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可调减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5569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量可调减压阀,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配合形成阀腔,在阀腔内设有减压组件,在下阀体上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接头经进气通道与减压组件相连通;在上阀体上设有定量出气接口,该定量出气接口与一出气通道相连连通,所述出气通道通过一出气孔与阀腔相连通,所述出气孔呈锥形,在上阀体的顶部对应该出气孔的位置设有一流量调节螺塞,所述流量调节螺塞的下端呈与出气孔相对应的锥形,该流量调节螺塞的下端穿过出气通道后进入出气孔内,通过上下调节流量调节螺塞的位置,能够改变流量调节螺塞的下端与出气孔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并且能够调节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氧气呼吸器中的气动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流量可调减压阀
技术介绍
现矿山救护、消防及化学防护所使用的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是一种闭路呼吸循环系统,供佩戴者在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中作业或救护活动时佩戴。该系统在使用时由于与外界气体隔绝,与人体建立了闭路呼吸循环系统,而人体呼吸时需要的氧气浓度必须高于21%才能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在呼吸器中储存的气体为高压气体,载体为高压气瓶使用时必须先经过减压器减压为中压气体才能使用,现在的减压阀多数是只有减压功能的,不兼顾其它功能的,因而我们还需要其它装置,如补气阀、安全阀,气体分路器等装置、流量定量装置等,从而造成连接管路复杂,拆装维护不便,并造成呼吸器整机重量、体积增大,;常用减压阀的出口压力是靠弹簧或者活塞控制当其失效时就无法保证出口压力,功能单一,结构较为复杂、容易出现故障。目前,减压器中压输出到定量装置控制人体氧气所需的流量大小,两者通过管路连接,结构复杂,且定制装置限制氧气流量为小孔限流不能调节,容易堵塞,导致呼吸器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怎样解决现有减压阀功能单一,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流量可调减压阀,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并且能够调节流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流量可调减压阀,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的下部和下阀体的上部分别具有一凹槽,上阀体和下阀体配合形成阀腔,在阀腔内设有减压组件,在下阀体的一侧设有进气接头;在下阀体上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接头经进气通道与减压组件相连通;在上阀体上设有定量出气接口,该定量出气接口与一出气通道相连连通,所述出气通道通过一出气孔与阀腔相连通,减压后的气体能够经出气孔和出气通道后流至定量出气接口,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呈锥形,在上阀体的顶部对应该出气孔的位置设有一流量调节螺塞,所述流量调节螺塞的下端呈与出气孔相对应的锥形,该流量调节螺塞的下端穿过出气通道后进入出气孔内,通过上下调节流量调节螺塞的位置,能够改变流量调节螺塞的下端与出气孔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减压阀组件包括减压阀座、减压活塞、活塞杆以及减压弹簧;所述减压阀座固定在下阀体上,其具有一减压腔,所述减压阀座的下部具有一与进气通道相连通的减压阀孔;所述减压活塞与上阀体滑动配合相连,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与减压活塞相连,下端伸入减压腔内;在减压活塞上设有一中压气道,该中压气道的上端贯穿减压活塞,下端延伸至活塞杆的下部,在活塞杆的下部设有与减压气道向连通的通孔;所述减压弹簧设于减压活塞与下阀体之间。进一步地,在减压活塞与上阀体之间,以及活塞杆与减压阀座之间均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在下阀体的下方设有一手动补气装置,所述手动补气装置包括手动补气阀芯,在下阀体的下端设有一与该手动补气阀芯相对应的安装槽,所述手动补气阀芯安装于该安装槽内,其上端与安装槽之间形成一补气腔,在手动补气阀芯上端设有一补气阀孔;在补气腔内设有一补气阀头,在补气阀头与下阀体之间设有上复位弹簧,在上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补气阀头能够将补气阀孔封闭;手动补气阀芯的下端具有一推杆槽,在推杆槽内设有一推杆,所述推杆的上端与一连杆相连,该连杆穿过补气阀孔后与补气阀头相连,且连杆与补气阀孔之间具有间隙,该推杆的下端与一按压座相连;在手动补气阀芯的下端设有一导向环,在导向环上套设有一限位螺母,所述按压座与该导向环滑动配合连接,该按压座由所述限位螺母进行限位,在按压在与手动补气阀芯之间设有下复位弹簧;在下阀体上还设有一手动补气管路接口,该手动补气管路接口通过补气通道与补气阀孔相连通。进一步地,在手动补气阀芯与安装槽之间,以及推杆与推杆槽之间均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在上阀体的上端设有螺塞安装槽,所述流量调节螺塞安装于该螺塞安装槽内,并有锁紧螺母进行定位。进一步地,在上阀体的一侧设有安全阀,另一侧设有自动补气接口,所述安全阀和自动补气接口均与阀腔相连通。进一步地,在下阀体的另一侧设有报警器管路接口,所述报警器管路接口与进气通道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将减压阀与可调流量控制结构集成为一体,从而使更好地控制出气的流量。2、通过减压组件与安全阀的配合,能够更好的保证定量气体出口的压力稳定。3、将减压阀与手动补气装置相连,从而更便于对气瓶气体进行补充,实用更加方便。