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7716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0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包封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结构包括基岛(2)和引脚(3),所述基岛(2)与引脚(3)之间以及引脚(3)与引脚(3)之间填充有预包封绝缘材料(4),所述引脚(3)正面外侧部位开设有凹槽(5)。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它采用预包封的方法制备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具有优越的绕线能力,同时可进行单颗测试,易于在封装过程中快速测试性能,从而节省芯片浪费,大幅降低测试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半导体封装

技术介绍
汽车产品的QFN引线框架结构,要求其侧面可浸润,如图1所示,在引线框架的每颗的侧面有小的凹坑,这种结构在封装完成以后的PCB上板时,焊锡会在侧面露出来。MIS封装有着优秀的可靠性,目前的MIS的预封装基板的单颗结构之间的互联结构(如图2、图3所示),在切割道上,外引脚面金属铜面都是平的。所以切割以后,侧面只是露出铜面, 没有表面保护的铜面会很快氧化,无法实现侧面可浸润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它采用预包封的方法制备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具有优越的绕线能力,同时可进行单颗测试,易于在封装过程中快速测试性能,从而节省芯片浪费,大幅降低测试费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它包括引脚,所述引脚与引脚之间填充有预包封绝缘材料,所述引脚正面外侧部位开设有凹槽。所述引脚和凹槽的表面均设置有PPF层。所述引脚背面设置有第一金属层。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它包括基岛和引脚,所述基岛与引脚之间以及引脚与引脚之间填充有预包封绝缘材料,所述所述引脚正面外侧部位开设有凹槽。所述基岛、引脚和凹槽的表面均设置有PPF层。所述基岛和引脚的背面设置有第一金属层。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一金属基板;步骤二、在金属基板正面通过电镀形成引脚;步骤三、在金属基板正面进行绝缘材料预包封;步骤四、对预包封后的金属基板进行表面研磨,使引脚露出绝缘材料;步骤五、对引脚正面进行半蚀刻,从而在引脚外缘部位形成凹槽;步骤六、对金属基板背面进行全蚀刻开窗。步骤二中金属基板正面通过电镀同时形成基岛。在步骤六之后在引脚和凹槽表面镀上PPF层。步骤三中的预包封方式采用转移注塑、热压注塑、压膜或涂胶的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优越的绕线能力。这是塑料预封装方案的优点,可以把焊线的焊盘绕到芯片附近,从而降低焊线难度,甚至完成QFN不可能的绕线;2、可单颗测试。在表面PPF电镀层之后,由于有塑料预封装材料支撑,可以引入机械或激光切割的方法,把每单颗的电镀线分离。这样后续的封装中可以每一颗独立测试。这是QFN结构所不可能完成的;3、QFN结构在切割道中必须有金属连接,塑料预封装结构可以减少连接的金属层厚度,以致于完全没有金属连接。切割道中较多的金属块会带来切割刀的较快磨损,以及较大的分层的可靠性问题;4、QFN因本身结构的局限性使侧面浸润的面积有一定限制,且塑封时有溢料风险,而预封装侧边可浸润的MIS引线框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附图说明图1现有的汽车产品的侧面可浸润引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目前的MIS的预封装基板的单颗结构之间的互联结构示意图。图3为目前的MIS的预封装基板的外引脚面的切割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的示意图。图5~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流程图。其中:第一金属层1基岛2引脚3预包封绝缘材料4凹槽5PPF层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它包括第一金属层1,所述第一金属层1正面设置有基岛2和引脚3,所述第一金属层1、基岛2和引脚3外围填充有预包封绝缘材料4,所述预包封绝缘材料4正面与基岛2和引脚3正面齐平,所述预包封绝缘材料4背面与第一金属层1背面齐平,所述引脚3正面外缘部位开设有凹槽5。所述预包封绝缘材料4采用塑封料、ABF膜、绝缘胶等绝缘材料;所述基岛2、引脚3和凹槽5的表面均设置有PPF层6。其制造方法如下:步骤一、参见图5,取一金属基板;步骤二、参见图6,在金属基板正面电镀第一金属层;步骤三、参见图7,在第一金属层表面电镀第二金属层,从而形成基岛和引脚;步骤四、参见图8,在金属基板正面进行绝缘材料预包封;步骤五、参见图9,对预包封后的金属基板进行表面研磨,使基岛和引脚露出绝缘封料;步骤六、参见图10,对引脚正面进行半蚀刻,从而在引脚外侧部位形成凹槽;步骤七、参见图11,对金属基板背面进行全蚀刻开窗;步骤八、参见图12,基岛、引脚和凹槽表面镀上PPF层。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引脚(3),所述引脚(3)与引脚(3)之间填充有预包封绝缘材料(4),所述引脚(3)正面外侧部位开设有凹槽(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引脚(3),所述引脚(3)与引脚(3)之间填充有预包封绝缘材料(4),所述引脚(3)正面外侧部位开设有凹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3)和凹槽(5)的表面均设置有PPF层(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3)背面设置有第一金属层(1)。4.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岛(2)和引脚(3),所述基岛(2)与引脚(3)之间以及引脚(3)与引脚(3)之间填充有预包封绝缘材料(4),所述所述引脚(3)正面外侧部位开设有凹槽(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岛(2)、引脚(3)和凹槽(5)的表面均设置有PPF层(6)。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包封侧边可浸润引线框架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灵芝张立东张凯郁科锋孙孟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芯智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