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8805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的血液成分监控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血液分离机、RFID标签、电子识别卡和上位机。RFID标签的信息输出端和电子识别卡的信息输出端分别通过射频信号与血液分离机的信息读取端连接,血液分离机的数据输出端通过无线信号分别与上位机的数据接收端和网络平台的数据接收端连接,上位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还与血液分离机的控制端连接,通过上位机对血液分离机的血液分离操作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血液成分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数据信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的目的,该技术在多种领域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医院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没有添加血液保养液或者分离的血浆中混入的红细胞超标等诸多不定情况,如果制备者忘记签名,就很难溯源并追究责任人,为病人的正常使用造成不便,也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CN204117168U公开的一种射频采血电子标签中在血袋上设置有采血标签,但是之中采血标签只能记录单一的信息,在使用或者储存时无法进行双向比对,很容易出现信息不准确、记录信息出现错误的情况,为患者的使用埋下了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的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本技术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其中,包括血液分离机、RFID标签、电子识别卡和上位机,RFID标签的信息输出端和电子识别卡的信息输出端分别与血液分离机的信息读取端连接,血液分离机的数据输出端与上位机的数据接收端连接,上位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还与血液分离机的控制端连接。本技术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其中所述RFID标签和电子识别卡的信息输出端与血液分离机的信息读取端之间通过射频信号连接。<br>本技术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其中所述血液分离机的数据输出端还与网络平台的数据接收端连接。本技术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其中所述血液分离机的数据输出端与上位机和网络平台的数据接收端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本技术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在血液分离机进行血液分离时,通过RFID标签和电子识别卡对个人信息进行双重识别,从而对血液的各种信息进行记录,并将血液信息上传到上位机和网络平台,实现了对血液信息智能化、标准化的监管,解决了效率低下、监管不严、责任不清等长期困扰血液管理问题,对血液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行为过程及状态进行智能化管理,及时高效提示血液的异常状态,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严格保障了血液质量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血安全,大大提高了血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的结构连接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的结构连接框图,包括血液分离机1、RFID标签2、电子识别卡3和上位机4。RFID标签2的信息输出端和电子识别卡3的信息输出端分别通过射频信号与血液分离机1的信息读取端连接,血液分离机1的数据输出端通过无线信号分别与上位机4的数据接收端和网络平台5的数据接收端连接,上位机4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还与血液分离机1的控制端连接,通过上位机4对血液分离机1的血液分离操作进行控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个人血袋上贴设对个人身份具有识别作用的RFID标签2,并且预先在电子识别卡3内录入个人信息,在使用血液分离机1进行血液分离时需要对RFID标签2和电子识别卡3的内容进行双重识别,只有两者信息一致的情况下血液分离机1才会进行血液的分离和制取,血液分离机1在进行制备红细胞和血浆时分别进行一次信息识别,从而对制备时间、制备类型、制备工作台号和制备人等信息进行记录,并将上述信息上传到上位机4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对血液全程的使用情况进行精细化、标准化、安全化的管理。血液分离机1还会将血液的制备信息还会上传到网络平台5,以便实现网络化的监控和管理。本技术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在血液分离机1进行血液分离时,通过RFID标签2和电子识别卡3对个人信息进行双重识别,从而对血液的各种信息进行记录,并将血液信息上传到上位机4和网络平台5,实现了对血液信息智能化、标准化的监管,解决了效率低下、监管不严、责任不清等长期困扰血液管理问题,对血液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行为过程及状态进行智能化管理,及时高效提示血液的异常状态,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严格保障了血液质量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血安全,大大提高了血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液分离机(1)、RFID标签(2)、电子识别卡(3)和上位机(4),RFID标签(2)的信息输出端和电子识别卡(3)的信息输出端分别与血液分离机(1)的信息读取端连接,血液分离机(1)的数据输出端与上位机(4)的数据接收端连接,上位机(4)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还与血液分离机(1)的控制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液分离机(1)、RFID标签
(2)、电子识别卡(3)和上位机(4),RFID标签(2)的信息输出端和电子识别卡(3)的信息输出端分
别与血液分离机(1)的信息读取端连接,血液分离机(1)的数据输出端与上位机(4)的数据接收端
连接,上位机(4)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还与血液分离机(1)的控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成分制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田川李锋明肖玲玲万超茆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宏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