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磺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9183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磺化反应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和原料罐分别连接至磺化器,磺化器的下端连接至离心机,离心机连接至尾气循环吸收塔,离心机还连接至老化罐,老化罐连接至中和罐,中和罐连接至萃取罐;尾气循环吸收塔内部设有换热器,换热器的上方设有第一填料,第一填料的上方设有第二填料,尾气循环吸收塔的下端设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的末端设有雾化喷嘴,雾化喷嘴伸入尾气循环吸收塔内;尾气循环吸收塔的上端通过管道连接至除雾装置,除雾装置内设有第三填料,除雾装置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循环管道。所述新型磺化反应装置通过上述结构,可有效回收处理磺化产物,同时对尾气进行彻底吸收,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磺化反应装置,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属于表面活性剂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在表面活性剂行业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发展最早、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一类产品。以气相SO3(三氧化硫)为磺化剂对有机物料进行磺化的工艺,是目前生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最为广泛应用的工艺技术。由于SO3属于高污染物质,在磺化工艺中,需要充分考虑磺化尾气的回收、处理等问题。现有的回收处理都只是简单的通过碱喷淋装置和酸吸收塔吸收处理,导致回收处理不彻底,排放至空气中后,仍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经过磺化处理后的产物没有及时得到分离处理,使得后续物料回收操作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磺化反应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磺化反应装置,可有效回收处理磺化产物,同时对尾气进行彻底吸收,减少了环境污染。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磺化反应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原料罐、磺化器、离心机、尾气循环吸收塔以及除雾装置;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原料罐分别连接至所述磺化器,所述磺化器的下端连接至所述离心机,所述离心机的下侧设有物料回收管道,所述离心机连接至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所述离心机还连接至一老化罐,所述老化罐连接至一中和罐,所述中和罐连接至一萃取罐;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内部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上方设有第一填料,所述第一填料的上方设有第二填料,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的下端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循环管道的末端设有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伸入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填料和所述第二填料之间;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的上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除雾装置,所述除雾装置内设有第三填料,所述除雾装置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循环管道。进一步地,所述磺化器由多根玻璃管或金属管密封连接组成。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计。进一步地,所述除雾装置的上端通过管道连接一碱喷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喷淋装置连接一酸吸收塔。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罐与所述磺化器之间设有原料泵。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离心机分离出物料,并将尾气输送至尾气循环吸收塔内,然后通过换热器使尾气升温,由下至上进行游走,继而分别经过所述第一填料和所述第二填料吸收,而之前尾气中带出的物料则由所述出料口进行出料,部分尾气通过循环管道输送至第一填料与第二填料之间进一步完成吸收,已经被吸收后的尾气再进入除雾装置进行除雾处理,除雾装置底部累计的物料则进入循环管道内完成再次吸收过程。磺化反应混合物经卧螺离心机后,分离出的液体部分送至老化罐,所述老化罐连接至中和罐,所述中和罐连接至萃取罐,液体部分继而得到有效回收利用。所述新型磺化反应装置通过上述结构,可有效回收处理磺化产物,同时对尾气进行彻底吸收,减少了环境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磺化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磺化反应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1、原料罐2、磺化器3、离心机4、尾气循环吸收塔5以及除雾装置7。如图1,所述气液分离器1和所述原料罐2分别连接至所述磺化器3。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磺化器3由多根玻璃管或金属管密封连接组成,具体的,所述磺化器3由2-8根φ22-27/φ8~12(外径/内径 )×100-500mm(长度)密封串接的玻璃管或金属管组成,可根据不同的原料调节磺化器3的长度来控制磺化反应深度。所述原料罐2与所述磺化器3之间设有原料泵23,通过原料泵23提供输送动力。如图1,所述磺化器3的下端连接至所述离心机4,所述离心机4的下侧设有物料回收管道,所述离心机4连接至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5,所述离心机4还连接至一老化罐10,所述老化罐10连接至一中和罐11,所述中和罐11连接至一萃取罐1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离心机4为卧螺离心机4,可使磺化反应生成的酸渣及时得到分离。磺化反应混合物经卧螺离心机后,分离出的液体部分即磺化酸性油送至老化罐10,气体(含有三氧化硫气体)则进入至尾气循环吸收塔5进行处理,酸渣外排。磺化酸性油进入老化罐10老化后,得到的酸性油进入中和罐11,中和产物再进入萃取罐12,进行萃取,最后得到磺酸盐。所述新型磺化反应装置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有效回收利用磺化产物。如图1,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5内部设有换热器51,所述换热器51的上方设有第一填料52,所述第一填料52的上方设有第二填料54,然后通过换热器51使尾气升温,由下至上进行游走,继而分别经过所述第一填料52和所述第二填料54吸收。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5的下端设有循环管道6,所述循环管道6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循环管道6的末端设有雾化喷嘴53,所述雾化喷嘴53伸入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5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填料52和所述第二填料54之间,而之前尾气中带出的物料则由所述出料口进行出料,部分尾气通过循环管道6输送至第一填料52与第二填料54之间进一步完成吸收。所述循环管道6上设置有流量计61和阀门,用于控制气体流量。如图1,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5的上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除雾装置7,所述除雾装置7内设有第三填料71,所述第三填料71为玻璃纤维填料层。所述除雾装置7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循环管道6。尾气再进入除雾装置7进行除雾处理,除雾装置7底部累计的物料则进入循环管道6内完成再次吸收过程。所述除雾装置7的上端通过管道连接一碱喷淋装置8,所述喷淋装置8连接一酸吸收塔9,后续的少部分尾气通过碱喷淋装置8和酸吸收塔9进行进一步的回收处理。综上所述,所述新型磺化反应装置通过上述结构,可有效回收处理磺化产物,同时对尾气进行彻底吸收,减少了环境污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分离器、原料罐、磺化器、离心机、尾气循环吸收塔以及除雾装置;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原料罐分别连接至所述磺化器,所述磺化器的下端连接至所述离心机,所述离心机的下侧设有物料回收管道,所述离心机连接至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所述离心机还连接至一老化罐,所述老化罐连接至一中和罐,所述中和罐连接至一萃取罐;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内部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上方设有第一填料,所述第一填料的上方设有第二填料,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的下端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循环管道的末端设有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伸入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填料和所述第二填料之间;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的上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除雾装置,所述除雾装置内设有第三填料,所述除雾装置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循环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分离器、原料罐、磺化器、离心机、尾气循环吸收塔以及除雾装置;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原料罐分别连接至所述磺化器,所述磺化器的下端连接至所述离心机,所述离心机的下侧设有物料回收管道,所述离心机连接至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所述离心机还连接至一老化罐,所述老化罐连接至一中和罐,所述中和罐连接至一萃取罐;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内部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上方设有第一填料,所述第一填料的上方设有第二填料,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的下端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循环管道的末端设有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伸入所述尾气循环吸收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填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远波刘凤亮任凡杨瀚石刘正南余洁潘琦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奥克特种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