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箱端墙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8341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箱端墙平衡装置,所述折叠箱端墙平衡装置包括端墙和底架,所述端墙与底架连接,所述端墙可在底架上旋转,所述端墙和底架之间设有一平衡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板簧支撑板的重量,同时减少与底架的焊接长度;同时,板簧的固定采用两个螺栓,板簧固定简单方便,板簧尾部的高度可以适当调整,从而用最合适的板簧的弯曲变形量,来平衡端墙的重量,降低了制造的工艺难度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箱端墙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折叠箱是台架式集装箱的一种,其包括一个载货用底架,以及位于底架两端的可折叠端墙。空箱情况下,可将端墙折叠到底架上,然后将折叠之后的折叠箱联挂在一起,这样操作可使减少其所占空间,减少码头吊装次数,也降低了空箱的运输、存放及码头吊装的成本低,使折叠箱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喜爱。折叠箱底架两端的端墙重量较大,在端墙由立起状态折叠到底架上面或者由折叠状态立起到竖直位置时,会经常采用一种用于减轻劳动强度和减少冲击的平衡板簧装置。如图1、图2所示,折叠箱主要包括底架1和端墙2,其中位于底架1端部两侧面的折叠箱平衡装置主要包括板簧11、板簧支撑结构12和板簧固定座13,其中板簧支撑结构12由板簧支撑件121和板簧支撑件固定板122组成。现有技术的板簧支撑结构件121一般是一块大板切割而成,同时它与折叠箱底架1焊接时,焊缝长且结构重量耗用原材料大,这就降低了产品生产效率并提高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另外,板簧固定座13与底架1焊接,其固定高度不能调整,如果板簧固定座13、板簧支撑结构件121的安装位置或外形尺寸有误差,或板簧本身的弹性系数有误差,将降低对折叠箱端墙的平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折叠箱端墙平衡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折叠箱端墙平衡装置,所述折叠箱端墙平衡装置包括端墙和底架,所述端墙与底架连接,所述端墙可在底架上旋转,所述端墙和底架之间设有一平
衡支撑机构。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平衡支撑机构包括板簧、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板簧设置在底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固定在底架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板簧尾部的下侧,并与板簧可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板簧中部的下侧,并与板簧可接触。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端墙上设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与板簧的前端可接触,所述凸起压在板簧的前部时,板簧从前到后逐渐与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逐渐接触得到支撑并随着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沿弯曲变形。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板簧尾部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通孔,固定件穿过固定通孔将板簧固定在折叠箱底架上,并且在完全固定前,板簧尾部与第一支撑板的相对高度可调节。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沿是向上凸起的折线或曲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沿折线的顶点或曲线位于一条向上凸起光滑曲线上,第一支撑板的上沿高度从板簧尾部到板簧前部逐渐抬高,第二支撑板的高度顺着第一支撑板的高度先缓慢升高,然后逐渐降低。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光滑曲线是一段圆弧,圆弧半径为1200mm~2500mm。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固定件为两个螺栓,螺栓穿过固定通孔,螺接于位于板簧下方的连接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降低了板簧支撑板的重量,同时减少与底架的焊接长度;同时,板簧的固定采用两个螺栓,板簧固定简单方便,板簧尾部的高度可以适当调整,从而用最合适的板簧的弯曲变形量,来平衡端墙的重量,降低了制造的工艺难度和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折叠箱正面(局部)图和端墙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折叠箱平衡装置中的支撑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种实现途径结构示意图;图4B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种实现途径结构示意图;图5为板簧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板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板簧的固定示意图;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3,本技术提供的折叠箱端墙平衡装置,其包括一个载货用底架1,以及位于底架1两端的可折叠的端墙2,端墙2通过在底架1旋转从而实现折叠。在底架1与端墙2之间还设有一平衡支撑机构,平衡支撑机构是用于便于端墙2在底架1旋转时,降低端墙2对底架1的冲击力和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平衡支撑机构包括板簧11、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参见图3、图5和图6,板簧11设置在底架1,并且板簧11的顶端与端墙2可接触。为了便于端墙2与板簧11的配合接触,在端墙2上设有一凸起14,当端墙2向底架1方向折叠时,端墙2上的凸起14会与板簧11的顶端接触,压住板簧11,给板簧11提供向下的压力。参见图3至图5,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分别固定在底架1两侧,第一支撑板12’位于板簧11尾部的下侧,并与板簧11可接触,第二支
撑板12”位于板簧11中部的下侧,并与板簧11可接触。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是用于支撑板簧11,使得板簧11按照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的支撑方向进行变形。下面是板簧11与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的具体配合过程:当端墙2由立起状态折叠到底架1上面时,端墙2上的凸起14会与板簧11前端接触,并将板簧11向下变形,板簧11先在第一支撑板12’上弯曲,再沿着第二支撑板12”逐渐向下弯曲变形,这样板簧11在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上逐渐变形并储存变形能量,这样可减轻端墙2对底架1的冲击力;当端墙2由折叠状态到立起状态时,端墙2上的凸起14会远离板簧11前端,板簧11在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的帮助下会逐渐释放其变形能,从而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板簧11具体是从前到后逐渐与第二支撑板12”和第一支撑板12’逐渐接触得到支撑并随着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的上沿弯曲变形。为了进一步提高板簧11在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上逐渐变形并储存变形能量的效率,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的上沿是向上凸起的折线或曲线,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上沿折线的顶点或曲线位于一条向上凸起光滑曲线上,第一支撑板12’的上沿高度从板簧尾部到板簧前部逐渐抬高,第二支撑板12”的高度顺着第一支撑板的高度先缓慢升高,然后逐渐降低。光滑曲线具体为一段圆弧,圆弧半径为1200mm~2500mm。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之间具体可相隔一段距离D。参见图4A和图4B,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具体有两种实施方式。在图4A中,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的上沿由直线段ab、bc和直线段de构成。在图4B中,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2”的上沿由圆弧段a和圆弧段b构成。上述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1)各直线段的顶点a、b、c、d、e或圆弧段a、b,位于一个大圆弧15上。该圆弧15的半径R根据选用的板簧材料性能及其几何尺寸确定。一般大于板簧在接近屈服前的最小曲率半径;(2)第一支撑板12’上沿的高度,从折叠箱中间向折叠箱的端部延伸时逐渐增高;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箱端墙平衡装置,所述折叠箱端墙平衡装置包括端墙和底架,所述端墙与底架连接,所述端墙可在底架上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和底架之间设有一平衡支撑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箱端墙平衡装置,所述折叠箱端墙平衡装置包括端墙和底架,所述端墙与底架连接,所述端墙可在底架上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和底架之间设有一平衡支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箱端墙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支撑机构包括板簧、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板簧设置在底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固定在底架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板簧尾部的下侧,并与板簧可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板簧中部的下侧,并与板簧可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箱端墙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上设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与板簧的前端可接触,所述凸起压在板簧的前部时,板簧从前到后逐渐与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逐渐接触得到支撑并随着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沿弯曲变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世龙运输设备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