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绕线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8336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17:55
一种自适应绕线盘装置,包括绕线盘本体,绕线盘本体上设有中心通孔,且绕线盘本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绕线槽,绕线盘本体的中心通孔内套装设有转轴,且转轴上安装设有自适应摩擦机构;自适应摩擦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与转轴同步转动的转臂盘、旋转配合套装在转轴上并可沿着转轴轴向方向滑动的摩擦盘Ⅰ和与摩擦盘Ⅰ对应设置并单自由度滑动配合套装在转轴上的摩擦盘Ⅱ;摩擦盘Ⅰ位于转臂盘与摩擦盘Ⅱ之间,转臂盘面向摩擦盘Ⅰ一侧的侧面上设有转臂机构,转臂机构包括位于转臂盘径向方向上的转臂,转臂的一端与转臂盘铰接连接,且转臂的另一端设有滚轮;摩擦盘Ⅰ和摩擦盘Ⅱ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摩擦面;摩擦盘Ⅱ与壳体之间设有弹簧和滑动导向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绕线装置,具体的为一种自适应绕线盘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绕线盘一般包括绕线盘主体,绕线盘主体的中部设置中心通孔,绕线盘主体的外周壁上设置绕线槽,将绕线盘套装在转轴上后,转动绕线盘即可实现绕线或放线的目的,当然,在放线时,也可直接采用牵拉线驱动绕线盘转动实现放线的目的。现有的绕线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绕线盘的转速与绕线或放线的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如在绕线时,突然对绕线盘施加一个较大的扭矩,则会导致绕线盘的转速突然增大,进而导致其转速超过了绕线所需的转速,进而对线施加一个较大的牵引力,该牵引力超过线的承受范围后,则会导致线的质量受损,甚至断开;如在放线时,对线施加一个较大的瞬时拉力,则会驱动绕线盘的转速突然加大,超出了放线所需的转速,如此,多余放出来的线则会堆积在地面,不利于安全生产;且在放线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线施加一个预加的牵引力,现有的绕线盘无法满足对线施加牵引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绕线盘装置,能够有效避免在绕线和放线过程中绕线盘转速出现突然变化,进而能够避免线被拉断,并能够提高安全生产和对线施加预加牵引力的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绕线盘装置,包括绕线盘本体,所述绕线盘本体上设有中心通孔,且所述绕线盘本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绕线的绕线槽,所述绕线盘本体的中心通孔内套装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转轴,且所述转轴上安装设有自适应摩擦机构;自适应摩擦机构包括旋转配合套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的转臂盘、旋转配合套装在所述转轴上并可沿着所述转轴轴向方向滑动的摩擦盘Ⅰ和与所述摩擦盘Ⅰ对应设置并单自由度滑动配合套装在所述转轴上的摩擦盘Ⅱ;所述摩擦盘Ⅰ位于所述转臂盘与所述摩擦盘Ⅱ之间,所述转臂盘面向所述摩擦盘Ⅰ一侧的侧面上环形均布设有转臂机构,所述转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转臂盘径向方向上的转臂,所述转臂的一端与所述转臂盘铰接连接,且所述转臂的另一端设有滚轮;所述摩擦盘Ⅰ和摩擦盘Ⅱ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摩擦面;所述摩擦盘Ⅱ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弹簧和滑动导向机构。进一步,所述转臂远离所述转臂盘轴线的一方与所述转臂盘铰接连接。进一步,所述转臂盘上与所述转臂一一对应设有转座,所述转臂旋转配合安装在所述转座上。进一步,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导向槽和设置在所述摩擦盘Ⅱ上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槽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进一步,所述摩擦盘Ⅰ面向所述转臂盘的一侧侧面上设有与所述转臂配合的光滑曲面。进一步,所述摩擦盘Ⅰ和摩擦盘Ⅱ相向的两个侧面之间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摩擦面。进一步,所述绕线槽槽底设有与所述中心通孔相通的内侧线头穿孔,且所述绕线槽的两侧壁上设有用于外侧线头穿过的外侧线头穿孔。进一步,所述中心通孔的内壁上与所述内侧线头穿孔对应设有线头埋槽。进一步,所述中心通孔的内壁上设有键槽,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键槽配合的固定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自适应绕线盘装置,通过在绕线盘的转轴上设置自适应摩擦机构,当绕线盘在外力作用下突然加速时,转臂盘转速随之增大,即转臂受到的离心力加大,转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转动,进而驱动摩擦盘Ⅰ向摩擦盘Ⅱ移动,增大摩擦盘Ⅰ和摩擦盘Ⅱ之间的摩擦力,克服外力作用,使绕线盘的转速不会发生较大的突变,并使得绕线盘的转速可快速回到设定转速,即能够自适应各种外力干扰,在绕线时能够避免绕线盘转速突变而将线拉坏甚至拉断,放线时能够避免绕线盘转速突变而导致线过量被放出,并通过调节摩擦盘Ⅰ和摩擦盘Ⅱ之间摩擦力大小,可方便调节施加在线上的牵引力大小,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适应绕线盘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详图;图3为绕线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自适应绕线盘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自适应绕线盘装置,包括绕线盘本体1,绕线盘本体1的中部设有中心通孔2,且绕线盘本体1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绕线的绕线槽3,绕线盘本体1的中心通孔内套装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转轴4,且转轴4上安装设有自适应摩擦机构。