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钡出渣翻转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277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2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粗钡出渣翻转台装置,装置工作之前液压缸活塞缸处于伸出状态,同时复位弹簧配合其动作将翻转台置于水平状态,煅烧之后的钡盐原料在料箱中浸泡之后,起重设备将其放置于翻转台上,压紧手轮及压紧螺杆将其固定在翻转台上,随后液压缸活塞杆缩回,翻转台倾转,复位弹簧相反方向的拉力使翻转台倾转过程中动作相对平稳,随后料箱中钡盐原料落至地面,直至翻转台再次转至水平位置,起重设备将料箱取下,本装置完成功能动作。本装置可以一次性将料箱内的物料倾倒干净,并且翻转台向下的倾转角度达到指定角度时料箱口已经接近地面,从而使物料落地时扬尘量少,有利于保持清洁的工作环境,减少操作人员的体力付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钡盐生产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粗钡浸泡之后出渣的倾倒装置。
技术介绍
翻转台能适应不同规格的货物的翻转要求,安全、平稳、有效地提供工艺输送,实现将货物由卧式转换成立式或将立式转换成卧式的作业目标。广泛应用于冶金、冲压、钣金、模具、造纸、冷藏、钢带、线盘、桶料、卷料等行业。翻转台的具体构造多种多样,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技术人员在翻转台生产技术及生产设备上进行着不断的改进。在已有翻转设备中相关技术文献有:1、专利文献【申请号:201320624404.9】公开了一种“翻转台”,主要包括底座、减速器、电机、托轮、圆弧形转台,所述托轮安装在底座上表面两旁侧,圆弧形转台搭在两旁侧的托轮上方;其中之一的托轮与减速器传动连接,电机与减速器传动连接;圆弧形转台包括圆弧形外周面和L 型翻转面,L 型翻转面包括水平翻转面和竖直翻转面,所述水平翻转面上设置有V 型支承块。所述V 型支承块包括固定V 型支承块和滑动V 型支承块,所述固定V 型支承块和滑动V 型支承块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滑动V 型支承块的下表面与水平翻转面之间设置有滑动副和丝杠螺母副,所述丝杠螺母副的丝杆外端连接有调节手轮。该装置结构复杂,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问题,但其体积过于庞大,系统的重心过高致使工作过程不平稳,同时又没有设计缓冲减震的结构,设备的可调节性不强,力学性能不好,限制了其使用范围。2、专利文献【申请号:201120360656.6】公开了“一种翻转台”,包括支架平台,所述支架平台上间隔的设置有左升降杆和右升降杆,所述左升降杆和所述右升降杆的顶端通过一能够旋转的转轴相连接,转轴上均匀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吸盘,所述支架平台上还设置有一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一驱动装置驱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一驱动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虽然该专利的翻转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但它还存在诸多缺点,例如机械结构复杂、工作噪音大,动作不灵敏。综上所述,现有翻转设备主要存在结构原理过于复杂、笨重,对细节的考虑不够充分,工作噪音大,动作不灵敏、工人劳动强度过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粗钡出渣翻转台装置,能够提高翻转的效率,解决物料落地时扬尘量大和效率不可调节的问题,而且操作方便安全、工艺能力好。一种粗钡出渣翻转台装置,四根立柱固定于地面上,所述立柱的上端安装台面,立柱之间通过下横撑杆和上横撑杆连接,在立柱与台面之间则通过加强筋连接,所述台面的下方为与立柱固定的底板,上端则安装了本装置的翻转机构及料箱。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台、压紧手轮、压紧螺杆、紧固架和翻转液压缸以及复位弹簧,所述翻转台与台面铰接,翻转台的两侧则固定了两个紧固架,所述紧固架上端圆柱部分通过螺纹与压紧螺杆形成螺旋副,工作时压紧螺杆一端与料箱接触,另一端则固定了压紧手轮,所述翻转液压缸以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底板连接,另一端则分别铰接在翻转台相对的两侧。所述加强筋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立柱上端的受力最终汇聚到加强筋的短边,最终落在了下横撑杆上,而加强筋的腰边、下横撑杆及立柱之间又形成了稳固的三角形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所述翻转台的中部镂空,在镂空部位添加了连接板特征,功能相当于加强筋板,同时镂空部分的前后边则分别向外延伸加工了L形凹陷特征,以防止料箱放置在翻转台上后底部打滑现象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为一简易的翻转机构,机加工件形状规则,主要构件驱动构件如复位弹簧和液压缸均可选择标准件,可降低成本及缩短生产周期。