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改变支撑角度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345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改变支撑角度的座椅,主要包含一基架、一可相对于基架在平常姿势与仰躺姿势之间位移的主支撑体,以及一可相对于主支撑体偏转的小腿支撑体;所述主支撑体具有相对固定的一椅座部及一椅背部,分别设有臀部支撑面及背部支撑面,所述小腿支撑体则设有小腿支撑面;所述主支撑体与所述小腿支撑体之间设有至少一连动机构,通过所述连动机构,当所述主支撑体呈现所述平常姿势时,所述小腿支撑面与所述臀部支撑面的夹角相对较小,当所述主支撑体呈现所述仰躺姿势时,所述小腿支撑面与所述臀部支撑面的夹角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座椅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改变支撑角度的座椅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早期公开文献CN 104666039 A揭示一种可改变支撑角度的座椅(按摩椅),其主要包含一基架及一主支撑体,前述基架架置在地面上,前述主支撑体具有相对固定的一椅座部及一椅背部,前述椅座部的左、右二侧设有滚轮,可在前述基架左、右二侧的导轨上前后滑移,形成可沿一直线轨迹往复位移的第一往复部;此外,前述主支撑体与前述基架之间设有左、右二偏摆臂,各偏摆臂的底端枢接在前述基架,各偏摆臂的顶端枢接在前述椅背部的底端,形成可沿一弧线轨迹往复位移的第二往复部;前述偏摆臂与前述基架之间设有一驱动装置(线性致动器,例如电动推杆、气压缸或油压缸),用于推拉前述偏摆臂,使前述主支撑体的第一往复部及第二往复部同时沿各自的往复轨迹位移,因而改变主支撑体的整体位置及倾斜角度。当前述主支撑体由平常姿势(该案图2)位移成仰躺姿势(该案图1)时,通过前述二往复部适度往前位移,前述椅背部的后端大致垂直下降,不会随着仰躺动作而往后位移,所以最初摆设前述座椅时不需在椅背后方(例如与墙壁之间)预留空间。在该案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前述座椅还包含有一小腿支撑体,其枢接在前述主支撑体的椅座部前端,而且前述小腿支撑体与前述基架之间设有另一驱动装置,用于推拉前述小腿支撑体,以改变小腿支撑体相对于前述主支撑体的角度。基本上,为了获得较佳的支撑舒适性,当前述主支撑体呈现平常姿势时,前述小腿支撑体的小腿支撑面与前述椅座部的臀部支撑面的夹角相对较小,反之,当前述主支撑体呈现仰躺姿势时,前述小腿支撑面与前述臀部支撑面的夹角较对较大。上述座椅使用两组驱动装置分别控制前述主支撑体及前述小腿支撑体的角度,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变支撑角度的座椅,其小腿支撑面与臀部支撑面之间的可变夹角,会自动且即时地随着臀部支撑面及背部支撑面相对于地面的角度变化而变动至适当角度,不需额外的驱动装置或调整动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改变支撑角度的座椅,包含有:一基架;一主支撑体,具有相对固定的一椅座部、一椅背部及一特定部位,所述椅座部设有一用于支撑使用者臀部的臀部支撑面,所述椅背部设有一用于支撑使用者
背部的背部支撑面;所述主支撑体以能活动的方式设在所述基架上,能在一平常姿势与一仰躺姿势之间位移;所述臀部支撑面的前端相对于其后端的朝前仰角,在所述主支撑体呈现所述平常姿势时相对较小,在所述主支撑体呈现所述仰躺姿势时相对较大;所述特定部位会随着所述主支撑体由所述平常姿势往所述仰躺姿势位移而相对于所述基架由后往前位移,并且随着所述主支撑体由所述仰躺姿势往所述平常姿势位移而相对于所述基架由前往后位移;一小腿支撑体,设有一用于支撑使用者小腿的小腿支撑面,所述小腿支撑体的对应于所述小腿支撑面顶端的部位依左右轴向枢接在所述主支撑体的对应于所述臀部支撑面前端的部位;所述小腿支撑面的顶、底二端连接方向与所述臀部支撑面的前、后二端连接方向的夹角小于180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体与所述小腿支撑体之间设有至少一连