本实施例的自适应摩擦机构包括旋转配合套装在转轴4上的壳体5,壳体5内设有与转轴4同步转动的转臂盘6、旋转配合套装在转轴4上并可沿着转轴4轴向方向滑动的摩擦盘Ⅰ7和与摩擦盘Ⅰ7对应设置并单自由度滑动配合套装在转轴4上的摩擦盘Ⅱ8;摩擦盘Ⅰ7位于转臂盘6与摩擦盘Ⅱ8之间,转臂盘6面向摩擦盘Ⅰ7一侧的侧面上环形均布设有转臂机构。本实施例的转臂机构包括位于转臂盘6径向方向上的转臂9,转臂9的一端与转臂盘6铰接连接,且转臂9的另一端设有滚轮10;摩擦盘Ⅰ7和摩擦盘Ⅱ8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摩擦面,本实施例的摩擦盘Ⅰ7和摩擦盘Ⅱ8相向的两个侧面之间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摩擦面11,12,且摩擦盘Ⅱ8与壳体5之间设有弹簧13和滑动导向机构。进一步,转臂9远离转臂盘6轴线的一方与转臂盘6铰接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转臂盘6上与转臂9一一对应设有转座14,转臂9旋转配合安装在转座14上。进一步,滑动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5上的导向槽15和设置在摩擦盘Ⅱ8上与导向槽15配合的导向杆16,导向槽15的轴线与转轴4的轴线平行。本实施例的摩擦盘Ⅰ7面向转臂盘6的一侧侧面上设有与转臂9配合的光滑曲面17,能够有效降低转臂6上设置的滚轮10之间的阻力。进一步,绕线槽3槽底设有与中心通孔2相通的内侧线头穿孔18,且绕线槽3的两侧壁上设有用于外侧线头穿过的外侧线头穿孔19。本实施例的中心通孔2的内壁上与内侧线头穿孔18对应设有线头埋槽20,能够避免内侧线头与转轴4之间发生干涉。本实施例的中心通孔2的内壁上设有键槽21,转轴4的外周壁上设有与键槽21配合的固定键22。本实施例的自适应绕线盘装置,通过在绕线盘的转轴上设置自适应摩擦机构,当绕线盘在外力作用下突然加速时,转臂盘转速随之增大,即转臂受到的离心力加大,转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转动,进而驱动摩擦盘Ⅰ向摩擦盘Ⅱ移动,增大摩擦盘Ⅰ和摩擦盘Ⅱ之间的摩擦力,克服外力作用,使绕线盘的转速不会发生较大的突变,并使得绕线盘的转速可快速回到设定转速,即能够自适应各种外力干扰,在绕线时能够避免绕线盘转速突变而将线拉坏甚至拉断,放线时能够避免绕线盘转速突变而导致线过量被放出,并通过调节摩擦盘Ⅰ和摩擦盘Ⅱ之间摩擦力大小,可方便调节施加在线上的牵引力大小,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绕线盘装置,包括绕线盘本体,所述绕线盘本体上设有中心通孔,且所述绕线盘本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绕线的绕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本体的中心通孔内套装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转轴,且所述转轴上安装设有自适应摩擦机构;自适应摩擦机构包括旋转配合套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的转臂盘、旋转配合套装在所述转轴上并可沿着所述转轴轴向方向滑动的摩擦盘Ⅰ和与所述摩擦盘Ⅰ对应设置并单自由度滑动配合套装在所述转轴上的摩擦盘Ⅱ;所述摩擦盘Ⅰ位于所述转臂盘与所述摩擦盘Ⅱ之间,所述转臂盘面向所述摩擦盘Ⅰ一侧的侧面上环形均布设有转臂机构,所述转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转臂盘径向方向上的转臂,所述转臂的一端与所述转臂盘铰接连接,且所述转臂的另一端设有滚轮;所述摩擦盘Ⅰ和摩擦盘Ⅱ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摩擦面;所述摩擦盘Ⅱ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弹簧和滑动导向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绕线盘装置,包括绕线盘本体,所述绕线盘本体上设有中心通孔,且所述绕线盘本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绕线的绕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本体的中心通孔内套装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转轴,且所述转轴上安装设有自适应摩擦机构;自适应摩擦机构包括旋转配合套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的转臂盘、旋转配合套装在所述转轴上并可沿着所述转轴轴向方向滑动的摩擦盘Ⅰ和与所述摩擦盘Ⅰ对应设置并单自由度滑动配合套装在所述转轴上的摩擦盘Ⅱ;所述摩擦盘Ⅰ位于所述转臂盘与所述摩擦盘Ⅱ之间,所述转臂盘面向所述摩擦盘Ⅰ一侧的侧面上环形均布设有转臂机构,所述转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转臂盘径向方向上的转臂,所述转臂的一端与所述转臂盘铰接连接,且所述转臂的另一端设有滚轮;所述摩擦盘Ⅰ和摩擦盘Ⅱ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摩擦面;所述摩擦盘Ⅱ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弹簧和滑动导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绕线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远离所述转臂盘轴线的一方与所述转臂盘铰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绕线盘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炳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南方阻燃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