2、尤其突出的优势是可以一次性将料箱内的物料倾倒干净,并且翻转台向下的倾转角度达到指定角度时料箱口已经接近地面,从而使物料落地时扬尘量少,有利于保持清洁的工作环境,减少操作人员的体力付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其中:1-立柱;2-台面;3-翻转台;4-料箱;5-压紧手轮;6-压紧螺杆;7-紧固架;8-翻转液压缸;9-复位弹簧;10-上横撑杆;11-底板;12-加强筋;13-下横撑杆。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位方向示意图。其中,A为复位弹簧回复力方向标识;B为翻转台翻转方向运动标识。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翻转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由于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在装置进行工作之前应该重点检查翻转液压缸8和复位弹簧9的连接情况,同时保证各零部件进行了可靠的连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然后将料箱4放置于翻转台3上,旋转压紧手轮5和压紧螺杆6将料箱4固定,启动翻转液压缸8进行试运行,观察复位弹簧9和翻转台3的动作是否正常,最后使翻转台3处于水平状态,同时旋转压紧手轮5使压紧螺杆6的远端靠近紧固架7,从而避免料箱4放置时与其发生干涉,至此装置完成准备工作。待料箱4中的烧成钡盐矿物原料加水浸泡完成后,相应的起重设备需要将料箱4运至翻转台3的上侧,操作人员旋转翻转台3两侧的压紧手轮5使压紧螺杆6的远端夹紧料箱4底部龙骨,随后翻转液压缸8动作,其活塞杆逐渐缩回腔内,翻转台3逐渐倾转,复位弹簧9则被逐渐拉伸,由于复位弹簧9的回复力矩与翻转液压缸8的倾转力矩方向相反,因此可以避免翻转台3倾转过程中出现剧烈的晃动,待料箱4翻转至指定角度后,料箱4顶面接近地面,其中的烧成钡盐矿物原料在自身地心引力作用下自然快速的落至地面上,从而完成卸料过程,随后翻转液压缸8活塞杆推出,翻转台3逐渐转至水平位置,起重设备将料箱4取下后开始下一个料箱4的倾倒作业。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和材料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包括这里单独披露或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的组合,明显地包括这些特征的其它组合。这些变形和/ 或组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
内,并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粗钡出渣翻转台装置,四根立柱(1)固定于地面上,其特征在于:立柱(1)的上端安装有台面(2),立柱(1)之间通过下横撑杆(13)和上横撑杆(10)连接,在立柱(1)与台面(2)之间则通过加强筋(12)连接,所述台面(2)的下方为与立柱(1)固定的底板(11),上端安装有料箱(4)和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台(3)、压紧手轮(5)、压紧螺杆(6)、紧固架(7)和翻转液压缸(8)以及复位弹簧(9),所述翻转台(3)与台面(2)铰接,翻转台(3)的两侧则固定了两个紧固架(7),所述紧固架(7)上端圆柱部分通过螺纹与压紧螺杆(6)形成螺旋副,工作时压紧螺杆(6)一端与料箱(4)接触,另一端则固定了压紧手轮(6),所述翻转液压缸(8)以和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底板(11)连接,另一端则分别铰接在翻转台(3)相对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钡出渣翻转台装置,四根立柱(1)固定于地面上,其特征在于:立柱(1)的上端安装有台面(2),立柱(1)之间通过下横撑杆(13)和上横撑杆(10)连接,在立柱(1)与台面(2)之间则通过加强筋(12)连接,所述台面(2)的下方为与立柱(1)固定的底板(11),上端安装有料箱(4)和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台(3)、压紧手轮(5)、压紧螺杆(6)、紧固架(7)和翻转液压缸(8)以及复位弹簧(9),所述翻转台(3)与台面(2)铰接,翻转台(3)的两侧则固定了两个紧固架(7),所述紧固架(7)上端圆柱部分通过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勤涛韦郁芬覃驿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联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