4、整体体积轻巧,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减少外接管路,拆装方便;并且具有多个高压和中压出口方便了管路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向的剖视图。图中:1—上阀体,2—下阀体,3—进气接头,4—定量出气接口,5—调节螺塞,6—减压阀座,7—减压活塞,8—活塞杆,9—减压弹簧,10—手动补气阀芯,11—补气阀头,12—上复位弹簧,13—推杆,14—连杆,15—按压做,16—导向环,17—限位螺母,18—下复位弹簧,19—手动补气管路接口,20—安全阀,21—自动补气接口,22—报警器管路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流量可调减压阀,包括上阀体1和下阀体2,所述上阀体1的下部和下阀体2的上部分别具有一凹槽,上阀体1和下阀体2配合形成阀腔,在阀腔内设有减压组件,在下阀体2的一侧设有进气接头3。在下阀体2上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接头3经进气通道与减压组件相连通。在上阀体1上设有定量出气接口4,该定量出气接口4与一出气通道相连连通,所述出气通道通过一出气孔与阀腔相连通,减压后的气体能够经出气孔和出气通道后流至定量出气接口4。所述出气孔呈锥形,在上阀体1的顶部对应该出气孔的位置设有一流量调节螺塞5,所述流量调节螺塞5的下端呈与出气孔相对应的锥形,该流量调节螺塞5的下端穿过出气通道后进入出气孔内,通过上下调节流量调节螺塞5的位置,能够改变流量调节螺塞5的下端与出气孔之间的间隙。在上阀体1的上端设有螺塞安装槽,所述流量调节螺塞5安装于该螺塞安装槽内,并由锁紧螺母进行定位。所述减压阀组件包括减压阀座6、减压活塞7、活塞杆8以及减压弹簧9。所述减压阀座6固定在下阀体2上,其具有一减压腔,所述减压阀座6的下部具有一与进气通道相连通的减压阀孔。所述减压活塞7与上阀体1滑动配合相连,且减压活塞7的上侧面与上阀体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活塞杆8的上端与减压活塞7相连,下端伸入减压腔内。在减压活塞7与上阀体1之间,以及活塞杆8与减压阀座6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在减压活塞7上设有一中压气道,该中压气道的上端贯穿减压活塞7,下端延伸至活塞杆8的下部,在活塞杆8的下部设有与减压气道向连通的通孔。所述减压弹簧9设于减压活塞7与下阀体2之间。工作时,高压气体进入减压阀口,通过减压阀口进行减压,形成中压气体,减压后的中压气体经活塞杆8下端的通孔进入中压气道,经中压气道后进入减压活塞7与上阀体1之间的间隙,并经出气孔进行中压气体输出。当减压活塞7与上阀体1之间的间隙中的中压气体压力过大时,气体推动活塞下移,直至活塞杆8的下端将减压阀口封闭,这样,不再有高压气体进入;当中压气体流出后,减压弹簧9推动活塞上移,再次将减压阀口打开;实际工作过程中,减压活塞7在气体和减压弹簧9的作用下不停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量可调减压阀,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的下部和下阀体的上部分别具有一凹槽,上阀体和下阀体配合形成阀腔,在阀腔内设有减压组件,在下阀体的一侧设有进气接头;在下阀体上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接头经进气通道与减压组件相连通;在上阀体上设有定量出气接口,该定量出气接口与一出气通道相连连通,所述出气通道通过一出气孔与阀腔相连通,减压后的气体能够经出气孔和出气通道后流至定量出气接口,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呈锥形,在上阀体的顶部对应该出气孔的位置设有一流量调节螺塞,所述流量调节螺塞的下端呈与出气孔相对应的锥形,该流量调节螺塞的下端穿过出气通道后进入出气孔内,通过上下调节流量调节螺塞的位置,能够改变流量调节螺塞的下端与出气孔之间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可调减压阀,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的下部和下阀体的上部分别具有一凹槽,上阀体和下阀体配合形成阀腔,在阀腔内设有减压组件,在下阀体的一侧设有进气接头;在下阀体上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接头经进气通道与减压组件相连通;在上阀体上设有定量出气接口,该定量出气接口与一出气通道相连连通,所述出气通道通过一出气孔与阀腔相连通,减压后的气体能够经出气孔和出气通道后流至定量出气接口,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呈锥形,在上阀体的顶部对应该出气孔的位置设有一流量调节螺塞,所述流量调节螺塞的下端呈与出气孔相对应的锥形,该流量调节螺塞的下端穿过出气通道后进入出气孔内,通过上下调节流量调节螺塞的位置,能够改变流量调节螺塞的下端与出气孔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可调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组件包括减压阀座、减压活塞、活塞杆以及减压弹簧;所述减压阀座固定在下阀体上,其具有一减压腔,所述减压阀座的下部具有一与进气通道相连通的减压阀孔;所述减压活塞与上阀体滑动配合相连,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与减压活塞相连,下端伸入减压腔内;在减压活塞上设有一中压气道,该中压气道的上端贯穿减压活塞,下端延伸至活塞杆的下部,在活塞杆的下部设有与减压气道向连通的通孔;所述减压弹簧设于减压活塞与下阀体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可调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在减压活塞与上阀体之间,以及活塞杆与减压阀座之间均设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可调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在下阀体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华柯刘洋袁海军李国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渝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