动机构,各所述连动机构包含有一带动杆及一连杆;所述带动杆具有一前端、一后端及一介于所述前、后二端之间的滑动部,所述带动杆的后端枢接在所述主支撑体的所述特定部位,所述滑动部被限制为沿所述基架的一预设导轨在一后止点与一前止点之间滑移;所述连杆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所述连杆的后端枢接在所述带动杆的前端,所述连杆的前端枢接在所述小腿支撑体,并且与所述小腿支撑体枢接在所述主支撑体的部位相距预定距离;通过所述连动机构,当所述主支撑体呈现所述平常姿势时,所述小腿支撑面与所述臀部支撑面之间的所述夹角相对较小,当所述主支撑体呈现所述仰躺姿势时,所述小腿支撑面与所述臀部支撑面之间的所述夹角相对较大。上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支撑体的所述特定部位对应位于所述椅座部的前端与后端之间。所述座椅的左侧及右侧各设有一所述连动机构,所述二连动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主支撑体具有与所述椅座部及椅背部相对固定的一第一往复部及一第二往复部,所述第一往复部被限制为相对于所述基架沿一第一往复轨迹在一相对偏后的第一位置与一相对偏前的第二位置之间位移,所述第二往复部被限制为相对于所述基架沿一第二往复轨迹在一相对偏后的第三位置与一相对偏前的第四位置之间位移;当所述第一往复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往复部对应位于所述第三位置,而且所述主支撑体对应呈现所述平常姿势;当所述第一往复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往复部对应位于所述第四位置,而且所述主支撑体对应呈现所述仰躺姿势。所述主支撑体的第一往复部对应位于所述椅背部的底端附近,所述主支撑体的第二往复部对应位于所述椅座部的前端与后端之间。还包含有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支撑体在所述平常姿势与所述仰躺姿势
之间位移。所述主支撑体的所述特定部位设有至少一轴销;各所述连动机构的所述连动杆的后端设有一长槽孔,所述连动杆以所述长槽孔套设所述轴销,而且所述连动杆的所述长槽孔前方的一预定部位与所述轴销之间连接一拉伸弹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小腿支撑面与臀部支撑面之间的可变夹角,会自动且即时地随着臀部支撑面及背部支撑面相对于地面的角度变化而变动至适当角度,不需额外的驱动装置或调整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座椅在平常姿势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座椅在平常姿势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座椅在仰躺姿势下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座椅在仰躺姿势下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左侧带动杆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座椅主要包含有一基架10、一主支撑体20及一小腿支撑体50,其中,基架10可稳定架置在地面或地板等支撑面上,具有大致平贴于前述支撑面的一底架11,以及分别竖立地固接在底架11左、右二侧的左、右二侧架12,各侧架12的顶侧设有大致前后延伸的一第一导轨13及一第二导轨14,其中,第一导轨13相对较高,第二导轨14相对较低,第一导轨13的前端略高于其后端,第二导轨14的前端明显高于其后端,而且,左、右二侧的第一导轨13维持平行,左、右二侧的第二导轨14维持平行。主支撑体20具有相对固定的一椅座部21及一椅背部22,图中仅是示意性地以概呈L形固接的两个矩形框架来表现椅座部21及椅背部22的骨干部分,实际上,椅座部21至少还设有一用于支撑使用者臀部的臀部支撑面(图中未示),而椅背部22至少还设有一用于支撑使用者背部的背部支撑面(图中未示),椅座部21的对应于前述臀部支撑面后端的部位与椅背部22的对应于前述背部支撑面底端的部位刚性连接。