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4920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4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地基结构,包括中心立柱和限位墙,其特征在于,中心立柱设于限位墙中央,所述中心立柱纵向开有一组通孔,有支架穿过通孔并与限位墙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中心立柱、支架与限位墙结合,形成牢固的交错型结构,且由于各个通孔与支架不在同一面上,形成立体的防震、抗压地基,有利于大型建筑的后期搭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桩基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地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生活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大型住宅楼、商场也随之拔地而起。当在饱和软土地基上建造大型建筑时,由于饱和软土地基具有高含水量、空隙比大及高压缩性等特点,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就会存在绝对沉降量过大等问题,因此在各种地基处理和基础工作中,必须要加固土体,使之不但能够增加地基结构强度,还要起到避震、抗压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基结构。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地基结构,包括中心立柱和限位墙,其特征在于,中心立柱设于限位墙中央,所述中心立柱纵向开有一组通孔,有支架穿过通孔并与限位墙固定。其中,所述通孔由上而下分设上通孔、中通孔、下通孔3个,且中通孔与限位墙短边平行,上、下通孔与中通孔之间的夹角为45~60°。其中,所述支架端部直接固定于限位墙内。其中,所述中心立柱底部为锥形。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中心立柱、支架与限位墙结合,形成牢固的交错型结构,且由于各个通孔与支架不在同一面上,形成立体的防震、抗压地基,有利于大型建筑的后期搭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的一种地基结构,包括中心立柱1和限位墙2,中心立柱1设于限位墙2中央,所述中心立柱1纵向开有一组通孔3,有支架4穿过通孔3并与限位墙2固定,所述通孔3由上而下分设上通孔、中通孔、下通孔31、32、33,且中通孔32与限位墙2短边平行,上、下通孔31、33与中通孔32之间的夹角为45~60°,所述支架4端部直接固定于限位墙2内,所述中心立柱1底部为锥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地基结构,包括中心立柱(1)和限位墙 (2),其特征在于,中心立柱(1)设于限位墙(2)中央,所述中心立柱(1)纵向开有一组通孔(3),有支架(4)穿过通孔(3)并与限位墙(2)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基结构,包括中心立柱(1)和限位墙 (2),其特征在于,中心立柱(1)设于限位墙(2)中央,所述中心立柱(1)纵向开有一组通孔(3),有支架(4)穿过通孔(3)并与限位墙(2)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由上而下分设上通孔、中通孔、下通孔(3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平陈良陈洁卢海鹏徐健锋张伯君邵苏龙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太湖地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