和上位机,第一识读器和第二识读器的信息读取端对RFID标签的内部信息进行读取,第一识读器、第二识读器、第一血液 分析仪、第二血液分析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信息输出端分别与上位机的信息输入端连接,血液分离机的信息读取端对RFID标签的内部信息进行读取,血液分离机的信息输出端与上位机的信息输入端连接。本技术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其中所述上位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的控制端连接。本技术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其中所述上位机的信息输出端通过无线信号与网络平台连接。本技术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其中所述RFID标签与血液分离机之间通过射频信号连接。本技术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通过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储存血液的环境进行实时检测,保证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适合对血液进行储存。通过第一识读器和第一血液分析仪采集血液入库时的数据信息上传到上位机中,在血液出库时通过第二识读器和第二血液分析器再次的血液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并上传到上位机中进行信息比对,确保血液使用的安全性。在血液分离制备时,血液分离机对RFID标签内的信息进行读取,并将血液分离制备过程中的信息上传到上位机中,从而保证了血液从采集到分离制备整个过程信息的完整性。将RFID标签印刷在纸张上,废弃后将纸张撕碎即可,对环境没有污染。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的结构框图,包括第一识读器1、第二识读器6、第一血液分析仪9、第二血液分析仪10、RFID标签2、血液分离机3和上位机4。第一识读器1和第二识读器6的信息读取端对与RFID标签2的内部信息进行读取,第一识读器1、第二识读器6、第一血液分析仪9、第二血液分析仪10、温度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的信息输出端分别与上位机4的信息输入端连接。血液分离机3的信息读取端对RFID标签2的内部信息进行读取,血液分离机3的信息输出端与上位机4的信息输入端连接。上位机4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11的控制端连接,上位机4的信息输出端通过无 线信号与网络平台5连接。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柔性印刷工艺将RFID标签2印刷在纸张上。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第一识读器1和第二识读器6都为便携式识读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RFID标签2、湿度传感器8和温度传感器7都粘贴在血袋的外侧,RFID标签2内录入该血袋内血液信息,在血袋入库时通过第一识读器1读取RFID标签2内的血液信息,并通过第一血液分析仪9对血袋内血液的具体成分进行采集分析,将第一识读器1和第一血液分析仪9采集到的数据都上传到上位机4,在对血袋中的血液进行分离制备时,血液分离机3对RFID标签2内的信息进行读取,并通过血液分离机3将血液分离制备过程中血液分离组分的信息上传到上位机4中,与第一识读器1和第一血液分析仪9上传到上位机4中血液信息进行匹配记录,从而使上位机4中既记载了血液最初的采集信息,又记载了血液分离制备的信息。血袋在血库中储存的过程中,湿度传感器8和温度传感器7分别对血袋周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传输给上位机4,上位机4对血袋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记录和分析,一旦温度和湿度不能满足血液储存环境的要求,上位机4控制报警器11进行报警,避免对血袋中的血液造成破坏。血袋在出库使用时,通过第二识读器6再次采集RFID标签2内录入的血袋内血液信息,通过第二血液分析仪10对血袋内血液的具体成分进行采集分析,将第二识读器6和第二血液分析仪10采集到的信息上传到上位机4中,与之前的录入的血液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确保血液出库的准确无误,保证患者使用的安全性。上位机4还会将上述有关血液信息上传到网络平台5中,进行联网管理。本技术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通过湿度传感器8和温度传感器7对储存血液的环境进行实时检测,保证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适合对血液进行储存。通过第一识读器1和第一血液分析仪9采集血液入库时的数据信息上传到上位机4中,在血液出库时通过第二识读器6和第二血液分析器10再次的血液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并上传到上位机4中进行信息比对,确保血液使用的安全性。在血液分离制备时,血液分离机3对RFID标签2内的信息进行读取,并将血液分离制备过程中的信息上传到上位机4中,从而保证了血液从采集到分离制备整个过程信息的完整性。将RFID标签2印刷在纸张上,废弃后将纸张撕碎即可,对环境没有污染。本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准确性高,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 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识读器(1)、第二识读器(6)、第一血液分析仪(9)、第二血液分析仪(10)、RFID标签(2)、血液分离机(3)和上位机(4),第一识读器(1)和第二识读器(6)的信息读取端对RFID标签(2)的内部信息进行读取,第一识读器(1)、第二识读器(6)、第一血液分析仪(9)、第二血液分析仪(10)、温度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的信息输出端分别与上位机(4)的信息输入端连接,血液分离机(3)的信息读取端对RFID标签(2)的内部信息进行读取,血液分离机(3)的信息输出端与上位机(4)的信息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柔性印刷环保型采血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识读器(1)、第二识读器(6)、第一血液分析仪(9)、第二血液分析仪(10)、RFID标签(2)、血液分离机(3)和上位机(4),第一识读器(1)和第二识读器(6)的信息读取端对RFID标签(2)的内部信息进行读取,第一识读器(1)、第二识读器(6)、第一血液分析仪(9)、第二血液分析仪(10)、温度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的信息输出端分别与上位机(4)的信息输入端连接,血液分离机(3)的信息读取端对RFI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田川李锋明肖玲玲万超茆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宏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