前述臀部支撑面及前述背部支撑面在实际上通常不是平面而且(例如采用泡棉或橡胶等)可能柔软变形,但大致来说,臀部支撑面的前、后二端的连接方向基本上对应于图2、图4中所示的椅座部21框架侧面的延长方向,而背部支撑面的顶、底二端的连接方向基本上对应于图2、图4中所示的椅背部22框架侧面的延长方向。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改变支撑角度的座椅,包含有:一基架;一主支撑体,具有相对固定的一椅座部、一椅背部及一特定部位,所述椅座部设有一用于支撑使用者臀部的臀部支撑面,所述椅背部设有一用于支撑使用者背部的背部支撑面;所述主支撑体以能活动的方式设在所述基架上,能在一平常姿势与一仰躺姿势之间位移;所述臀部支撑面的前端相对于其后端的朝前仰角,在所述主支撑体呈现所述平常姿势时相对较小,在所述主支撑体呈现所述仰躺姿势时相对较大;所述特定部位会随着所述主支撑体由所述平常姿势往所述仰躺姿势位移而相对于所述基架由后往前位移,并且随着所述主支撑体由所述仰躺姿势往所述平常姿势位移而相对于所述基架由前往后位移;一小腿支撑体,设有一用于支撑使用者小腿的小腿支撑面,所述小腿支撑体的对应于所述小腿支撑面顶端的部位依左右轴向枢接在所述主支撑体的对应于所述臀部支撑面前端的部位;所述小腿支撑面的顶、底二端连接方向与所述臀部支撑面的前、后二端连接方向的夹角小于180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体与所述小腿支撑体之间设有至少一连动机构,各所述连动机构包含有一带动杆及一连杆;所述带动杆具有一前端、一后端及一介于所述前、后二端之间的滑动部,所述带动杆的后端枢接在所述主支撑体的所述特定部位,所述滑动部被限制为沿所述基架的一预设导轨在一后止点与一前止点之间滑移;所述连杆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所述连杆的后端枢接在所述带动杆的前端,所述连杆的前端枢接在所述小腿支撑体,并且与所述小腿支撑体枢接在所述主支撑体的部位相距预定距离;通过所述连动机构,当所述主支撑体呈现所述平常姿势时,所述小腿支撑面与所述臀部支撑面之间的所述夹角相对较小,当所述主支撑体呈现所述仰躺姿势时,所述小腿支撑面与所述臀部支撑面之间的所述夹角相对较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支撑角度的座椅,包含有:一基架;一主支撑体,具有相对固定的一椅座部、一椅背部及一特定部位,所述椅座部设有一用于支撑使用者臀部的臀部支撑面,所述椅背部设有一用于支撑使用者背部的背部支撑面;所述主支撑体以能活动的方式设在所述基架上,能在一平常姿势与一仰躺姿势之间位移;所述臀部支撑面的前端相对于其后端的朝前仰角,在所述主支撑体呈现所述平常姿势时相对较小,在所述主支撑体呈现所述仰躺姿势时相对较大;所述特定部位会随着所述主支撑体由所述平常姿势往所述仰躺姿势位移而相对于所述基架由后往前位移,并且随着所述主支撑体由所述仰躺姿势往所述平常姿势位移而相对于所述基架由前往后位移;一小腿支撑体,设有一用于支撑使用者小腿的小腿支撑面,所述小腿支撑体的对应于所述小腿支撑面顶端的部位依左右轴向枢接在所述主支撑体的对应于所述臀部支撑面前端的部位;所述小腿支撑面的顶、底二端连接方向与所述臀部支撑面的前、后二端连接方向的夹角小于180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体与所述小腿支撑体之间设有至少一连动机构,各所述连动机构包含有一带动杆及一连杆;所述带动杆具有一前端、一后端及一介于所述前、后二端之间的滑动部,所述带动杆的后端枢接在所述主支撑体的所述特定部位,所述滑动部被限制为沿所述基架的一预设导轨在一后止点与一前止点之间滑移;所述连杆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所述连杆的后端枢接在所述带动杆的前端,所述连杆的前端枢接在所述小腿支撑体,并且与所述小腿支撑体枢接在所述主支撑体的部位相距预定距离;通过所述连动机构,当所述主支撑体呈现所述平常姿势时,所述小腿支撑面与所述臀部支撑面之间的所述夹角相对较小,当所述主支撑体呈现所述仰躺姿势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昆泉叶守龙
申请(专利权)人: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